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と」、「ば」、「たち」、「なら」在日语中都表示条件,「と」、「ば」、「たち」都既可以表示假定条件,又可以表示确定条件,还可以表示恒常条件,虽然「と」、「ば」、「たち」在意义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地方不能替换使用,而且即使能替换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差别。「なら」的用法比较特殊,它表示纯粹的假设。另外它们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里,表示顺接条件的表达有几种,接续助词「たら」是其中之一,它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表示确定条件的「たら」、表示假定条件的「たら」、表示反事实条件的「たら」等等.其中表示确定条件的「たら」有四种用法,即发现、显现、反应、连续.表示确定条件的「たら」,多用于说话人表述自己直接的经历,所以通过在谈话中使用的「たら」...  相似文献   

3.
形式名词「こと」和「の」具有互换性,「こと」表示抽象的概念,「の」表示由五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的动作、状态等。此外,「の」不仅可以表示事,也可以表示人或物。因此,表示人或物时,不能使用「こと」。「こと」也存在一些惯用型,不能和「の」替换。代替连体名词的「の」也不能和「こと」替换。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16):79-80
日语中存在较多的表示递进追加的接续词,如「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等。虽然这些词都可以表示递进,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围绕「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四个词展开论述。首先分别介绍四个词的详细用法,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这四个词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5.
张莹 《时代教育》2012,(7):194-195
日语和汉语都有表示做某事很难的表达方式。本文选用最常用的两个表示困难的接续词「~にくい」和「~づらい」进行比较。这两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点,所以其汉译也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然而由于汉语中常用"难""难以"来表达困难,所以这两个词在译为汉语后其不同点往往会消失。本文以「~にくい」和「~づらい」这两个词为对象,研究日语中的困难表现及其中文译文。本论文首先分别分析了这两个词的意义、用法和汉译;然后进行比较并对「~にくい」和「~づらい」这两个词及其汉译的异同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7.
具格是指表示工具、方式、材料等的格表现。现代日语中,通常用「Nで」的形式来表示具格(在表示材料时,也可以采用「Nから」的表现形式),而上代日语中则存在"零格"、格助词「にて」「より」「ゆ」「よ」「して」「に」、"以"以及复合格助词「によりて」等多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8.
"比较"、「比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9.
傅秀娟 《考试周刊》2011,(47):99-100
日语中有许多意义相近的近义词,如汉语的「准备」,日语可以用「準備」、「用意」和「支度」等词语来表达,其用法、含义有相同之处,都可以表示为做某事而事先做准备,但其侧重略有不同,用法也有较大差异,本文作者从实际的语用角度对这三者进行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具格是指表示工具、方式、材料等的格表现。现代日语中,通常用「Nで」的形式来表示具格(在表示材料时,也可以采用「Nから」的表现形式),而上代日语中则存在“零格”、格助词「にて」「より」「ゆ」「よ」「して」「に」、“以”以及复合格助词「によりて」等多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田野 《考试周刊》2010,(35):110-111
日语中「を」和「から」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助词。「を」按其用法和作用可以被归类为宾格助词和补格助词,「から」常被认为是补格助词。作为补格助词的「を」,与移动性自动词搭配使用,可以表示离开的场所。本文针对日语中出现的助词「を」和「から」在表示离开场所时的使用区别入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但」是连词,同「但是」一样,常与「虽然」、「尽管」相呼应,表示转折关系。和「但」具有同样语法意义的还有语气副词「却」。《现代汉语词典》说:「却:副词。表示转折.比  相似文献   

13.
表示事件义的「こと」「もの」与判断助动词「だ」组合后发生语法化。表示场面义的「ところ」与对象格「を」组合后出现语法化。日语的复合辞是以「こと」「もの」「ところ」为中心处在语法化的演变过程中的,并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は小国というものの、文化は豊かである。日本文化を理解するために、日本人の数字観を研究する必要がある。本稿は日本文化の中で重要な位置をしめる数字文化、いわば日本人の数字観の角度から、日本人の民族特性を分析しようとしていた。本稿は中日の「多い」と「少ない」の意味を含む数字の紹介、吉と忌の数字の異同、奇数と偶数の好き嫌い、また好き嫌いの原則について探究し、日本人の数字観を探ることを試みった。  相似文献   

15.
段继绪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1):125-126,130
对于日语助动词「ル」形和「タ」形,经常用「ル」形表示现在的状态,「タ」形是表示过去状态。但是,即便使用「タ」形也不能排除事情到现在的可能性。文章将对用于表示发现和想起的「ル」形和「タ」形的意思和这种形式下用状态动词「アル」和断定助动词「ダ」的不同点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课文注释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并加注「何(以)……为」一是表示疑问语气的一种格式。我以为译成:「凭什么要攻打它呢?」更确切些。「何以……为」的形式,既不同于「何为」,与「何……为」也有差别。「何为」可译成「为什么(或干什么)」如「若何为生我家?」对译为:「你为什么生在我家  相似文献   

17.
「いい」是日语口语表达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多表示"好""佳""合适"等积极意义。但是,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它同样可以用来表示拒绝或者反语等消极意义。「いい」所表达的拒绝意义其实是其本意的延伸,并符合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而「いい」的反语用法则可以看作是Sperber&Wilson提出的"回声引述",即引用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或者人们的正常期待来讽刺、批评一些不当的行为。同时,这一用法亦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と」和「言ろ」的词性和词义入手,考察比较各种有关「という」的称呼和词性.认为「という」既不是词组(「连语」),也不是接续词,应属于复合词(「复合辞」)范畴.它在句中起修饰、限定、接续作用.  相似文献   

19.
「~なしでは」与[~なしには」的语法意义都可以表示为“如果没有……就……”.两者的语法意义看似相似,其实不然.本文将分别从其前接词词性特征、构句特征来解析二者基本义的不同:「~なしでは」强调:如果没有前叙事态的存在,后项事项就无法成立,即前叙事态是后项事项成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なしには」重点表达的是:如果没有事先实施前接动作行为,后项事项就无法成立,即前项动作行为的实施,是达成整个事项成立的比要前提步骤.  相似文献   

20.
“给”字句的格标记一般直接用“给”来表示。日语授受表现的格标记要复杂些,除了常见的「二」外,还可以使用「ヲ格」、「ト格」、「ノ格」、「ノタメニ」等。各个助词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适用范围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