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翔 《新闻实践》2012,(2):50-52
一直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广电总局“限娱令”一经发布,就立刻受到各个省级卫视的重视。那么,“限娱令”对于省级卫视的品牌建设又提出哪些新的挑战?省级卫视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2.
闫征 《新闻世界》2012,(1):38-39
省级卫视之间为争夺收视率,存在相互模仿、“追风”的现象,带来了节目同质化、社会责任缺失、节目周期缩短等弊端,此现象是由于强大的外部压力、节目资源有限、定位不明确所导致的,省级卫视应进一步结合地方特色,打造具实践性的节目定位;加大创新投入,与网络结盟;建立绿色收视率评估系统来规避“追风”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期,关于广电总局“限娱令”的消息甚嚣尘上,省级卫视也开始作出调整.笔者通过对省级卫视三大收视版块的研究,提出对当下省级卫视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6月9日,贵州卫视整体改版,在喊出“苹果台”口号之余,更将“苹果”作为卫视的副品牌进行包装推广.而在这之前,有关各大省级卫视“果蔬台”、“动物台”的称谓早已在网络中广泛流传.有着“快乐中国”定位的电视湘军湖南卫视被取名为“芒果台”;东方卫视因台标设计酷似番茄,被称为“番茄台”;而作为中国第一个在体制内进行电视媒体跨区域合作的青海卫视,因其与湖南卫视的深度合作关系,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青芒果台”.  相似文献   

5.
从重庆卫视“红色频道”看中国省级卫视定位之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溪 《东南传播》2011,(7):33-36
从2004年建立中国公信特色的综合频道,到2009年首次定位“中国红”,打造英雄品牌,再到2011年改版成为“我爱中国红”总体定位下的“红色频道”,重庆卫视历经七年改版,频道定位终于阶段性落地.本文试图以重庆卫视“红色频道”的历史定位为由头,通过细数重庆卫视七年变迁,观照中国其他主要省级卫视的定位变幻,以全景呈现中国电...  相似文献   

6.
省级卫视的“克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丹 《新闻记者》2001,(7):80-80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的铺设 ,各家省级卫视纷纷落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 ,一时间老百姓的遥控器忙了起来 ,还真有点无从选择。可时间不长 ,到底哪家卫视办得好 ,老百姓心中有了数。看省级卫视你会发现从早晨到晚间 ,节目安排可谓彼此“克隆”。举例来说明 ,晚6点是少儿节目 ,7点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 ,接着是各家电视台紧跟《焦点访谈》做的“聚焦” ,“追踪”之类的新闻评论性节目 ,然后是电视剧 ,甚至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都非常相似。这也就意味着要么电视上出现的全是电视剧要么全是广告 ,那你只要看一家…  相似文献   

7.
吴静 《报刊之友》2014,(9):38-42
省级卫视既有全国性又有区域性,是中国电视业的重要力量,在其品牌发展的进程中经历着四个主要阶段,五大强势卫视在此阶段中持续稳定的积累品牌资产,使其从2010年起持续三年成为省级卫视品牌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位置。2010年,处于第二阵营的河南卫视正式将品牌定位为文化,成为首个明确品牌定位为“文化”的省级卫视从而占据了省级卫视品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评述省级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五大强势卫视品牌发展历程、河南卫视品牌发展历程,为河南卫视品牌发展路径、品牌资产积累提供全面的文献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小娟 《视听界》2013,(3):59-61
2013年,在新媒体崛起、新闻界“改文风”的背景下,省级卫视格外重视新闻节目,依靠新闻打造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力,推出多档新闻栏目,加强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新闻代表了一个媒体的立场、态度和影响力,新闻如何发声,影响力又从何而来,是省级卫视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家省级电视台开设的卫视频道,为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地宣传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在卫视新闻中,“我省去  相似文献   

10.
省级卫视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味“上星”的喜悦,就痛苦地发现,尽管上了“天”,可是要想迅速地发展,却比“登天”还难。原因在于,上了星的省级卫视突然迷失了发展方向。既不具备全国性,又失去了原有地域性,只好在迷茫中徘徊。鉴于此,笔者认为,省级卫视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1.
张毅 《视听界》2013,(3):37-38
随着视频网站市场化运作不断壮大,定制内容和即时互动成为视频网站绝对领先于电视的“杀手锏”。然而,客厅还在,电视的受众群还在,用户对有效内容的“分拣”存在依赖,因此,电视影响力看似分化,实则碰到了史无前例的机遇。江苏卫视处在省级卫视的第一阵营,在新一轮电视变革中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促进电视业变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8月25日,浙江卫视“中国蓝”新概念揭幕。“中国蓝,蓝动天下”从此成为改版后的浙江卫视全新定位。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浙江卫视2009年1月份的月收视排名在同类省级卫视中位居全国第二、网络用户关注度排名全国第二、媒体关注度在创新高——“跳进”了全国前三。而在半年前,浙江卫视的位置一直徘徊在第八九名左右,处于省级卫视的第二方阵。如今,“中国蓝”和“浙江卫视现象”已经成为当下学界热捧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宗妍 《新闻通讯》2010,(6):43-44
中国的省级卫视从没像近几年这样成为全国收视的焦点,从湖南卫视的"不走寻常路"开始,省级卫视的综艺节目就被置于国内广泛的议题之中。2010年,突然崛起的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各自想方设法地进行收视率之争,像2008年湖南卫视那样独领风骚的年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卫视频道“战争”的主打形式就是综艺节目,这是电视行业最娱乐化的一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格局中,省级卫视处于一种最为尴尬的境地。上有央视强力挤压,下有地面频道围追堵截,可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省级卫视的现状早就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不少专家撰文为之寻求突围之路, 一些省级卫视也在积极探索改革求变。为了促进省级卫视的成功突围,本期“视听专论”特意策划了“省级卫视的突围与创新”论题,刊登了清华大学教授陆地、南京政治学院的熊忠辉博士等研究人员的论文,从频道定位到品牌栏目打造,从频道经营到中、长期战略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对省级卫视产业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论题还着重讨论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运作模式。它们分别以电视剧、娱  相似文献   

15.
关于江苏卫视情感地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凌 《现代传播》2004,(6):81-82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宣长春 《新闻世界》2012,(11):102-103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改变着人的生活态度,可以说电视在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下,各省级卫视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的定位,为其提升了品牌形象,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永连 《视听界》2011,(1):19-21
一直以来,省级卫视平台以播电视剧为主,如果说综艺节目是卫视频道晚间黄金时段尤其是周末晚间的非常规武器,电视剧则是保障全天80%时段收视的常规武器。过去几年,省级卫视的收视竞争可以说就是电视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省级卫视加强首播剧、独播剧的购买、推广、制作,  相似文献   

18.
韩工 《视听界》2002,(5):87-87
如今,从省级卫视频道节目编排上看,基本上都是以新闻为“龙头”,集经济、科技、艺和电视剧为一体的新闻综合性频道。而各频道节目的“包装”,则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9.
省级卫视:摆脱同质化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行家预言,“2004年将是省级卫视改版年”。果不其然,随着央视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迅猛出台,去年全国各省级卫视纷纷“变脸”。  相似文献   

20.
打造品牌栏目、突出频道特色是全国各大省级卫视竞争的核心.河南卫视提出“文化卫视”的发展战略并精心打造出《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知根知底》四档文化类节目,在品牌建构方面独树一帜.新形势下,“文化卫视”必须正确面对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发展危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