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习方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的角度把学习方式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授受式学习、课堂面授学习和远程学习等。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教育实践中各种学习方式应取长补短,交互渗透,学习方式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更不能用一种学习方式来全盘否定或彻底取代另一种学习方式。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应处理好各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最终需要把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去,需要每一位员工成为学习型员工,学习型员工的修炼,一要端正学习态度,突出"勤奋"二字,必须静心、专心,必须克服自满,向高水平看齐。二要树立现代学习理念,树立终身学习和学习者生存发展的理念,树立学习就是责任的理念,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树立学习就是素质的理念,树立学习就是创新的理念。三要丰富学习内涵,打牢理论功底,广泛学习基础知识,精通工具技能,积极科学吸取他人的经验。四要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吸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五要养成学习习惯。从最初的自我约束和长期坚持,积久养成一种学习的生活方式,使学习成为贯通一生的要务,逐渐形成刻苦学习的生存态度和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具有目标政治性、功能整体性、学习探究性、团队协作性等特点。探究性学习是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定位。加强对话、探讨和交流,培育党员的反思意识和质疑精神,建立党内学习研究团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创建学习型学校是学校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运用学习型学校原理来建设体育教学,学习型学校中的体育教学是一种建立在系统思维基础上,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和宗旨的学校组织管理形态。在学习型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理论,将班级、代表队、体协等作为学习型组织进行整体设计;学习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由体育必修课、体育选修课、课外体育锻炼、竞技体育训练课组成"学习平台";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建立学习型体育教学的导向机制;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为突破口,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运行机制;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大环境,建立实践与应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在学校层面的结合点之一是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在分析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考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服务学习”理念的启示,探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服务学习型”考试方式改革的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7.
校本研究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结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士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的一种发展性教育研究形式.以济宁学院为例,讨论校本研究的基本内涵、存在形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站是为北京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建立、为全体市民终身学习提供综合教育服务的非经营性的教育网站,兼有宣传、信息发布、资源建设与整合、市民远程学习平台的综合功能。网站将逐步建成宣传首都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终身学习理念的阵地: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体系,需要广泛宣传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终身学习理念,使之在全社会范围内深入人心。宣传需要载体,在一城区范围内进行学习型组织创建,需要有针对性的区域性媒体宣传载体,才能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终身学习理念结合地域特征宣传到市民中,引导思想观念,营造舆论氛围,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本课题对西城区《社区教育报》办报过程中各个环节、阶段的困难、问题、解决方式进行系统的思考梳理,对区域性媒体宣传载体在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党员的学习观总体上积极向上、健康发展,但也存在着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浓、依赖性较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加强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党员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学习资源,创建学习型探究型课程,建立和谐畅通的师生沟通平台,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习已成为21世纪个人和组织生存的主要方式.学习型理论即以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思想和内涵为主导的理论,它所提出的学习理念、管理理念、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等契合了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旨在借鉴学习型理论及其实践范式,探索如何把职业教育班级建设成为"学习型班级",如何通过班组织学习,培养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发展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学习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加以探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组织自身的特性提出了:职业教育组织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要形成系统思考的职业教育管理理念;要加强职业教育组织成员的学习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范围内,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代学习型城市由终身教育学者倡议,要求城市治理重视学习环境的建设与学习文化的塑造;第二代学习型城市是城市治理者体会认识到学习乃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要求终身教育学者主导学习型城市的推动;第三代学习型城市不只强调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更强调生态可持续发展、健康安全、幸福友善、宜居人文等层面,将各专业领域纳进学习型城市的推动核心团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学习型城市推动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共同的学习型城市愿景、发展学习型城市的推动步骤以及建构单核心和双核心的工作团队.为取得更多层面的参与,先从教育领域的单核心团队做起,逐步纳入相关团队取得成功的合作经验;其后与政府相关领域的其他工作团队,建立策略联盟合作伙伴的关系,经过交流、激荡、合流三阶段以达成双核心工作团队,通过不断扩大与提升层次,最终达到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有持续学习及创新能力,能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将成员的学习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得到共同发展,从而引导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理念,进而使组织日新月异,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社会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加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思想、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夏立明 《职大学报》2004,(4):116-1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之 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如何认识和理解"终身教育"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发展 过程、基本内涵以及建立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具有理念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的基石,是实现教育化社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能很好地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整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提高认识,改革教学方式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使学生以不同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值得提倡是环绕“如何使学生读懂学会”设计的课堂结构,学生通过努…  相似文献   

19.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协调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习型社会的本质是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使学习成为人们新的需要、能力、观念、活动和交往方式,发展和改造着人本身,促使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由个性的生成,极大地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学习型社会视角对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以及学习方式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结果表明:学习型社会中的体育课程倡导文化性与生活性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为主线,课程内容以蕴涵科学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为宗旨,课程结构以突出社会化特征和生活化特征为内涵,课程的学习方式以关注经验和关注体验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