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相约在八点     
孙海燕 《早期教育》2000,(11):38-38
有段时间,涛涛每天早晨总是姗姗来迟,我多次与他交谈,却收效甚微。一天傍晚,我拉过涛涛悄声问:“你明天早晨几点来幼儿园?”他摇摇头说:“我不知道。”“那么,明天早晨八点孙老师在幼儿园门口等你,好吗?”他惊喜地点头。“你会不会迟到呢?”“不会的。~假如你迟到了怎么办?”我试探性地问他。“我真的不会迟到的。”他的语气十分肯定。“好,明天早晨八点见。”我有意识地又强调了时间,然后笑着说:“咱们拉个勾吧!”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     
我上二年级。他发现了我是怎样一个人:一个真诚的爱编故事的人,高高兴兴的自杀者。我功课学不会,作业不做,准备的理由却越来越有创造性。对我的这种能力,法语老师无疑十分惊讶,他就决定免掉我的论说文,  相似文献   

3.
我站在校门口检查学生人校情况时,发现一名六年级队员的红领巾没戴在脖子上,而是揣在裤兜里。当我严厉地提醒他将红领巾戴好时,他只是一脸羞愧地看着我,并不行动。看着他十分无奈地把红领巾攥得皱皱巴巴的,我头脑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该不是他不会  相似文献   

4.
给你十分钟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五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走入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五分钟,总共不会超过十分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给你十分钟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五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走入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五分钟,总共不会超过十分钟。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录用一个人的时间,只有区区十分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浓缩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原来如此     
一天,嘟嘟的同桌来找我,她十分痛苦地对我说:“老师,求你给我换个座位吧,我实在不想跟他坐同桌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出原因:“我跟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说话了,痛苦啊!”“不会吧,他可不是少言寡语的人啊!”我不太明白。“所以呀,我根本没办法打断他。”……原来如此@张静  相似文献   

7.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一班之长。他高高的鼻梁似乎透露出一些智慧。他长得人高马大,在班干部中最有号召力。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同学们所注视,而且同学们很喜欢跟他交朋友。不管是斯文的、调皮的,成绩好的、爱讲笑话的,都想和他做朋友。但朋友归朋友,如果谁做了错事,他也不会讲一点情面的。一天,轮到我们班值周时,我的同桌站门岗。我的一个外班好朋友在跟我一起进校门时,忘了戴校徽,十分紧张。我拍了拍胸脯说:“今天,是我同桌值周,我会替你去求情的,不会把你的名字记下来。”那个朋友点了点头。我夸下海口,随着人流,大步流星地走向我的同桌。同桌见我身后…  相似文献   

8.
有一回跟一位60多岁的老者聊天,他十分感慨地说:"我真的很奇怪,现在的孩子居然不会玩!"接着,他举例说到他10岁大的外孙女,说她除了守在电视前看卡通,就是埋下头来玩电  相似文献   

9.
阴错阳差的,他坐到了我的前面,这并不是他自愿的,因为他上课老是违纪。他的成绩不好,很叛逆,也不会尊重别人,但对我例外,因为,我是他曾经的同学,其实,他对我也谈不上什么尊重,只是不会和我开什么乱七八糟的玩笑。  相似文献   

10.
1966年1月中旬春节期间,朱老总参加上海会议后辗转到达杭州。见面后,我发现他常常独自一人叹气,便关心地问: “你有什么不好过?” “没有什么。”他说得有气无力。 “不会没有什么吧?” 几十年的相处,我对他已十分了解,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使他不舒心的事,经我再三询问,他也不说。后来他烦了,喊了一声:  相似文献   

11.
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了,可是,我们班的石磊、黄双泽、韩健聪还不会做广播操,老师十分着急,那几位不会做的同学更是心急如焚,老师说:“谁想帮助那几个同学?”我主动站起来说:“我教黄双泽。”放了学,我把黄双泽留在操场上教他做广播操,我先让黄双泽把广播操从头到尾做一遍,我仔细观察着他做每一节操的动作。做完了,我对黄双泽说:“你的第二节跑跳步和第六节全身运动,还有第七节跳跃活动做得不太准确。”接着,我把这两节操的要领讲了一遍,又给他做了示范,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一边做一边讲,做完了,再让他学着我做,结果,黄双泽把第六节  相似文献   

12.
老爸戒烟     
我爸烟瘾不小,他可以几天不吃饭,可不能十分钟不抽烟。远望书房(在他抽烟之时,周围不会有人),不知情者,总以为前方就是蓬莱仙岛。为此事,我曾多次扮演林则徐的角色,戒烟条约也订了不少。什么《父女君子协定》,《戒烟与学习协定》,《戒烟与家务活协定》等等。但最终是他阳奉阴违,不了了之。我真想过把林则徐他老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参加一次教研,正好坐在生后面。课堂上老师讲得十分投入,生听得也很认真,举手积极。这时坐前面的一个小男孩举手了,另一个子靠着椅子,懒懒地说:“老师不会你的。”看来这个小孩已经很有经了,而那个孩子还是高高地举着手,老师果然没叫他(当然原因很多)。他丧气地把手放了下来。我想:假如这时老师请了他,那他该多高兴!他可以大声地说:“老师是会叫我的!”但现在他只能想“老师的确不会叫我”的。这样的次数多了,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再那样天真地高高举起手。不管学生的基础有多大的不同,老师的“偏心眼”也是导致“暂差生”自卑心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为不会解题而十分苦恼,最近偶然读到一本波利亚的《怎样解题》的书,啊!这本书写得太妙了。用他的思想方法解题果然思路大开。至少  相似文献   

15.
野草疯长     
有个人在网上说,他虽然喜欢下棋,但还是有几种棋是不会下的。他这么说,以我的理解,那就是他大多数棋都会下。我就回帖问他.你大概是不会下国际象棋吧?他说对,我不会国际象棋,我的围棋也不行。接着他又写道:其实我连跳棋都不会。有个人大概和我一样感到好笑,回帖问,那你会下军棋吧?我估计他问的时候.已经有些嘲讽的意思了,只不过帖子上看不到语气。不料这个人说,军棋我也不会。那算什么棋啊。游戏而已。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遗赠     
直到升入中学我才意识到父亲有先天性生理缺陷——他患有重度唇腭裂。之前我从没把这当回事。小时候每晚睡觉前我都会吻他一下,和他道声晚安,我还曾问他,如果这样吻一辈子,我的鼻子会不会变得扁平塌陷?就在父亲向我保证说绝对不会时,我看见他眼中闪动着幸福的泪光。  相似文献   

17.
岑桑 《少年文摘》2012,(1):46-51
其实,我和他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我们只是一对不会表达的父子。一我从小的印象里,父亲的头顶就是没有头发的,只有几根稀稀落落地围在旁边。母亲说,那是倔的,好好个脑袋,倔成个秃头。小时候听到这句话,总是要笑上十分钟的。父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我和母亲,满脸愠怒。说实话,如果没有母亲陪着,我不敢这样放肆,因为我怕他。父亲是中学的语文老  相似文献   

18.
记忆中的那条猎狗高大威猛、目露凶光,我每次路过李九寿家去上学时,都心惊胆战提防着它,怕它突然朝我扑过来,狠狠地咬我一口。没事的时候,那条猎狗蹲在李九寿的家门口,吐着舌头,审视着过往的行人。李九寿是我们村出名的猎人,他的猎狗也和他一样出名。李九寿看上去也一副凶相,但是他对我却十分友好,每次他看见我害怕他的狗时,就会笑着对我说:"阿旺很懂事,它不会咬你的。"尽管李九寿这样对我说,我还是害怕那条猎狗,李九寿不在的时候,我还是远远地躲着它。  相似文献   

19.
刚满7岁的刘松是一年级的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把他寄养在我家里。他脾气倔,动不动就哭。问他什么,不问十几次他就不会答应。自己不会刷牙,不会洗脸。我常常为如何教育他而犯愁。他一切只能听老师的,可我既不是他的老师,也不是他的家长,要教育好他还真需要找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邓德明 《语文知识》2003,(11):48-48
(一)农夫和蛇农夫在冬天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可怜它,拿来放在他的怀里。蛇温暖过来,回复了它的本性,咬它的恩人,把他害死了。他将死的时候说道:“我是该死,怜惜那恶人。”这故事说明,邪恶的人是不会变的,即使人家对他十分仁善。(《伊索寓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