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工程教育进行了改革与转型,结合新工科发展的需求,将全过程教育(TEE)理念与CDIO四阶段教育模式融入到本科生毕业设计改革中,把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能力培养分散到大学四年,旨为本科毕业生能多角度、多学科、多手段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新的改革探索模式下,学生与指导教师均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显示足够的灵活性、思辨性与创新性。因此,基于TEE-CDIO理念的新工科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将更加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强化毕业设计培养工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设计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最佳时机。论文从导师队伍建设、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毕业设计指导理念、毕业设计程质量控制及毕业设计新模式五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加强毕业设计过程和内容的管理,建立和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3.
刘欣欣  吴燕燕 《考试周刊》2013,(45):165-166
本文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探讨,结合工程教育模式的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为增强工程性、应用性,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为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集成化项目伙伴关系团队的理念,针对现有独立专业毕业设计中出现的缺乏专业沟通及协作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工科毕业设计项目伙伴关系团队模式,将单项工程毕业设计整合为工程项目团队,以毕业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实验形式、以团队合作为研究中心。以此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以达到通过毕业设计环节锻炼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改善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毕业设计是工程类本科生培养过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针对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毕业设计选题模式、时间安排、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和规则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毕业设计改革的一些思路,以促进工程类毕业设计培养质量的提高及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和总结,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念贯穿于PLC的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努力培养经过高等工程教育的合格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改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设计是工科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将企业工程实践性课题融入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教学中,探索一种工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毕业设计对提高港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港口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从提高认识、做好选题、科学指导和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优化操作方法,通过进行毕业设计使学生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三大"教育理念指导机械类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从毕业设计题目和毕业实习地点的选择上体现"大工程"意识;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体现"大德育"意识;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统筹中体现"大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CDIO理念下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储运工程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紧密联系、营造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专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对函授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原则、选题方向、选题内容进行探索.并提出了具体指导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的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做了探讨。文章就我国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扩展途径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加大在职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研究生培养途径。并以工程硕士的外语教学为对象,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对外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见解,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学科优势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全过程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工程专业依托学科优势将创新教育活动落实到教学各环节,在发挥名师作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深化毕业设计改革、变革专业实验教学、注重课程教学质量等8个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对目前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探讨,以解决目前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问题为目标,提出了对思想根源、保障条件、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成果各个环节措施针对性强、全过程监控的教学改革方案,为提高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Within the U.K. there has, over recent years, been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ck of total design literacy of graduate engineers and the decline of the U.K.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Council and the mandatory requirement of design studies in undergraduate courses, this trend is being reversed. Unfortunately the inclus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is being ignored.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of teaching engineering, whatever the discipline, through an open-ended design project approach at all years of a course. The use of CAD and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are recommended to be appropriate 'within a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However, staff attitudes to a total design activity—not engineering or industrial design only—have to change radically for the engineering graduate to leave higher education with an appropriate toolkit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specific engineering/product design undergraduate courses are essential to meeting the immediate and future needs of U.K.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和俄勒冈理工学院合作开设精益生产的全英文硕士生课程。利用美国工程教学方法,模拟美国课堂环境,从教学方式、课程试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方面对工程硕士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国际环境的高层次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实验技能是院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工科类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研究生实验技能的获得最为直接、最为主要的途径是实验课程教学。本文在分析光电类研究生实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们在我校"十一五"重点建设课程《高等光电技术实验》中"激光技术实验"模块的教学体会,讨论了光电类研究生实验教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及几点认识,包括课程内容设计和优化、教学组织方式及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Product design is the convergence point fo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s. Until recently, product design has been taught either as a compon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r as a subject within design schools but increasingly there is global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greater synergies between industri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duct design engineering (PDE)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me combining the strengths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and engineer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mergence of PDE in an environment of critique of conven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xemplifies the current spread of programmes endorsing a hybrid programm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skills. The paper exemplifies PDE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gramme offered at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alia), showing how the teaching of ‘designerly’ thinking to engineers produces a new graduate particularly suited to the current and future environment of produce design practic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nnovative curriculum model for the field of product design and for engineering design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固化等突出问题,基于O2 O的创新创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研究生"双创"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等策略,构建基于O2 O的研究生创新创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双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