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的西藏,每天都有大量的报道,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报道了解今日的西藏。然而50多年前的西藏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文献纪录片《西藏往事》的座谈会上,记者看到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文献纪录片《西藏往事》,里面的很多素材都取材于1960年以前拍摄的近900分钟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2.
<正>纪录片《西藏一年》(A Year In Tibet)以独立制片的模式,由旅英的华人纪录片制作人书云于2006至2007年在西藏拍摄了十三个月,2008年制作完成。该片是近些年最有代表性的西藏形象文本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多重话语空间下的不同价值诉求,体现了西藏形象的话语权力新的秩序结构。如今,不论是国内还是域外,对西藏的陌生感已经大为减少,但不同的话语主体对西藏历史、传统和现实都有着不同的认识。一方面,官方话语、个人话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年初,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东方主战场》(中文)荣获第三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教材奖。该书也是中国外文局2016年度外宣图书评选唯一的优秀图书(中文)。这部取材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的优秀作品,走出了一条从纪录片到获奖图书的外宣出版之路,在紧扣主题深度策划、精心编排再创作、宣传推广方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纪录片界,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孙书云是一位中国故事的成功讲述者。孙书云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在英国从事独立纪录片制作,其著名纪录片《西藏一年》曾以“罕见的深度”呈现了一个西方人所不知的西藏。近年来,她又涉足中外合拍纪录片领域,先后与中央电视台、BBC等中西主流媒体合作制作了《中国艺术》《喜马拉雅的天梯》《天河》等中国题材纪录片。  相似文献   

5.
<正>西藏,青藏高原,以其壮美自然的风光和朴实的生活图景吸引了无数的关注和迷恋。在以西藏为主题的大型系列纪录片《第三极》陆续在央视和其他视频平台热播之际,五洲传播出版社获制片方授权,于近期隆重推出图文版《第三极》(中、英文版分别于5月、8月出版)。同名纪录片、图书先后推出,殊成西藏文化传播的"《第三极》现象"。中西方视角下对哲学原命题的思考地域文化的魅力蕴含于人类和自然关系及人类个体生存的原命题之中。西藏被称为"第三极",是从相对于  相似文献   

6.
海外书情     
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18年3月出版作者邹磊(Zou Lei)是上海市委党校讲师,目前已出版了多部解读"一带一路"倡议的图书,如《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经济学》《"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等,并主持了多项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课题,还承担中央电视台多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撰稿工作。该书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  相似文献   

7.
宋欣 《职业圈》2012,(22):49-49
2012年5月14日,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央视首播,这部有关美食的纪录片引得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勾起了许多人的思乡之情,美食之外的人文因素同时也赢得了观众认可。然而更多人发现,一部影片的火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美食相关的商业火爆。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在走过一段繁荣发展的高峰后又开始步人一个低谷,文章就制约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因素和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立峰 《职业圈》2007,(12):21-22
当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在走过一段繁荣发展的高峰后又开始步人一个低谷,文章就制约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因素和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初,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的五集大型纪录片《春晚》登陆央视荧屏;次年2月,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重新剪辑的50分钟时长的《春晚》国际版Inside China’s Biggest Gala(《透视春晚:中国最大的庆典》)在其所覆盖的26个亚洲国家播出①,成功实现了这一国产纪录片的对外播出,也开启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讲述中国"的步伐。2013年12月29日,第三届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14日,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央视首播,这部有关美食的纪录片引得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勾起了许多人的思乡之情,美食之外的人文因素同时也赢得了观众认可.然而更多人发现,一部影片的火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美食相关的商业火爆.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纪录片无疑应当充分、生动地加以纪录、反映和解析。从而就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做出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独特解读。这不仅是国人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变化为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报道资源。  相似文献   

13.
张立峰 《职业圈》2007,(6X):21-22
当前,我国电视纪录片的生存境况并不乐观,在走过一段繁荣发展的高峰后又开始步入一个低谷,文章就制约我国纪录片发展的因素和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央视纪录片中心联合推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首次向世界介绍中国"诗圣"杜甫,然而,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遭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本研究对该片的豆瓣影评进行了量化和质化分析,发现中国受众在解读这部由"他者"参与讲述的中国题材纪录片时,多数采取了对抗和协商的立场,其中原因既有语言的壁垒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也有社会背景、受众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杜甫》在中国的多元、分化的接受情况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具有颇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网上飚红2016年新春,导演萧寒在著名弹幕视频站Bilibili(简称"B站")注册了一个账号,想看看他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能不能受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欢迎。没想到,刚注册成功,还未发布任何内容,就涌进来上百号粉丝,网友们纷纷表示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不过瘾,请求导演赶紧拍续集。很多人看完一遍,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根本停不下来。在"B站",《我在故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两国相互印象备受关注。日本媒体涉华报道、日本媒体涉华舆情研究一直以来是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重点,人们十分关注报纸、杂志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而关于图书出版的研究,则大都关注日本出版业、电子出版市场等,没有出现涉华图书与中国形象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09,(7):63-63
《辉煌60年—共和国纪事》大型文献纪录片(12盘VCD) 本片通过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共和国从诞生以来60年间的巨大变化,是迄今为止反映共和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之一。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教学应用价值和珍藏价值,在文献纪录片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8.
钮骠 《文化交流》2013,(9):38-40
前不久,央视播出了8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向广大观众展现和解读京剧艺术。我作为一个从1948年开始学演京剧、至今已有65年的京剧人,当然倍加关注,殷切期待。认真地看了首播之后,心情是欣喜的。喜的是,央视以京剧为表现对象,精心拍摄出这样一部大型纪录片,这种做法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并且将这宗国粹艺术向世界推介,其意义重大。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纪录频道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专门播放纪录片的英语频道。自频道成立以来一直排播的都是国内原创纪录片佳作。为了扩大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频道在2019年创新思路,大胆尝试通过购买播映权的方式首次独立引进海外片源,播出一批适合国际传播的外国优秀纪录片,极大丰富了频道节目内容,成功探索了频道发展的新方向。本频道最早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开播,当时名称为纪录国际频道。后于2016年12月31日加入新成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并正式更名为CGTN纪录频道(CGTN Documentary)。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1月中旬,韩国国家电视台(KBS)推出了新年特别纪录片《超级中国》。该纪录片一共7集,分别从人口、经济、资源、外交军事、文化软实力和共产党的领导力等方面对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对世界的影响做了全方位的观察和解读,从不同角度说明和展示了中国的崛起。据KBS电视台的统计,该纪录片比其他纪录片的平均收视率高出一倍。 韩国各界的主要反应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在韩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媒体、学界、民众纷纷就收看《超级中国》的感受、认识和看法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解读。笔者对韩国各界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