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学生在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步骤是: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动作示范(包括保护帮助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与注意事项)→学生进行练习(方法有多种)→完成动作。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是任课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照本宣科,从来不去分析动作要领,最多也是反复进行动作示范。而动作要领分析法与传统的教学法区别就在于教师在讲动作要领时还要去分析动作要领,也就是说要经常的去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去思考、回答,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加深了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为…  相似文献   

2.
王勇 《中华武术》2018,(3):12-13
蹲踞式跳远是中学体育的一项重点教学任务,因其对场地要求不高、技术要领易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趣味性,所以深受众多学生喜爱。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是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每一部分对技术要领都有很完整的体系要求,并且是非常要求动作的衔接流畅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动作规范性的要求,可以通过分解练习动作,让学生对其中每一个部分都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摆臂摆腿。  相似文献   

3.
上好体育课,不但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理解好教材的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示范距离的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宜的示范距离对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和方法,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动作选择不同的示范距离。  相似文献   

4.
熟悉掌握手倒立动作技术是向体操高难度水平发展的基础和桥梁。技巧手倒立则是基础,练习的难度相对于器械项目小,危险性小,所以我把它作为倒立动作的基础进行教学。但是,多数学生在学习该动作时,不容易掌握其要领,感到很难用力,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平衡,掌握动作的技术很不稳定。因此,很有必要对技巧手倒立的技术及稳定性技术关键进行分析研究,这将有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手倒立的技术,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抓体育应当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目的,拟定计划,指导活动,配合体育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具体工作我是这样做的:一、组织指导“三操”活动“三操”是学生每天都要参加的体育活动内容,作为班主任要学会领操,掌握正确的动作,能够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班主任不能把“三操”只看成是体育教师的工作。“三操”活动,既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活跃了情绪,得到积极休息,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入下节文化课的学习。二、抓好体育参赛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些生动活…  相似文献   

6.
这套规定动作从编排到动作的选用都是很好的,全套八个动作都是很重要的基本动作,对少年训练很有参考价值。这套动作的重点是上法、下法和前回环后摆倒立转体180°三个动作,也是全套质量的关键,因此要求在做法上和技术要领上都要有独道之处。其它几个动作如:腹弹后摆换握低杠成倒立、分腿放浪前上。虽不是全套的重点,但也值得研究,不能一般化的掌握。全套动作要求幅度大、姿态好,还要注意动作的节奏、韵律和连贯性。在动作形态质量上除了脚尖、膝盖的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刘辉 《游泳季刊》2001,(3):37-38
培养学习思维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任务。在少儿游泳教学中,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智能,这对理解游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有着积极的作用,对调动学习掌握动作的主动性也有良好的效果,是少儿游泳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口诀是武术教学中讲解法的一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和武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生动、精炼而形象的语言,它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法既说明了动作的做法,又阐明了动作的要领,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范中受到启发,便于理解和接受,对学生掌握动作规格、体会动作要领有一定的作用。合理地运用口诀,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矫正错误动作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掌握合理完善的技术动作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学双方的各种原因,所学的动作常会出现缺点和错误,给掌握正确的动作带来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经常地及时地注意防止和矫正错误动作。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对所学动作概念不清、要领不明。每个错误动作都有可能直接是由这一原因引起的。如爬泳的鞭状打腿动作,若不懂得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的要领,  相似文献   

10.
我过去多年教小学高年级的队列练习行进间转法,都是采用完整法进行教学的,首先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再示范,随后让学生完整地学习整个动作,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其结果学生对动作要领掌握得较差,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动作不准确,节奏感不好,走起来动作不整齐。近两年,我在教四年级的队列练习行进间转法时,大胆尝试了完整法和分解法紧密配合的教法。结果教四年级的行进间转法动作质景比过去教高年级的行进间转法动作质量好得多。  相似文献   

11.
<正>一、技术学习要循序渐进由于掷实心球技术很难掌握,学生们往往感觉有劲使不出,或者用了很大的力气,投掷的距离很近,这些都是因为对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掌握不扎实造成的。因此,在教授技术动作时切忌盲目练习,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1.学习动作时要由简到繁,从上到下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先带领学生学习压腕、拨指的动作(双手胸前持球做压腕、拨指练习),再过渡到快速挥臂鞭打练习(双手头上持球做前掷练习,要求挥臂快速有力,压腕拨指,出手角度在35°~42°,见图1),  相似文献   

12.
垒球投掷要把已获得的速度,最后前臂以鞭打式用力将器械向前上方投出。鞭打式用力对小学生要求虽高了些,但在获得器械出手初速时,同样很重要。大多数学生很难完成这一动作,它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我们认为教师的示范存在两个使学生不易把握动作要领的不足:一是用常规的方法示范,由于动作快学生抓不住动作要领;二是采用较慢的动作示范,又表现不出鞭打式用力的特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用挥鞭(绳)诱导练习法,诱导学生在利用短绳完成鞭打动作过程中领会鞭打式用力动作要领。1.双脚前后站立,持绳于肩前上方,然后重心前移,以胸腹肌收缩带动上臂…  相似文献   

13.
排球教学中错误动作纠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在排球教学中通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效果好,动作差;(2)效果不好,动作也不好;(3)动作较好,效果差;(4)动作与效果都好。在排球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错误,还必须善于分析错误的类别和性质。分析是接受能力,还是心理、素质、技术及身体形态上的原因。在检查教学时,不仅要看效果,最主要的还是看技术动作正确与否,只有效果与完成动作相统一,才是合理、完整的技术。2. 错误动作的产生及纠正(1)动作概念不清楚主要是由于学生运动经历的缺乏,不能准确理解技术动作要领,以及观察理解上的错误或感觉不正确所造成的。例…  相似文献   

14.
<正>一、学高为师,以技服人教操之前,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手型,甚至眼神都要再研究一遍。自己做得比较完美才有资格要求学生。同时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二、狠抓着装,抓细促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学生们也不例外,紧身牛仔裤,夹克式上衣,课堂上并不少见。但广播操动作不到位的原因往往也跟这些服装有关。所以第一节课需要特别强调服装穿着问题,一要宽松,二要得体。  相似文献   

15.
室内座位操     
我们宁波师专东胜路分部班级多、人数多、场地少。根据学生又有集中住宿,又有通学分散居住的情况,除利用现有场地上好体育课,开展课外活动外,还按照教室的特定环境,运用课桌、凳子之外的空隙余地,作为做操活动的地方,并为此创编了一套“室内座位操”。编操的原则是:要有相当的运动量,使躯体和四肢各部都能活动到,并照顾到学生的锻炼情绪,既要有适当的动作变化,又要有尽可能大的动作幅度;充分利用桌、凳之外的余地,动作不单调、枯燥。同时参考我国古代的八段锦、武术(拳术、吐纳术、导引术)的某些动作。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语言具体化,“专业术语”生动化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但他们对身体动作的体验还不丰富,对抽象的语言所表述的动作要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是“大概”能听懂,但不知道做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符合要求。所以,教师讲解要领、要求时一定要具体,最好是看得见、摸得着,有章可循。以一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生硬地以专业术语要求学生“低头、含胸”,而不告诉他们要“低”到什么样程度才算正确,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头低得不够”,出现“头顶”顶垫子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这样启发一下学生:“同学们,除…  相似文献   

17.
小学二年级的武术课,教材内容较枯燥,基本动作也很单调。如何通过教改,使武术课教好学好呢?在一堂武术课中,我根据儿童持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导趣、导思、导练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教材教活了,学生乐学、易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导趣即采用多种多样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了乐,越学越爱学。正如某位领导所说:“要我跑步一小时,我做不到;要我跳舞一小时,我却不觉累。同是一小时的运动,前者却因单调令人疲乏,而后者却因有情趣而使人感到愉悦。”如在教武术手型时,大胆采用了趣味游戏法。我先告诉学生游戏规则的要领并予示范。学生顿时有了兴趣。他们为了夺取游戏的“胜利”,自觉地积极地观察和模仿,非常认真仔细。又如教基本动作时,我自编了一首儿歌,其内容中包含了各动作的要领,学生表面上是在玩,实际上却把动作要领掌握了。下面做动作,学生就不觉得难。总之,用这些方法来使学生变“要我  相似文献   

18.
<正>“口诀”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动作技能的直观性,抓住动作的实质,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将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动作要领归纳成简明扼要、具体形象、易懂、易记的口诀式要领,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的一种方法。后滚翻是小学学习内容,按规格要求,小学生是很难一下子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方法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后滚翻教  相似文献   

19.
<正> 影子在阳光明媚的操场上上体育课时,我经常指点学生借助观察自己的影子来鉴别和纠正动作。例如在教篮球跳投徒手练习时,让学生背对太阳,一边做,一边看地上的影子,看自己动作是否符合要求。除此以外,象徒手体操、武术、跳远的腾空步、排球的扣球挥臂动作和铅球的蹬送动作等等,都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影子来鉴别和纠正动作,教学效果较好。镜子体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注意作学生仿效动作的镜子。特别是教新徒手操、新的拳术套路或领操时,学生很希望在自己面前有一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术语,有助于学生领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有效地掌握技术动作。这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每一个中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自觉认真地学好大纲教材中的术语,熟练应用。而且还要认真耐心地教会学生。佳木斯市小学栾玉先老师在这方面就很有方法,他给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