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e是英文"electronic"的缩写,代表的是电子技术,e时代就是电脑时代、网络世界。21世纪,它正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自九十年代起,多媒体计算机已成为计算机世界的最新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将各种媒体信息集合起来,交互式地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一体化,使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更近,距离更近,因而,其一面世就带来了信息传播技术的一场革命,并  相似文献   

2.
万江明 《华章》2007,(9):98-98
网络成了一把"双刃剑",网络使信息的传播已经突破了国界限制,高校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和接受世界各国的各种信息,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小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一、信息素养的含义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养包含诸多方面: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和运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和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检索到…  相似文献   

4.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双重影响,其开放性特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多样的传播途径,同时作为多元价值观和思想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网络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基于网络生态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学生视为"现实网络生态人"作为逻辑元点,教育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创新网络教育途径,健全信息管理机制,加强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借鉴国外经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运用网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编辑网络媒介素养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期刊编辑网络媒介素养包括注意力、参与力、协作力、信息识别力、联网的智慧,还包括网络安全意识、网络道德保障等。学术期刊编辑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必须从信息整合者向用户整合者转变,树立增强网络媒介素养的意识,使编辑素养由单一型向多媒体复合型转变。政府应创新体制,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进行系统化的网络化培养。加大期刊社数字出版的转变力度,切实有效地提高编辑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特点及信息素养的现状,对信息素养的提升进行探讨.拟对网络环境下煤炭人信息素养的提升从信息需求、煤炭人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增加了女性获得社会性别公平的可能性 ,但也使女性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高校女大学生是女性中最有可能首先享受到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益处的群体 ,但目前 ,女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着从意识到技能的较大差距 ,提高她们的信息素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信息恐慌"现象接连发生,给社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挑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信息泛滥,公众知识素养缺乏、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及"无归责性"以及"网络信息恐慌"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隐患等给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的有效传播、监管和引导工作增添了难度。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体系,提高公众的知识素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监管机制,明确网络传播的相关责任机制、加强网络传播队伍建设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是信息拥有者与信息承受者之间,凭借网络媒介沟通或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使网络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可运用信息论系统地处理网络信息。信息论在网络德育中的运用,主要应重视信息源,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优化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0.
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是信息拥有与信息承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沟通或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使网络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可运用信息论系统地处理网络信息。信息论在网络德育中的运用,主要应重视信息源,并提高德育工作的信息素养和优化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1.
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是信息拥有者与信息承受者之间,凭借网络媒介沟通或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使网络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可运用信息论系统地处理网络信息.信息论在网络德育中的运用,主要应重视信息源,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优化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12.
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与范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它体现了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工作中不依赖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获取信息,人们必须对媒介有所了解,知道在特定的媒介上获取相关的信息。尤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赋予网络媒介新的职责使命,对网络编辑媒介素养与把关能力提升问题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时代网络宣传工作的新要求、信息传播"把关人"理论发展和网络平台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网络编辑的角色定位应从媒介把关人转为信息引导人,将自身的功能作用从"严把关"转为"巧引导",同时要主动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信息把关能力和内容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石平娟 《学周刊C版》2015,(6):178-179
信息素养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特别丰富的社会里,已成为一项必备的素质。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丰富,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不懂得如何获取、筛选和利用信息,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就不会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益。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分析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相关理论模式,提出了网络传播把关人的合力模式,并对网络把关原则以及网络把关人的媒介素养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王雁 《云南教育》2004,(29):43-44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世界的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也使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也就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和教师面前。信息素养是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它是一个思想意识、文化积淀和心智能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能力系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含了诸多方面: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应用;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处理并作出决策等。自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在美国教育界被普遍认可以来,其定义就不断地扩展和演变。其最新定义是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  相似文献   

18.
论自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媒体的出现引发了信息传播的重要变革.面时信息传播变革,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当前媒介环境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正确运用话语权的能力及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政府、网络媒体及高校共同参与,协同合作,构建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网络.  相似文献   

19.
政府如何对网络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娟 《华章》2012,(14)
近年来,各种网络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为社会的和谐安定埋下了各种隐患.如何有效预防、平息网络突发事件,成为当前网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我国网络突发事件现状、网络突发事件特点及其各种传播途径等实际情况,政府应在重视信息发布,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联动机制,完善网络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提高基层干部网络素养,提高网站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通道泛化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传播通道泛化带给大学生大量的良莠不齐的媒介信息。正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使他们能够理性地面对媒介、自主地选择信息、更好地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