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勇  孙荣刚 《新闻前哨》2007,(2):100-101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是指运用多幅图片,结合文字报道,全面深刻的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报道形式。十多年来,中国三峡工程报在摄影报道中运用专题报道的形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一、精心策划选题新闻摄影靠抓拍出新闻,讲求时效  相似文献   

3.
专题摄影报道是随着读者阅读的需求与新闻摄影的发展而兴盛的,但目前的专题摄影报道有这样几个误区需要纠正。观念上的误区专题摄影报道就是组照一件只需要两三张甚至一张就能交代清楚的新闻事件,却要用七八张甚至十几张照片去表现,硬生生地拍成专题报道,这样的摄影报道在报刊上似曾相见。  相似文献   

4.
刘亦凡 《报刊之友》2013,(9):108-109
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媒体在新闻领域内竞争的重要方式。由于技术手段的发展、信源获取机会的均等、网络的即时传播等特点,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很容易趋向同质化,这一点在可预知事件新闻专题的制作中尤为明显。本文以“天官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事件为内容,选取主流新闻网站人民网、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及口碑新闻网站凤凰网的新闻专题作为样本,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三网站在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专题报道中的特点和创新之处,以期为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提供去同质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深度报道写作原理》一书中作者这样定义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和旨趣。在我国又名之为专题新闻、专题报道、深度新闻。航天科技成就报道,因报道内容的稀缺性和科技含量我们往往采取深度报道方式。以"神州"系列发射特别报道为例谈谈广播深度报道类精品节目的制作。  相似文献   

6.
网络让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题不再枯燥无味,正因为有了网络专题的存在,使得新闻专题报道集中,能够随时更新,保存时间较其他媒介时间更长,评论更加及时和方便。除作为新闻事件报道的阵地之外,还具有很好的资料保存价值。网络专题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排文字列表,亦可以是图文结合的综合页面,为了让专题更具有吸引力,也为了让读者能更直观,更快速地了解专题中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和专题性质,专题网页在设计上也要投其所好,用适宜的色彩、图片和得当的布局挽留住更多的点击率。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题报道,是指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里,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一特殊人物或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内容主题的揭示或研究报道。根据报道的特性和内容来分,大致有事业成就的专题报道、人物事件典型的专题报道、突发性事件的专题报道、政策措施的阐释专题报道、批评揭露的监督专题报道、问题现象的研究专题报道、方便读者的服务性专题报道、节假日和特定日活动的纪念专题报道,等等。在报道上大多采用消息、通讯、评论、图片、漫画等多种方式相配合。在新闻实践中大家经常说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何丽芳 《新闻实践》2012,(11):60-60
报纸网站的新闻专题一般是对新闻事件的整合性报道。由于内容从报纸上“搬”的多,缺少原创。也就缺乏吸引力。这成了许多网络新闻专题的通病。那么,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怎样才能增加原创和吸引力呢? 特色体现专题报道的优势 互联网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但这并不说明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比传统媒体更具优势,相反。它要求网络媒体必须淋漓尽致地发挥好这些特点和优势,才能在专题报道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用多幅照片组合表现一件事,一个社会热点,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一个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形式开始热起来。特别是自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的大型专题报道《希望工程》问世以后,专题摄影报道就如同一股旋风吹遍祖国各地。无论是拍新闻的,还是拍艺术的。都认为专题摄影报道这一形式在表现题材的深度、广度和空间等方面都技高一筹。它不仅弥补了单幅照片只能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层次报道的局限,还通过多幅照片的有机组合,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新闻事实,其表现力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作用是任何单幅照片无法替代和…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行业中"走转改"被不断提及,如何实现走转改,说到底就是要摆正记者的心态,让编采人员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发自内心地为大众进行报道。特别是专题新闻,专题新闻多为媒体策划的深度报道,如果连专题新闻也不能走心,失去诚意,那么读者又怎么能成为媒体的忠实受众呢。如果说消息类新闻的雷同是大量使用新闻通稿的懒惰造成的。那么专题类新闻写作的不深入采访、互相抄袭,就只能是记者不真诚的结果。因此,笔者呼吁专题报道,要有感而发、非诚勿写。  相似文献   

11.
段业辉  杨娟 《传媒观察》2003,(10):53-54
网络新闻凭借着网络媒体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迅猛的发展,其文体样式丰富多彩,一般分为消息、特稿、调查、评论四类。本文要谈的专题报道(以下简称专题)为特稿的一种,具有深度报道的优势。它一般系统地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分析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追踪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爱丁堡艺术节采访活动,大众网搭建了新闻传输平台,还做了专题报道。新闻传输平台为各报纸传输新闻信息的同时,也成为大众网专题报道的稿件库。8月4日之前,我们在专题报道里就发布了关于爱丁堡艺术节的背景材料。从8月4日到10月4日,大众网专题里共发布新闻报道37篇、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专题报道,是指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版块里,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对某一新闻事件或某一特殊人物或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的揭示或研究报道。专题报道冲击力大,社会效果明显.能放大突发新闻的舆论影响力。有关自然灾害的专题报道属于突发性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专题在彰显整合优势和主题强势,进行全息式、立体化报道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各大新闻网站异军突起,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均设了新闻专题,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网络新闻专题在策划和编排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网络新闻专题要打造特色就必须突出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重视整合思维在专题策划、资源整合、编排形式、传受互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景晓黎 《视听》2016,(12):143-144
人物新闻是以写人物为主的一种消息。广播媒体对影响较大的先进人物,通常会先报道新闻人物,紧接着围绕人物进行追踪挖掘,做好人物新闻的专题报道。一篇优秀的人物新闻专题应该有温度有灵魂,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要善于挖掘讲好新闻故事的力量,提高受众对人物新闻专题报道的兴趣,让他们可以从人物新闻的报道中得到相关的借鉴、启示、提醒和教益,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专题新闻,通常是传统媒体遇有重大事件时,所采用的集群报道的形式,转移至互联网平台,就形成了专题新闻网页,可糅合多媒体表现方式的线性叙事或集合多篇新闻的专题版面并不能称其为融合新闻,本文透过澎湃新闻的"无锡高架桥垮塌"事件等国内外突发事件的专题报道,谈一下如何挖掘互联网技术潜力,把专题"报版"上网转变成真正的融合新闻。  相似文献   

17.
媒体各取所需使专题报道出现文体与框架两种不同的走向.电视专题报道作为一种长篇报道的体裁经常使用;而报刊专题报道单篇的似文体,多篇的似专栏;网络专题报道基本上是框架加链接.从功用、特征、要素看,专题报道作为一种文体更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和文体衍化规律,作为文体的专题报道与作为报道框架的新闻专题应该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专题策划是报纸不可缺少的编采方法之一。在媒体多元化的时代,新闻专题策划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一张报纸的导向正确与否,离不开新闻专题报道策划的支撑,重视专题报道的策划,就会强化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9.
如何搞好广播新闻专题报道,是我们经常谈论的问题。近几年,笔参加浙江广播奖及其他奖项的评奖活动,接触到不少广播新闻专题作品,这些作品中,虽然年年都有获奖的,但精品并不多见,多数是一般化的报道。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是,不少作品不能跳出就事论事的樊篱,没有把新闻事件蕴含的社会意义价值充分揭示出来,没有指出所报道的事情对于听众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因而使人无法了解新闻事物的本质与真谛,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 专题报道是新闻网站的特色栏目之一,是开展深度报道的有效方式。新闻专题报道是指围绕某一主题的、独家的、集束的、专门的报道。其内容上围绕一个主题,形式上不是单篇,而是“集束”式的材料运用。专题报道面向特定的读者群,这就要求不仅在选题上要有特色,在表现形式和网页制作上也要有特色,以方便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