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柏文  韩英 《记者摇篮》2004,(10):62-62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2.
王薇 《新闻知识》2002,(7):21-23
都市化报纸,顾名思义就是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市民化、城市化的报纸。就其属性而言,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它是在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中产生的,目前己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作为社会主义大众化报纸,都市报的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深刻地研究这一现象,必须把它放在世界新闻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  相似文献   

3.
陈祥龙 《视听纵横》2004,(2):105-106
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是当前改进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三贴近”对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水平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4.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的贴近性直接关系到可读性,关系到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眼下,有一些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群众不喜欢,原因就是刊播的东西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要充分发挥新闻引导舆论、传承明、服务社会的功能,真正担负起用  相似文献   

5.
发挥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其特点是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社会新闻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晚报、都市报等大众化报纸普遍重视社会新闻,报道量大、可读性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各级党报也比以往更加重视社会新闻,把加强社会新闻作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社会新闻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报纸对社会新闻的选择过多地偏重于社会偶发事件,特别是灾祸、事故、犯罪、丑闻等负面消息,在报道中不是引导读者…  相似文献   

6.
张英溪 《新闻窗》2006,(6):36-37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正因为社会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各报刊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已经成为现实与必然。面对此现状,《天下文摘》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大潮给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报纸,特别是党委机关报,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摇旗呐喊,忠实地履行着“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神圣职责,另一方面,面临非机关报特别是大量文化类报纸的挑战,面对被其它媒体占领新闻文化市场和日益现实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重重难关,不得不审视自己,探讨自身的商品坐标和实现价值的途径。 于是,党委机关报的喉舌属性和商品属性发生碰撞。报纸商品化的倾向开始萌动,《’93传媒大战》认为,“在商品社会里,传播媒介也是一种商品。而媒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也得到了强化,这种观点,在以前会被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重要思想,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宣传方针政策,反映群众呼声,弘扬社会正气,批评落后现象,使新闻舆论成为统一全党思想、动员人民群众的有力武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 强化新闻媒介的道德责任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倡导“以德治国”,社会主义大众媒介无疑应当自觉地提高  相似文献   

9.
孙静 《记者摇篮》2004,(9):19-19
报纸,作为大众新闻传媒,不仅有传播新闻事实的功能,而且有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件或现象、引导舆论导向的功能。广播电视报作为文化娱乐类报纸.虽然与党报、行业大报等有所不同,但其言论创作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导向“武器”。  相似文献   

10.
一在分析“都市报现象”时,人们都把“服务性好”、“实用性强”作为其成功经验之一。在都市报、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已蔚为大观,服务性报道成为这类报纸的重要特色个性的大势下,对服务性报道进行分析研究,是一件有现实意义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面对纷纭万象的大千世界,人们在生活方式及兴趣选择上往往感到迷惑茫然,不少人是跟着感觉走。作为一种大众媒体,不仅负有引导舆论的“大”使命,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等一些“小事”上,也有一种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围绕创建陕西省一级报纸的奋斗目标,按照我社“党报性质、晚报风格、大报气魄、咸阳特色”的办报方针,在开办的“生活”专刊和“文摘”专刊稿件编排中,紧紧围绕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的广大群众关注的,并对于干部群众具体工作、生活有指导性、服务性的新闻事件、社会新闻和新政策,并围绕市场经济环境下群众日常生活,精心组织稿件,精以策划版面,打造“精品工程”,以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读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努力使报纸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生活”专刊和“文摘”专刊开办之初,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指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新闻事业在新闻活动中对本阶级意志的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13.
吴昌德 《军事记者》2002,(11):19-19
做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就要认真研究客观实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更要注意把握实际情况的新变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广泛深刻的变化,新闻宣传所处的社会信息环境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社会生活多样化带来新闻传播对象“分众化”,新闻报道的内容丰富了。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带来人们生活追求、价值观念、信息需求日益丰富多彩。过去新闻传播的突出特点是“大众化”,广大受众接受的是同样的信息,现在则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分众化”…  相似文献   

14.
武汉晚报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抓紧新闻真实性这条“生命线”,践行“三贴近”,提升报纸的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才能够增强报纸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实际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以人为本”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涵。本文从品牌价值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几方面总结,阐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化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6.
解析跨城乡文化传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是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化消费形态。”①作为一种历史性化形态,大众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中国大众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变革的一部分。它是与现代都市和大众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相伴的,受市场规律支配的一种化表现形态。当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大众化已成为人们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  相似文献   

17.
作为深入干家万户的大众读物,晚报怎样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做到“在贴近中引导,在引导中贴近”。这是晚报把握舆论导向的主要特点。在贴近中引导“在贴近中引导”,要求晚报在注意新闻可读性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新闻的导向性,在贴近读者的同时正确地引导读者。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许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新闻,纷纷登上了晚报的版面,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谓“党报抓导向,晚报抓市场”的认识影响下,出现了将导向与市场、指导性与可…  相似文献   

18.
体制转换提出的新课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它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机关、经济实体、社会产业的观念、机制、行为的转变,因此,党委机关报面临的新课题是: 首先,新的经济体制给报纸的任务、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报纸是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现在,我们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报纸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所以,报纸所反映的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什么样子,它要求报纸怎样对它进行反映,如何为它服务。其次,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变化,对我们报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的主张,传达政府的意图,是党报的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新闻是以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中可歌、可喜、可爱、可惊、可憎的事为报道题材,以反映社会风貌、社会道德为主旨,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和普遍兴趣的新闻。 需要告诉通讯员的是,我们社会主义报纸上的社会新闻和西方资本主义报纸上的社会新闻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社会主义报纸发表社会新闻,是要反映改革开放年代人们心态的变化,弘扬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鞭挞种种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扶正祛邪,潜移默化,激励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是个“品牌时代”,消费者青睐名牌产品,企“品牌”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角角落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闻事业的改革深报纸、报业与经济领域的关联度日益提高。报业作为报纸作为一种产品,同样面临着一个品牌形象创办名牌报纸,是吸引读者、服务读者、增强报首先,报纸形象是中心。报纸作为一家报社向读者提是其打造品牌形象的中心环节和落脚点。办一张高质量的报纸是社会主义新闻是读者的要求,也是打造报业品牌形象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僵化的新闻思维模式和只强调报纸的宣传使报纸的大部分版面都被一乏味的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