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遇到困难时内心的恐惧与紧张是最难克服的。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演唱技巧和声乐表演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心理调控是歌唱者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歌唱者在声乐表演时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2.
杨萍 《科教文汇》2008,(27):181-181
歌唱艺术不是单纯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的美固然重要,却不能轻视情感的表现。出色的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在声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歌唱成为真正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3.
葛亮 《科教文汇》2008,(26):186-186
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遇到困难时内心的恐惧与紧张是最难克服的。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演唱技巧和声乐表演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心理调控是歌唱者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歌唱者在声乐表演时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4.
吕淼 《科教文汇》2013,(20):112-113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需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前提,因此,合理地运用歌唱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一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分析和学习能力,并把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作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必经之路,从而有利于歌唱者增强演唱信心、丰富演唱经验,发挥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演唱的能力和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5.
朱艳 《科教文汇》2010,(8):156-157
歌唱的表演技能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长期以来,大多院校的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和提高,而对于歌唱表演艺术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却显得重视不够。很多演唱者声音不错,但是表现力不尽如人意;也有的演唱者在台下演唱得很好,可是一上台就变得不会表演、不能够打动观众了。  相似文献   

6.
歌剧是一种集声乐、器乐、戏曲、话剧、舞蹈于一体的大型艺术体裁。它主要的特点就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演剧情,塑造人物。本文以彭丽媛主演的歌剧《白毛女》、《党的女儿》中的经典唱段为例,分别从歌剧作品唱腔的戏曲元素、演唱技巧的恰当运用两方面去分析彭丽媛的演唱特点,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彭丽媛的歌唱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它有独特的规律和一整套歌唱方法,要想具有较强的演唱技巧,必须靠科学方法。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是歌唱是否成功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十分的重视,学生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黄燕 《科教文汇》2012,(4):143-144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不仅要提高演唱的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对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歌唱心理与声乐学习、演唱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现在很多声乐学习者却只注重声音技巧的训练,歌唱并不感人,因此在演唱中不能忽视了形体表演与抒发情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用声音进行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活动.人的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贯穿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时的心理调控的探讨,对于克服怯场心理,进行完整而适度的声乐作品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斌 《华夏星火》2004,(10):30-30
“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歌唱是一种语言艺术,所以也是一种母音的艺术,好的歌唱是好的说话的持续,歌唱与说话同样都是表达思想的情感的重要手段,从生理运动部位观察,这两个表达手段的基本方式是相同的,都是运用声音、语言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活动,当我们站在专业声乐演唱的技术和艺术性角度进行观察,两之问的运动状态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分别表现在气息运用、声带发声状态、共鸣运用、语言的夸张程度等方面。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演员,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舞台演唱过程中,更加充分体会到两的区别与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姚慧 《科教文汇》2012,(2):167-167,175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纯熟的歌唱发声技巧,将作品内包含的思想感情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用悠扬美妙的歌声感染听众。大多数的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教学中总是将歌唱的共鸣、气息等技巧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对情感的培养缺乏重视。当然,如果想要出色演唱一首歌,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歌曲演唱中若只有演唱技巧是不能够完整表达一部好作品的,更不用说能感染听众。因此,教学者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13.
曲晶 《科教文汇》2008,(10):133-133
歌唱表演艺术,要两个创作过程:前期创作是词、曲作家合作谱写声乐作品的音乐创作,是“一度创作”。这一创作的艺术产品,只是停留在谱面上的东西;由歌唱演员将声乐作品变成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歌唱艺术到舞台上为观众表演,使作品声情并茂,这就是歌唱艺术的“二度创作”。本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歌唱艺术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阐明了歌唱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舞台上的艺术表演,要做到"真情流露,形神兼备",这样才能把作品表达的淋漓尽致,在舞台实践中总结经验,使演员在技术上、心理上、表演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一门艺术,它是以美好的旋律与生动的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听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在声乐艺术的表演技巧方面,声音和器乐有很大的不同.只要能达到好的演唱效果,不同说法不同的经验都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的"唱"与"演"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的演唱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使演唱更富有韵味和艺术表现力,一定要坚持"以唱为主,表演为辅,动作要少而精"的原则,演员的演唱要神贯始终,才能将心中所想最终转化为感人的眼中所见,口中所唱。  相似文献   

17.
声乐演唱是一种集情感传达和声音展现的艺术形式.听众对其感受,不仅来源于演唱技术对曲目的精准演绎,而且还来源于情感层面对声乐美学艺术的赏析.因此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如何能够让演唱人员提升其对自身情感和表演曲目所蕴含内涵的体会,以及演唱技术在情感中的合理运用,已经成为当前衡量很多声乐演唱人员演唱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声乐演唱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西方的音乐开始在我国广泛传播,并且对我国的声乐艺术给予了大大的充实,因此在声乐艺术高度丰富和发展的今天,声乐艺术的美学价值也有了大大的提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声乐演唱中单一的技术叠加和展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当前较高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8.
意识是正确歌唱的灵魂,声乐技能技巧都是靠意识来控制发声器官,意识指导的正确与否完全是通过声音效果和演唱效果进行判断和检验的。所以,歌唱艺术中要注意形成科学的意识能动性,来完善提高艺术水平。一、呼吸、发生、共鸣、吐字的能动意识在歌唱艺术中,呼吸、发声、共鸣、吐字、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呼吸是歌唱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是歌唱的艺术,而钢琴伴奏是其主要的伴奏形式。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整体。他们既有对立性,又具有统一性,表现在旋律、情绪、意境上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音量、音色、节奏上相互对立统一,我们既要充分肯定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坚决反对钢琴伴奏可有可无的"陪衬论",又要反对无限拔高钢琴伴奏的"独立论"。正确处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严峻 《科教文汇》2007,(10S):209-210
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用声音进行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活动。人的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贯穿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时的心理调控的探讨,对于克服怯场心理。进行完整而适度的声乐作品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