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上期)这里值得谈谈百科全书部头的变化情形。近年出版的那些百科全书比起19世纪末的要小得多了。现在多数的百科全书大约都是16至24卷。卷数比原来各版都减少了,而比起未完成的艾尔什—格鲁伯百科全书①那一二百卷的庞然巨著就更显得小了。不过,由于使用了较薄的纸张,减少卷数并不等于删减太多的内容。现代百科全书的趋势是把部头限制在占用三四英尺宽的书架空间。另一方面,开本也比中世纪小得多了。中世纪时占优势的是8开本,19世纪已有16开本百科全书,还有少数24开本的。18世纪还有过袖珍本百科全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买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件很费钱的事,买主一定要反复盘算,小部头的固然方便,但气魄不够。从编者的角度看,大开本更好编排版面,有更大的篇幅安排漂亮的大幅插图和地图。  相似文献   

2.
外国现代百科全书,在20世纪辉煌了近百年。法国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就不必说了,它已经作为现代百科全书的先驱和基石,载入世界文化史册。比它稍迟但宗旨和风格迥异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亦译作《大英百科全书》),在整个19世纪并未超群出众,但从19世纪末开始,经过第9、11、14、15版几度改编,以其资格之老和权威之高,独步世界百科之林100多年。20世纪以来,世界百科园中百花纷放,百书争长,或以部头之巨——如西班牙的百余卷《欧美插图大  相似文献   

3.
《英汉剑桥百科全书》是即将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英国《剑桥百科全书》的中文版。据悉,台湾也将出此书的繁体字版。该书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90年代新编百科,译成中文约400多万字。主编克里斯特尔教授在全书前言中说:“小部头百科全书往往不能提供太多的背景资料,但本书有幸突破了这一传统。”知识性与资料性结合,诚然是编小型百科难破之关。该书解决这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些论著里,对类书的性质是存在着不同看法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类书和百科全书是同一性质的工具书”。“我国类书从内容、体例、功用以及它在古典目录学中的位置,都可说明它与百科全书性质是相同的。①“我国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而我国现代百科全书就是我国类书的继承和发展。”②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类书“实际上跟现代百科全书是两码事。”③或者认为类书是“兼‘百科全书’与‘资料汇编’两者而有之。”④有人在其论文题目中就把《古今图书集成》称为“古籍资料类编。”⑤这与一些常引用外国人所赋予该书的“康熙百科全书”称号正好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5.
五元钱的丛书受读者青睐黄侃现在的图书市场,书的部头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高,使读者望而生民。如果书的内容简赅一些,书的价格低一些,无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福音。最近,我向刚从厦门出差回来的朋友借阅了一套“陈嘉庚丛书”,“该丛书共有四小册,每册定价都在一元钱...  相似文献   

6.
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现代最有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我国明代的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这是确实的。不过,德国19世纪也有堪称为“最大的”百科全书,叫作《科学与艺术综合大百科全书》,由当时德国两位大教授艾尔什和格鲁伯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说过:“把大部的丛书印给读者看,是宋朝就有的,一直到现在。缺点是因为部头大,所以价钱贵。好处是把研究一种学问的书汇集在一处,能比一部一部的自去寻求更省力;或者保存单本小种的著作在里面,使它不易于灭亡。但这第二种好处,是也靠着部头大,价钱贵,人们就因此格外珍重的缺点的。”夫子所言极是。譬如吧,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全套20卷,1,000万字,定价约80元,这样一套大系,其好处和缺点自然也如鲁迅先生云。这一个缺点两种好处,在这种书里体现得最为突出。80元一套,公家  相似文献   

8.
外国百科谈我国类书我国的类书一向被外国学者视为古代的百科全书。外国许多百科全书都在“百科全书”条目中谈到中国的类书。讲得最系统的要算日本的《平凡社大百科事典》,而提到中国类书种类最多的是新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前者在介绍中国百科全书时还分设“类书起源”、“类书世界”、“类书与百科全书”等节,系统论述了中国类书的性质、渊源、分野和特点。谈及类书渊源时还提及《吕氏春秋》、《淮南子》和《尔雅》等书,且简要地介绍了南梁之《华林遍略》、北魏之《修文殿御览》、隋之《北堂书钞》、唐之《艺文类聚》、《初学记》、明之《三才图会》等类  相似文献   

9.
两年多以前有一个新的出版社开始筹建,人们还不太熟习它的名称,这就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它就要把试制的第一件“样品”——《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送到读者面前了。我国编辑出版现代的综合性百科全书还是第一次,可以说是填补我国图书品种上的一个大的空白。我有幸担任这一卷书的责任编辑。从一个百科全书的业余爱好者变成了职业的实践者。现在,书就印出来了。“近行情更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拣进篮子里的就是菜”。挖过野菜的人会知道,拣进篮子里的未必都是菜,可能还有草。不过,菜与草之间确实没有严格的界限。百科全书也是如此,中外以“百科全书”为名的出版物汗牛充栋,多得不可胜数,仅我国(包括港台)已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就有130多种,而且还呈百科“爆炸”之势。这种情况在商业化的西方也不例外。“百科全书”之名既“百”且“全”,很有吸引力,也有招徕之效。何况历史上和现代诚然有一批其权威性可以“经典”标准论的百科全书,如狄德罗主编的法国《百科全书》、20世纪初从英国“移民”到美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德法两国著名的《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和《拉鲁斯百科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于2001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出版的《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受到广大儿童、家长和教师的喜爱,到2002年“六一”儿童节时已发行了16万多套,至今热销势头不减。《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是一套4分册、全彩色的儿童书,初版一年内重印8次,发行3200多万码洋,在目前图书市场较疲软的状况下有此业绩,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对此出版发行界、教育界和相关媒体都给予了极大关注。人们不禁在问: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它畅销的奥秘何在? 一套“图说”知识的百科全书这是一套以9~15岁孩子为读者对象、“图说”百科知识的书。翻开《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每一页都是彩图扑面,知识主题图横跨两面,一下就吸引住了小读者的视线。配合主图分解的知识点小图有序地展开在画面的四周,让小读者的眼光随着主图的导引,深入到更细微的“图说”知识点上。儿童的认识规律是从具体事物开始的,是一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从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这一点出发,《中国儿童百科全书》打破了传统的以文为主的编纂形式,采用了以图展示知识的手法,避开了文字的枯燥与知识  相似文献   

12.
从书名谈起“百科全书”这个词很古老,百科全书这种书也很古老。两者大概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它们结合在一起却是很多年以后的事。古希腊文中,“百科全书”是Enkynios和Paideia两个词合成的,原意是“普通教育”。后来写成英是Encyclopae-dia。把这个词分解成三段:en是“在…之中”,cycle是“圆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体例》关于“人物设条”的条款规定:“重要人物,特别是近代、现代人物生卒日期可考的,力求精确到年、月、日。”这个规定是必要的。纵观世界上重要的辞书,对上书人物的生卒日期都是“力求精确”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科学家生平词典》等,都尽可能精确地写明列条人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世界上有上千种百科全书,但在中国知识界知名度最高的可算是《不列颠百科全书》(旧译《大英百科全书》)了。不过,不少常读外文书的人也往往以为这部著名的百科全书是英国出版的,其实它虽然是1768年诞生于苏格兰,19世纪在英国长大,而真正出名则是在20世纪初“嫁”到美国以后。现在仍然冠以“不列颠”之名,只是为了表示古老的溯源和传统罢了。诚然,在现代正在发行的各国百科全书中,《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唯一能以220岁的老资格傲世的一部。在二百多年间经历15版的修订再版,足以说明其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国工具图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出现了可喜的现象。先后翻译出版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编辑、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多卷,《汉语大词典》第一册,《辞海》第二、三版等一类部头大质量高的工具书,其他中、小型工具书其数量更是相当可观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年鉴的编辑和出版出现了好势头,先后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百科全书编纂家和辞书学家金常政先生积多年研究成果和编纂实践经验完成的这部学术新著《百科全书学》,近期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学术开拓性著作,因为百科全书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迄今尚无一本以“学”为名全面探讨百科全书的书。作者以百科全书编纂方法为核心内容,从百科全书渊源与历史开始,直到现代百科全书的读者和使用方法研究,构建一门关于百科全书的全面而系统的学问。  相似文献   

17.
明清类书的兴盛与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书是我国古代按照事类抄集材料的书,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知识,所谓“区分胪列,靡所不载”(《藏海》李桓序);“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陈梦雷《上诚亲王汇编应》)。它具有百科全书的某些特点,但不是现代意义的百科全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编辑类书的传统,历史上出版过大小类书四百多种,在我国古代出版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编纂类书起始于三国魏,衰亡于清末民初。明清两代,是类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类书的出现,把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编辑》2003,(1):59-59
百科全书是指以辞条形式编排的介绍某一门类或一切门类知识的工具书。“百科全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为“全面教育”。百科全书按选收范围和读者对象可分为综合性百科全书、专业性百科书、特殊内容的百科全书和通俗百科全书四大类。西方的百科全书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希腊大折学家亚甲十名德被称为“百科全书之父”他的  相似文献   

19.
猫头鹰出版社最新推出的英国DK“口袋图书馆”,用一本书来解释一个百科全书的条目,每个条目都是完整的专书,台湾出版业界称这套书的出版,是在中文出版市场上掀起百科全书的革命。 过去人们看到的百科全书,从多卷式、单卷式到浏览式等,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分别满足众多读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专业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由六千多位专家学者和编辑参与编纂,经过十六年艰苦与精心创造,终于完成问世。我有幸从一开始就与这部大书的编纂者们有同道之缘,亲眼看见这部书一卷一卷地出版,现在望着排满书架齐齐整整三十一册绿色封面巨著,真像一片绿油油的丰产大地展现在眼前,一种无比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大农业、大百科、大工程,这三个“大”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三大主要特色。大农业就是所谓广义的农业、现代农业,也就是种、养、加三结合,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大农业在这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