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学与文艺理论概况与整体的中国文论态势一样,本年度上海文艺理论与批评仍处于“理论之后”。这一借2009年面世的伊格尔顿《理论之后》一著命名的状况,是继上世纪90年代初短暂“失语”之后大规模借用西方文化理论话语必要承担的后果。现在的问题不是“失语”,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50年代初,蒋兆和创作的26米长卷因霉烂破损仅剩数米残卷的《流民图》在上海被发现后,作为“革”前蒋兆和惟一研究生的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画家马振声与其他4位画家联合复制了被毁损的14米后半卷的《流民图》,使半个世纪后的人得以欣赏这部史诗般宏伟杰作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势大于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修己 《东方文化》2002,(5):106-110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现代学研究界发出“重写学史”的呼声,十余年来“重写”之声从未间断,今年又有“学史重构”的学术研讨会?这说明人们对已成的《中国现代学史》或《20世纪中国学史》,尚感未能满意,仍企盼着更为新鲜、更具突破性的新;所以,“重写”、“重构”之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就有经纪人。西周时称“质人”,唐朝以后叫“牙人”。明朝,经营“牙行”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经官府批准,并发给执业凭证。清朝时的买办也算经纪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经纪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直至1995年国家工商管理局颁布《经纪人管理办法》后,中国的经纪人才有了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5.
编后     
于光远同志逝世了,享年九十七岁。2007年6月12日龚育之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文字,叫《念育之》,中间有一段涉及于光速,兹摘录出来,作为对这位老而未泯天真的老辈理论家的追思感怀。昨天夜里小礼(龚育之夫人孙小礼、北大物理系教授)发来了她写的《花堪折时直须折》,记育之的病和直到离去的情形,和龚育之的一篇遗稿《记我的第三个上级》,写于光远。我感到了小礼的寂寞。"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他们初识相爱时,互相勉励的话。小礼用作文章的标题,如今有点象谶语了。而育之最后一篇文章写的是于光远,口述,没有完全定稿。龚育之最后的文章,不写于光远又写谁呢?于光远不最后写,他怎么能够呢?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08,(10):91-91
上世纪50年代从巴黎画廊初露头角的伊夫·克莱因,是《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eu,I.K.B.)的专莉发明人,从早年就着手研发并运用模仿蔚蓝色海天合一的蓝色的——以及后来的金色、红色、黄色——等色彩制作单色画,接着又跨足创作单音交响曲,用人体压印成《人体测量图》,表演腾空,制作火之雕塑和空气建筑等,在60年代便以“别无分号”的前卫风格,迅速名噪一时,日后亦被史家视为70年代以后“身体艺术”“偶发艺术”“行为艺术”等前卫艺术形态的先驱。  相似文献   

7.
夏晓虹 《寻根》2008,(4):50-59
差不多十年前,我讲授近代文学专题课时,课间,有一作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生前来请教。她从王韬专记近代上海风物人事的《瀛堧杂志》中抄出以下文字:“水龙之制,云自倭人传入中国,遍及各处。”她的问题是:“‘水龙’是什么东西?”现在想起来还觉汗颜,我当时竟不知其物。也正因为有这一次的张皇,从此对晚清上海的“水龙”便格外留意。  相似文献   

8.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9.
再次起步作为独立的娱乐设计产业,动画是上世纪30年代才成规模的,华特·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白雪公主》是其重要的起点,对整个产业具有启动的意义。但“二战”的爆发,使美国动画片失去了其欧亚市场。40年代初,迪斯尼的动画长片《木偶奇遇记》、《小飞象》,无缘与打得如火如荼的欧亚观众见面。当时,美国希望置身战火之外,但世界大战却非美国想脱身就能脱身的,  相似文献   

10.
提及迪斯尼的动画片,人们想到的便是上世纪80年代的《狮子王》、《花木兰》、《风中奇缘》、《钟楼怪人》、《美女和野兽》等;讲到近期迪斯尼动画,更多的则是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CGI)。观众如此印象丝毫不错,因这些作品基本代表了迪斯尼公司近30年的发展轨迹。回想传统迪斯尼动画,人们熟悉的米老鼠、唐老鸭等,都是“二战”前的形象。战后20年的迪斯尼动画,被称为“动画片第二黄金时代”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11.
年画于我幼年记忆中印象最深,那时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虽正赶上自然灾害时期,人人勒紧裤带,但每逢过年家家户户仍要买些年画来贴,以讨吉祥。至今我还记得我家堂屋墙上那幅“年年有余”的年画:一个大胖小子骑在一条翘尾大鲤鱼身上,预示“连年有鱼(余)”,这也是当时人们最现实的追求与希望;其次便是二叔与二婶新婚燕尔时挂于内室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年画。  相似文献   

12.
赵承中 《寻根》2008,(4):96-102
《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楚事妖书始末》(以下简称《两案始末》),不分卷,一度为“旧雨草堂”主人所有,今藏国家图书馆。它不载于明末以来官私书目,罕见流传。自上世纪80年代末被收入《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3册,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后,这部“养在深闺”的史部文献才开始为人们所知晓。  相似文献   

13.
《蔡国强:我想要相信》大型个人回顾展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主办,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该展为“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之一,也是蔡国强20多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回顾及其作品国内最大规模的展示,所展出的蔡国强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40组(件)代表作,分别来自欧美及亚洲多所美术馆及私人收藏,以年代顺序和不同主题为线索,充分展示蔡国强卓越的创造力和出众的视觉及概念语言,阐释其在形式与概念上对国际当代艺术创作及公众参与艺术活动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4-264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市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上海市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大会”于9月23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振武在讲话中指出,上海作为上世纪30年代的文化重镇,与鲁迅结下了深厚的渊源,鲁迅为上海留下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一度视传统民族音乐为生命;因而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固守这一阵地。上世纪80年代初,当通俗音乐被冠以资产阶级“自由化”靡靡之音时,对这方兴未艾的通俗音乐亦曾抵触。我认为,通俗音乐是音乐中的“另类”,无法反映人们深刻的情感世界;而对其难以把握的创作标准,则更是一头雾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通俗音乐的感受发生了质变,经历了一个“排斥→接受→欣赏→痴迷→参与”的过程。以致在今年6月的“洛阳市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文艺晚会上,我创作的通俗歌曲《生命的感悟》受到同行的一致称赞和较高评价。对于通俗音乐…  相似文献   

16.
刘璐 《世界文化》2006,(1):17-18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国家的艺思潮,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小说,名的后现代派作家大都是小说家。但是,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派学并不是一个确切、稳定、清晰的概念。什么是后现代学,后现代学究竟应该怎样界定、含哪些内容,主要有哪些特征等等,向来都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7.
吹牛续考     
王春瑜  文方  成画 《寻根》2000,(5):107-109
20年前,我写过一篇《吹牛考》,刊于上海《文汇报》。大概是由于彼时“文革”结束不久,人们对“左”风大炽时形形色色的吹牛现象深厌之,故这篇芜文被一些报刊转载,并编入《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文卷》,笔者不免有受宠若惊之感。民间有句俗话说“吹牛不纳税”。此话始于何时?见于何典?待考。不过,想来年头也不会少于千儿八百了。细想起来,吹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不见得所有的“牛”都让人讨厌。李白的名句“白发三千丈”,可以说也是一种“牛”,因为若就事论事,白发长达三丈,就是世界奇闻了,怎么可能再乘上一千倍?但这不过…  相似文献   

18.
张乃光 《大理文化》2013,(12):100-104
我是相信“缘”这个东西的,这体悟来自于与一份杂志的关系。这份杂志就是《大理文化》。 “缘”之“源”,应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某一天,供职于大理州文化局、亦师亦友的尹明举先生用极度兴奋的声音告诉我,大理准备办一个刊物,省里已经批下来了,叫《大理文化》。这个刊物.以后可以发表一些文学艺术类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19.
广岛之恋:时间与记忆的游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妮 《世界文化》2007,(11):23-24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法国开始了一场被称为“新小说”,“新浪潮”(及“左岸派”)电影的艺术实践。文本和电影第一次互为彼此而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浪潮”电影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与革新,其创造性的试图通过胶片传递出在文学哲学领域里被反复演绎着的现代主义气质,在这个意义上“新浪潮”可算作名副其实的“作家电影”。  相似文献   

20.
自话剧《茶馆》1958年首演以来,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等老一辈话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便使之成为中国话剧家喻户晓的经典。上世纪80年代后,《茶馆》相继登上德国、新加坡、法国、瑞士、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舞台。如今,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等数十位北京人艺新一代实力派演员,协力推出的新《茶馆》作为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化节”的压轴戏,赴美交流献艺,不仅是中国话剧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也是《茶馆》继征服欧洲观众后的又一次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