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朝霞博士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一文中追溯了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交锋和各自发展的历程,理出了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及新实践美学在争鸣中发展的学理脉络.但是,作为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概观和综述,该文把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从对立和斗争的角度谈论,忽略了后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是在实践美学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各美学流派是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中发展的事实.文章不乏对后实践美学的褒扬之辞,但没有正视后实践美学理论本身的缺陷.本文认为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论说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界定清楚概念和范畴,澄清论证交锋所在.  相似文献   

2.
<正>借写作《中国美学三十年———1978至2008年中国美学研究概观》之机,笔者对30年来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一些问题———如当代中国美学思潮的产生缘由、理论得失、未来发展趋势,还有与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有重大关系的其他问题———如"积淀说"与"突破说"、"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下面针对30年美学研究中争议甚大的两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是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界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八十年代“美学热”以来出现的又一次重要的理论争鸣。对此次论争的情况和意义的梳理是迫切而必须的。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与世界性人本主义美学相呼应,承续中国古典人学美学的传统而成为中国人学美学的两种当代形态,并在对话和互补中实现了历史性的汇流。  相似文献   

4.
实践存在论美学论争是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场美学讨论。通过回顾这场论争的经过及对争论焦点问题如存在论概念、马克思存在论思想、实践范畴等的探讨,比较双方在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可以看出这场争论的最大的理论意义是使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在中国当代美学中出场了。  相似文献   

5.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引起了学界普遍的关注。文章针对其论证的焦点问题,在哲学的框架内,依据两派论争的内容,总结了其论争的焦点。该焦点是围绕实践这个核心概念,然后在实践的地位、功能、性质、过程和结果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实践与美学、审美、生存、超理性和超越等五对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借写作《中国美学三十年———1978至2008年中国美学研究概观》之机,笔者对30年来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一些问题———如当代中国美学思潮的产生缘由、理论得失、未来发展趋势,还有与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有重大关系的其他问题———如"积淀说"与"突破说"、"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下面针对30年美学研究中争议甚大的两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实践美学”是近年美学界的热门话题。“实践本体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等,已成为近年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有种意见认为:“实践美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而且是中国当代可以参与世界美学对话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实践美学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标志”、“主导潮流”、“一枝独秀”;“新实践美学”已“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形态”。这些判断究竟能不能成立呢?“实践美学”的诸多观念需不需要进行理论反思呢?这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界特别关心也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其实,将“实践”充当本体论并与“存在论”、“现象学”等结合起来就说成是美学理论的“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的;将某种抽象人性主体的“主观性”、“经验性”和先验范式,某种变种的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和某些现象学思想说成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将具有实践唯心论成分的本体观、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和真实价值诉求的美学学说,说成它“把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是值得讨论的。 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样一组笔谈,就“实践美学”诸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这几篇文章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讨论,能引起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以推动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西方美学的语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最初的接纳期,再到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融合期,始终是在西方语境下发展的,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学大讨论中其学科体系才真正确立.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应该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这种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为参照而建构起来的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既是西方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亲和力的美学形态.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为指导,这就形成了中国的实践美学流派.实践美学的缺点和不足告诉我们,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土壤,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美善相乐伦理型、直觉感悟整体性、天人合一和谐性的特色,吸取西方美学的美真统一科学型、理性分析逻辑性、天人相分二元性的优长,克服它们的不足和缺点,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新实践美学就是这种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我今天想讲一讲实践存在论美学,介绍一些中国美学当代的情况以及我现在初步的想法。90年代以后中国美学界有一个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这个争论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之所以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与这个争论密切相关。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实践美学有关,也与存在论美学相联,但是从根本上说,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在实践美学基础上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
李泽厚作为我国当代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思维对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体论"美学思想的构建和发展是李泽厚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它主要集中体现了李泽厚对康德的先验哲学、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观以及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在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本体论"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