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会话过程,而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话轮特征可以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反映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八位小学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轮特征的分析研究发现:实习教师课堂话轮数略低于学生话轮数,但教师话语量却远远高于学生话语量;实习教师控制着话轮的主动权,学生被动进行话轮交替:学生简单重复教师话语的话轮较多。实习教师可以藉此反思课堂教学,同时也为师范院校语言师资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春琦 《文教资料》2014,(15):185-186
话轮作为会话的基本结构和重要特点,影响会话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大学商务英语课堂真实会话语篇为语料范本,探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商务英语课堂会话中,教师如何运用保持话轮、出让话轮及恢复话轮等语用策略掌控话轮的有效更迭,保证会话语篇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理论指导:会话分析理论和互动理论。方法:抽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三个精品课堂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话语结构,话轮转换与教师话语。研究结果:精品课堂的课堂话语有以下三个特征:(1)课堂话语结构复杂,绝大多数是IR[I1R1(I2R2)]F和IR1F1/R2F2,会话内容更丰富;(2)课堂会话环境轻松,每个会话结构有8个以上的话轮,而且学生主动寻求话轮权、夺过话轮,扩展自己的回答;(3)教师提问主要表现为参考性提问而且教师提供了大量的积极反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回答欲望,引发了更长更复杂的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4.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了解话轮的特点、掌握娴熟的话轮转换和修正技巧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和教师的会话技巧、交际能力,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有效控制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5.
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问话技巧与学生应答的机能与话轮转换机制有关,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会话的话语模式,运用话轮转换规则增加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操纵话轮的语用策略,使会话活动利于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标和意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省级精品课程《英力克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视频师生会话为语料,通过对课堂教学视频的观摩和录音转写,运用会话分析方法和会话回合分析模式,分析英力克英语口语课堂师生会话互动中的话轮转换,总结了英力克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特色,以及提出话轮转换对改进英语课堂会话互动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外汉语课堂作为一门语言技能培训课,重在提高学生使用目的语的积极性和准确度.在初级汉语口语课中,经过我们的调查统计,教师在预示话轮结束,暗示学生接续话轮时,常会采用话轮最后一个音节元音拖长、出现重复语义问句、使用固定套语以及利用肢体语言等方式.这几种方式多根据学生的不同汉语水平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前的写话课,由于老师的“讲“占据大量课堂时间,不得不把“写“挤出课堂,造成学生常常依赖家长完成写话作业.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一点,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当堂完成写话.……  相似文献   

9.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造单位,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外学者的话轮转换和会话分析研究理论为基础,应用归纳法,通过对典型的外教口语课堂上的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从话轮的构建和分配两个方面,探讨口语课堂中外教和学生之间的话轮转换技巧,旨在提高学生与外教的交际能力并为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要尽快提高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业务水平.英语课程的设置与课堂的教学改革应把培养、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放在第一位.课下的辅助教学活动则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校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日语会话学习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揭开中国的本科教育日语专业学生日语会话能力欠缺的原因,必须要先了解这些学生的会话学习现状.本文将以浙南的W大学日语系一年级学生为例,通过笔者和学生的一对一的半构造化谈话调查,对高校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日语会话课堂及课外日语会话、与日本人的交流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高校日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会话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会话过程。会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本文从话轮的数量,话轮中的话语质与量以及话轮转换等三个角度分析话轮对学生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而提出英语课堂教学应关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会话分析法对遵义师范学院两堂《综合英语》课的录音片段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模糊的教师指令和教师的频繁回应会限制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语言输出.反之教师话语的及时补位和非模武化的会话结构可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的话语输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会话教学的课堂实例,从“听懂,注重对话的整体输入”、“会想,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能说,让学生有话可说”三个层面探讨了促进和提高学生会话意识和会话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语言学话语分析的视角和方法,探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权运作方式和话语霸权实现路径。教师的话语权主要表现在"话题掌控、回合结构、话权分配、话权移交"四个环节上,并由此对课堂对话进行导引和调控,这四个方面控制过度、处理不当都有可能形成教师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教师在课堂上既要用好话语权力,又要谨防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16.
口语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会话是大学口语教学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首要是口语教师要充分理解会话是思想、信息和情感有意义的口头交际。那么在大学课堂中如何高效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是教授口语课的关键所在。在本篇文里将会讨论到影响大学口语课教学的部分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会话分析方法,对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中某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教学目标/语境下第三话轮重复语在外语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教学目标的变化会引发课堂互动结构形式的变化:在形式和准确性语境下,第三话轮重复语主要起评价学生答案正误的功能;意义和流利性语境下的第三话轮重复语则可以引发学生后续发言。第三话轮重复语可以作为教师促进课堂互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动口能力。因此,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五大技能中,口头表达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依据会话分析理论,以课堂录音转写的文字材料为语料,分析当前高职英语课堂会话中会话结构、话轮等的现状,结果表明,当前英语课堂会话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交际能力、参与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英语课堂应当让学生享有更多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会话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会话分析为理论视角,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会话分析理论对师生对话细致入微的呈现能够帮助研究者看见师生"思维的构建与韵律".通过语料编码和分析,从师生对话的话轮特征、对答特征、主题相关组的内容特征三个方面来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师生对话特征.话轮特征方面,教师话轮注重礼貌策略和协商性语气的使用,学生话轮呈现探索式语言风格;对答特征方面,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对答结构,包括I-R-F结构、回音(I-R-Rv-E)结构和架构—发展—评价(F-D-E)结构,对答中存在多种类型的话轮交接方式;主题相关组方面,70%以上的主题相关组属于以促进"迁移"为目的 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孙丹陵 《海外英语》2013,(21):273-275
话轮转换作为会话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使得人们顺利的进行对话。相邻对是话轮转换的基本模式,转换关联位置如重叠、停顿或者沉默是话轮转换的信号。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相邻对和转换关联位置的异同,可以帮助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利用话轮转换以促进学生用英语顺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