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小平的理论品质包含综合思维与中和思想两大方面。他的综合思维品质体现在以历史为经、时代为纬,把中国置于宏大的综合系统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大跨度的把握;强调协调性,突出整体性,紧扣全面性;注重事物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他的中和思想品质体现在无过而无不及;同而不和、和而不同的中和境界。邓小平的理论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国家大政方针的适度调整,维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有利于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乃至人类生产活动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角色与使命的内在要求,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现实挑战的形势使然,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与思想观念变化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守职业角色底线,要具备把控方向的前瞻意识,要将先进思想引领与"底线教育"有机结合,将"底线思维"践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独辟联径从特定的角度探讨了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思维创造模式形成的客观基础与个性品质。本文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维创造模式的形成,除了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特殊的个体实践基础、思维历史渊源以外,屯与他所具有的优良个性品质、诸如创造的勇气与意志、热情与信念,创新意识与独立意识,忧患激励意识与现代意识等品质是分不开的,从而揭示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维创造模式乃至整个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十五大报告语),体现了历史的客观发展与邓小平自身思维个性品质的逻辑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邓小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具有开拓型思维方式。唯实方针的坚持与发展,构成邓小平这一思维方式理论前提;超前性思维(包括前瞻和前馈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包括多向、双向和侧向思维)构成这一思维方式的两大内容,在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中,处处体现着这些思雏方法。宁波人思想解放,首要的一点是要向邓小平同志学习,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学习与思维"课题组从"八五"到"十一五"期间持续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20年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实现了课题研究的三个目标:全面发展思维;教会每一个学生,使学习成为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能力,使青少年的智力得到最佳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划界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重要机制。划界思维使邓小平不仅清除了附加在马克思主义身上的种种误解,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且在许多方面又创造性地解决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做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统一。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在事关社会主义命运和发展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难题和现实难题面前,运用划界思维所作出的巨大理论创新及其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尚书》中提出了"法"、"则"概念,并在同一法则、矛盾法则、充足理由法则诸方面表现了思维法则观念的运用。辩证思维观念则体现于法则标准演变、中和思想、五行说之中。  相似文献   

8.
根据东尼·博赞关于思维导图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堂型"模式,在某高校部分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课堂思维导图构建模式的应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的趣味性、多样性、灵活性和科学性为学生的思维导图构建,即以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的"能形成"、以内在动机为前提的"想形成"、以学习策略作保障的"会形成"和以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形成"的内部机制,提供了"行动思考中形成"的内部条件。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可从根本上带来对传统线性思维的突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策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陈雪梅 《现代语文》2010,(10):97-97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习的内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要把好"情感关"、"自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求异是邓小平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不唯权威、不唯书本、不唯经验、不唯众是邓小平求异思维的具体表现。邓小平的求异思维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整个社会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中国当代的文艺指导思想。如何科学地认识邓小平文艺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文艺思想具有明显的人文精神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人学观点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人文精神与其意识形态性的特征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思想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以物质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共同富裕”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核心;江泽民则从党的先进性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包括三大文明在内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集中体现。与邓小平相比,江泽民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思想角度新、更全面、更深刻。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想呈现出逐步完善、不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的法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对法制的功能认识不同,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成果,毛泽东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索,邓小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日趋成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和谐发展有了明确思路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我党历史上,三代领导核心的反腐思路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毛泽东主张"群众运动",邓小平依靠"法律制度",江泽民力举"科学机制".把毛泽东的"民主"内涵与邓小平的"法制"内涵 ,贯彻到江泽民的科学机制中,建立"民主法制科学的反腐机制",就是一个完整的反腐思路.按这样的思路反腐,腐败必除.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中国的首要问题,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思想的核心、发展思想的特色以及发展的思路等。研究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内蕴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理性地分析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特色并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这对正处在改革攻坚、社会加速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与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当前分析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研究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在历史与逻辑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后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是历史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之核心, 他们丰富的宪政思想对我国宪政建设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两代伟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不同,他们对宪政的认识和实践,也不尽相同.对两代伟人宪政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国宪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提出了中国人民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课题,并对它作了极其有益的探讨和实践,他关于这一问题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指导作用;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成分,同时又在纠正毛泽东失误基础上超越了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正是它指引中国走上了人民共同致富之路。必须坚持用毛泽东邓小平的科学的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重调节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