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龙星 《集邮博览》2014,(9):83-83
正"中国古代青铜器享有盛誉,并非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它的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铜器研究专家张翀在详解中国青铜器的特点与魅力。8月8日,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三组)面市,同日,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品鉴会在京举行。为深入解读中国青铜文化在世界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阐释青铜器金银币的美学理念,宣传青铜器金银币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中国金币总公司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及艺术品收藏  相似文献   

2.
喻晓辉 《收藏》2023,(2):46-49
<正>一、青铜器及其发展概述青铜器在世界史上有近6000年历史,在我国有近5000年历史,相当于尧舜禹时代,相关文献中开始出现了青铜器冶铸的记载,最初出现的青铜器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到了夏代,开始有了青铜容器和兵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商中期青铜器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  相似文献   

3.
崔伊刚 《收藏》2023,(8):107-109
<正>目前我国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已经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宋代及唐代青铜器数量最大,种类最为丰富,这也是我国青铜器馆藏的一大特色。青铜器文物保存环境由于受到限制,因此很多青铜器文物在出土之后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影响着青铜器文物的艺术价值,因此必须要对青铜器文物实施良好保护并找出可行的修复措施。本文主要对我国青铜器文物保护及修复的全国媒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懋镕 《收藏》2010,(6):54-58
清代晚期,在有“青铜器故乡”之称的陕西,出土了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四件青铜器,轰动一时,影响深远。这四件青铜器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国宝”。 四大国宝 名副其实 中国古代青铜器数量之多,精品之佳,令人叹为观止,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中国比肩。所谓国宝,就是精品中的精品,掐指算来,也只有那么几件、十几件。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盘为何称得上四大国宝?况且晚清以后100多年来,又出土了一些国宝级的青铜器,这4件青铜器为何还能保持“国宝”的头衔,始终名列前茅呢?  相似文献   

5.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化发祥地,也是驰名中外的“青铜器之乡”,其辖区内的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眉县等均出土过先秦时期的青铜器。著名的“西周三大铜器”、“晚清四大国宝”原都沉睡在这块古老文明浸渍的土地。全国唯一以青铜器命名的博物馆一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也坐落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刘明科 《收藏》2014,(9):112-123
宝鸡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和畿辅要枢,青铜文化遗存极为丰富。自西汉年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尸臣鼎”到晚清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禹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进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相似文献   

7.
古韵 《集邮博览》2012,(10):86-86
青铜器.国之瑰宝,无声的史诗。初识青铜器是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上,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各异的古代器物,让人觉得既重要又神秘。当时。因年龄和条件所限,对青铜器的认知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8.
党小娟 《收藏》2015,(10):160-161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直深受文物收藏界关注。然而青铜器造假的情况也很是普遍,作为青铜器收藏爱好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和掌握基本的鉴别方法,就很容易打眼。  相似文献   

9.
胡社生  汪玉堂 《收藏》2007,(2):96-99
扶风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在扶风(时称美阳县)发现青铜器以来,至今两千余年间,青铜器屡有重大发现。著名的青铜器和墙盘、折觥、  相似文献   

10.
展讯·预告     
《收藏》2015,(1):156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2014年11月13日至2015年3月1日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本展览为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三方携手。集中展示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尤以出土青铜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三号墓和四号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为主,不乏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考虑到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20世纪初在宝鸡戴家湾(斗鸡  相似文献   

11.
朱凤瀚 《收藏》2013,(3):64-73
作为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者,笔者常常自问,商周青铜器究竟美在哪里呢?如果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地回答这一问题,我的感悟是,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最集中地表现为: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都展现了一种从表面上、从概念上看似  相似文献   

12.
《收藏界》2008,(8)
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吴镇烽编著的《商周有铭青铜器总汇》一书即将出版。全书共收录传世和新出土的商周有铭青铜器15567件,是商周有铭文的青铜器集大成之作,下限到2008年6月底。其中食器5354件,酒器6241  相似文献   

13.
冯毅 《收藏》2010,(9):80-83
收藏圈里对藏品种类的排序为:金石书画、竹木牙角……这排在第一位的“金”即指中国古代青铜器,排在第二位的“石”指中国古代玉器。可见,一个收藏家玩到收藏中国青铜器的水准,应该算是玩到收藏的最高等级了,因为青铜器不仅是国之重器,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9,(3)
正2019年1月18日至3月31日深圳博物馆此展是深圳市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推出的重量级展览,突破了传统青铜器展览的窠臼,首次以科学考古学视角下青铜器的"形、花、铭、工、皮"五门为纲,力图向观众宏观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这一专题的探索视角和科研成就。形、花、铭,即造型艺术、装饰纹样、铭文书法这三门考古传统,在漫长的青铜器研究史上成就显著,是窥见青铜时代社会风貌的常规门径。工与皮,即冶铸工艺、腐蚀机理这两门自然科学,在本次展览中被等量齐观地引做解读手段,意在揭示青铜器由诞生至今日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5.
马起来 《收藏》2010,(3):72-75
古代青铜器是安徽省博物馆的特色藏品,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该馆举办的馆藏青铜器精品展上,展出了200多件精美铜器,其中“国宝”级青铜器就有5件。它们的年代上起商周,下至秦汉,器类繁多,造型奇特,纹饰华美。  相似文献   

16.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任雪莉  魏佩 《收藏界》2013,(9):32-38
2013年7月8日,由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主办的"韫玉良缘——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在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共展出良渚玉器140件(组)。  相似文献   

18.
李树浪 《收藏》2012,(1):38-45
青铜时代是中国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享有使用青铜特权的王室贵族,将龙纹铸造在青铜器皿的表面。增添了器物的装饰效果,也体现了使用者的威严和权力。青铜器从商周的繁荣时期到秦汉的颓败时期,各式各样的龙纹也一直随着青铜器的发展而演变。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7,(12)
正2017年3月,纽约佳士得"宗器宝绘——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4件重量级青铜器拍出8.63亿元人民币;7月,西泠春拍西周青铜兮甲盘以2.1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古董艺术品在中国境内的拍卖纪录,由此,2017年被人们称为"青铜器之年"。5件青铜器拉动10亿市场,一个炽热的青铜器拍卖市场就这样来了吗?青铜器的价格密码2017年美国时间3月15日,纽约当地正在经历一场罕见的超级暴风雪,佳士得洛克菲勒广场拍卖大厅内却人头攒动。  相似文献   

20.
冯毅 《收藏》2011,(5):95-95
此鼎为笔者所藏众多青铜器中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件,数年前从海外购回(如图)。青铜器不仅是我国商周时期之重器,而且是全世界为之赞叹的顶尖艺术品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与私人收藏大家无不为能拥有一件精美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而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