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年献词,亦有媒体称为新年献辞、新年贺词、元旦献词或元旦社论,是指媒体在新年伊始,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形式,公开发表的表达立场和态度、迎接新年的文章。在新媒体不断发展、改革即将深入的双重语境下,2014年的新年献词呈现什么样的特点?有哪些创新改进的空间?本文作者为多年关注该体裁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新年献词是媒体充满仪式感的新闻实践.而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理论,为新年献词的解读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本年度媒体新年献词做出解析和点评,一方面便于受众深入把握文本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新年献词写作者避免"模式化"或"平庸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每年元旦发表新年献词,已成为各大新闻媒体的惯例.新年献词内容多围绕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展开,涉及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因而,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媒体所秉持的新闻理念和观点主张,是探视其话语方式的一个捷径和不错的视角.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在2009年元旦所刊发的新年献词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现二者所具有的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年献词是指在新年前后由有影响力的媒体组织撰写的、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或展望未来的时政评论类文章,随着新闻环境的变迁,新年献词陷入了写法固化、过度修辞、避重就轻、空谈情怀的怪圈。2017年的媒体新年献词,虽然问题依旧存在,但更多自媒体组织的加入、对个体命运的聚焦、正视现实问题实事求是点评的态度使得今天的献词亮点颇多,也启示今后的新闻评论从华丽辞藻到务实文风、从宏大叙事到贴近民众、从模式固化到形式多样三方面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会娜 《新闻世界》2014,(8):234-235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崛起,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开篇亮相之作,新年献词记录了媒体的光荣与梦想、希望和期待。本文以2014年主流都市报的"新年献词"为例,对其主题、变化进行分析与解读,借此探讨纸媒如何刻画过去,如何畅想未来。  相似文献   

6.
惠荣 《青年记者》2016,(18):36-37
《南方周末》自1984年创刊,三十余年来成为理性、严肃的中国媒体的典型代表.从1997年开始刊登的新年献词特色鲜明,是《南方周末》精神的综合体现.本文着重从人格化视域对《南方周末》以及《南方周末》1997年至2015年的新年献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强 《中国记者》2015,(2):37-39
新年献词,对于纸媒而言,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仪式性书写。尽管只是一篇文章,但在媒体全年的新闻生产链条中,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刚刚过去的2015年元旦,各媒体新年献词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专家进行点评。欢迎继续来稿交流、探讨。本文作者张强曾在2014年第10期《中国记者》发表论文《新媒体时代发刊词的独特性书写与价值追寻》。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是一份立足广东覆盖全国的大型综合性周报.也是一份在中国读者心中深具媒体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同时也是一份发行量很大的周报,每期发行量稳定在140万份以上.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正义、良知、理性、人文关怀"是《南方周末》始终追求的目标.创刊28年以来,该报完整、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图景,以调查性报道为主,以责任和深度著称,被网友誉为最有良知的报刊.新年献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文体蓬勃发展的一大产物.它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专家学者研究报纸特点的又一内容.虽然每年只有一期,但它的影响力绝不容忽视.《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独具匠心,每一期的新年献词都让读者充满期待,它所传递出的理想与希望往往能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温如慧 《报刊之友》2014,(9):155-156
新年献词不仅是表现报纸定位立场、价值理念、人文情怀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其树立媒介个性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本文选取《南方周末》17篇新年献词(除去2013年新年献词)进行文本分析,探究其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并摸清其如何将报纸的立场定位、价值理念、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增强报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的新年贺词中所言:“2008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其中。不少媒体更是身先士卒,参与其中,守望社会,为之奋斗、为之感叹、为之流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媒体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为此,笔者选择了2009年1月1日国内的一些主要媒体,包括中央、省市共41家报纸的新年贺词作为考查对象,总结2009年媒体的新年展望和对读者的承诺,体味媒体的激情与梦想,探讨2009年不同媒体的新年献词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年第一天,献词是看点。严格意义上讲,新年献词这种文体,或叫新年献辞,或叫元旦社论,均属于社论的一种。其立意,回顾去岁成就,勾勒新年图景,抒发情怀,感染受众;其语言,或铿锵有力排山倒海,或警句哲思温润心灵;其结构,多排比反复,句式一律。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年末时,各种年终盘点、新年展望如约而至.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却只是悲情时代的一个顿号.我们操刀着温暖又鼓舞人心的新年献词,但只有关心媒体发展的人们才能看到,传统媒体人在自身发展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谨慎地控制着对纸媒前景的悲观情绪,努力传递对未来坚定温和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又是新年"献词"时. 承载着对新的一年第一个传媒信号的期盼,人们总希望能从"新年献词"中看出些什么揣度出什么以规划自己这一年怎么迈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4.
观点     
《视听界》2013,(1):7-7
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2013年新年伊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现多处低级错误.造成《南方周末》名誉受损.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通过微博抗议新年特刊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改动.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的声音,从而酿成一个公共事件。对此,《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三次发表社评称.“这是媒体管理模式遭到挑战的突出例子”,  相似文献   

15.
辞旧迎新之际,抒怀明志是一种通行的文化模式。现代社会时间的制度化和媒介平台的公共化,也使这种模式转变成政府和新闻机构与公众"对话"的特殊方式。每年元旦,各种新年献词通过新闻媒体等平台发布,成为当代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近年来,《中国记者》每年都约请学者撰写相关观察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9):17-28
自1996年以来,《南方周末》转型成为南中国一份主流的政经大报,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深刻地嵌入在中国社会、中国新闻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本文以《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透过过去二十年新年献词的话语变迁,探讨《南方周末》与中国新闻界、中国社会呈现出何种变迁关系,《南方周末》在此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媒体角色和社会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中,《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为何被再次提起,不同的行动主体又为何对此进行集体记忆,其间又有何种社会意涵。研究发现:1.过去二十年中,《南方周末》经历了启蒙者、记录者/监督者和解释者等角色认知的变迁,总体上处于"混合型"的角色认知。另外,由于调查的式微,《南方周末》被迫转变为解释者角色。新年献词极力塑造《南方周末》的职业权威和合法性,但其所倡导的社会观念并非一以贯之,而是借助往年焦点事件所进行的一种"策略行为",是"事件驱动"而非"价值驱动"。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话语实践受到总体政经结构、地方宣传领导人更迭和职业选择等多重因素影响。2.在社交媒体上,微博用户总体建构了《南方周末》曾出现过"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中国新闻界的"光荣与梦想"。在论述"过去-现在"、"理想-实践"和"传统媒体-互联网冲击"三类关系的话语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在"江艺平退休"和"沈灏被抓"的焦点事件中,网民话语都指向职业模范的离场与"倒塌",映射《南方周末》光辉不再。但也有差异,"江艺平退休"指向新闻业的"时代结束","沈灏被抓"指向中国媒体"制度缺陷"。3.话语若从组织化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其周围的结构性条件和行动主体将发生位移,原本的话语也将赋予新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7.
李峻 《新闻前哨》2014,(2):96-96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  相似文献   

18.
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中,多有关于新闻人自身新闻理想的描述.本文就是以1997年到2016年这21篇新年献词为例,从中分析《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新闻理想是什么,有何变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新闻理想分别表现在为底层百姓代言、走向理性建设以及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那一瞬间":《新年献词》的时间与生活辩证法从1998年起,《南方周末》都会在年终特刊的第一版显著位置献上自己的新年献词,这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其中许多语句脍炙人口,成为经典,这些语言充满感染力,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悲天悯人,时而富于理性与建设性。1999年的《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文中大量出现阳光、温暖、希望等字眼,让人们看见了一个温情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2015年的新年钟声,"新华全媒头条"进入公众视野,诞生后短暂的十几天内,这款注入了全新报道和设计理念的新媒体产品,见证了国家领导人的新年献词、治国理政记录、聚焦成品油价格改革、呼格吉勒日图和赵志红案等国家大事,也关注了公民权利、农民工讨薪等凡人小事,以胸怀天下的政治气魄和关注民生的人文情怀记录着这个不同寻常的时代。产品推出后,迅速实现了采用率、浏览量迭创新高,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转发率稳步上升的佳绩。推出这款产品初衷是什么,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