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坚持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和法制化.要实现本土化,当前首先要坚持本土社会主流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灌输和接受;要实现专业化,首先要对实际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育;要实现职业化,首先要让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员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要实现法制化,首先要制定、颁布和实施我国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使社会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过程与结果。贫困生就业指导与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方法与模式有较强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前者嵌入后者的理论空间大;而为落实国家精准教育扶贫、完善贫困生就业指导体系和培育贫困生各类资本,也需要贫困生就业指导的社会工作嵌入,嵌入的现实空间也大。嵌入路径主要有认知嵌入、方法嵌入和关系嵌入三种。为了保证嵌入效果,必须加强理念保障、制度保障、专业人员保障和就业服务平台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的经验,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社会工作是以半专业化或称为行政性社会工作为起点的。在进行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的道路中,应结合中国自身的体制特征和文化特点,将专业的社会工作进行体制性的嵌入是加快本土化建设的一个行动策略;对文化背景的重视则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乡村转向提供了契机与动力,二者在价值理念、内涵范畴、技术实践等方面均有高度的契合性。城乡二元结构引发了社会工作发展的城乡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资源配置、发展动力及话语体系、服务领域、服务可持续性及受众需求等方面,导致了乡村社会工作发展的滞后性。为此,应以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立足城乡相互促进、共生共存关系探索中国社会工作的城乡协调发展策略。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诉诸互联网技术促进社会工作理念、知识、技术等专业核心元素的跨时空流动,推动城乡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协同演进,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推进城乡社会工作在宏观政策设计与微观社会服务方面的协同演进。  相似文献   

5.
当下精准扶贫的部署恰逢我国社会工作的初步繁荣,但是社会工作在助力精准扶贫中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难。为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通过政策嵌入、理念嵌入、方法嵌入和角色嵌入的方式将"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建立物理性连接。之后应进一步促进二者的融合,经由精准扶贫场域拓展迈向内涵更为丰富的农村社会工作,使得社会工作能够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  相似文献   

6.
专业社会工作在国家的强势建构下遇到了结构性张力,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同样遇到了结构性张力问题,出现了专业性的先天性不足和学科的日益边缘化等问题,专业教育须给予必要和及时的回应.专业教育只有通过主动性的嵌入,解决专业教育中的专业价值观、专业实践和专业就业三个维度的问题;通过由浅到深的嵌入,解决学校、政府和社会三方合作问题,从而适应我国职业化和专业化背景下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需求回应、专业化与职业化、本土化取向、素质教育等原则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应建构专业理论,弘扬专业价值;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坚持全方位育人;搞好实习基地与督导制度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专业教学结构,建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天津市R社区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深入分析,呈现了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存在的五类伦理困境,包括案主自决与家长主义的冲突、案主利益原则与传统文化观念的冲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选择性"所导致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面对不同对象的困境以及双重或多重关系导致的困境,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多元性、角色冲突、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专业教育存在不足以及专业化程度低是形成伦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良 《丹东师专学报》2010,(2):10-15,20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推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理论的实践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日益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实现与西方社会工作平等"对话"的基础。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中,文化适切性的哲学思考显得更为迫切。在本文中分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三个涵义,提出了"镜、根、源"的观点,也透视了文化适切性价值取向中的中西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和中国文化古今差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秦波  李学容 《职教论坛》2012,(20):83-85
高职院校跟风开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理念不明晰、定位不准确、课程不合理、理论不扎实、实践不专业等问题.提出了培养理念中国化、培养定位区域化、课程设计科学化、教材选用校本化、师资建设专业化、理论教学实务化、实训实习实用化、就业岗位差异化等人才培养的教育行动化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务社会工作正在世界上蓬勃发展。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利用体制内的现有架构,加以改造,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由此出发,本文在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河北省医务机构、医务服务中可行性基础f:,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发展成果,分析河北省医务社工人才需求结构,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以科学价值观为基础、以专业方法为手段开展的一系列助人服务,核心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基于社会工作,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对革新思政教育理念、重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遵循服务性、主体性和积极干预的基本原则,从借鉴理念、嵌入方法两个维度融入社会工作,力求以社会工作赋能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实现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基于此,阐述了基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优势,介绍了基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原则,提出基于社会工作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工作对象、价值取向、目标原则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可以协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彰显经验与优势,回应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新挑战,提升其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的前提下,探索推进社会工作的理念嵌入和方法嵌入,促进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滨州学院学报》2021,(5):92-96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建设发展的普遍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三社联动机制的发展成熟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提供了结构性空间。然而在复杂的街居权力网络中,社会工作悬置于基层社区治理网络不能有效建立自己的专业地位,未能实现"有效嵌入","嵌入而不能发展"。分析社会工作未能有效嵌入社区的深层原因,进而探讨重塑基层社区治理格局及社会工作有效嵌入社区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下,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从既有国情和社区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建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措施,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下,社区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观念、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应从既有国情和社区工作实践出发,通过建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岗位评聘制度、加大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力度、完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等措施,不断推进社区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进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是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援助的重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对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失业人员内容影响显著;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态度有显著性影响;社区资源、社工人员具有的专业素养、政府投入以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对社会工作人才为失业人员服务效果影响显著.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对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作用,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也愈加备受关注,社会服务水平的专业化与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除理论本土化外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高效培养具备专业理论同时拥有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并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教育模式是目前全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又以"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是较为新颖的一种,即高校与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共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是指进行以社会工作职业化为目标的资格教育,明确地把针对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注重实践、实训及实习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以实操为最终考核目标的专业,理论教授与理念的传导固然是整个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具体的服务项目中,并以有效的服务项目立项和执行为根本,考察社工与同工、志愿者等同为提供社会服务行业的区别,即职业化、理论化和专业化。然而中国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均是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作为主要培养手段,即使有个别高校开始关注社工专业的实操训练,但由于实操平台的欠缺、硬件设施的滞后、实训与课堂教学的课时冲突等等问题的存在,都提醒着要推动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工专业人才,以"实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新型教育模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健康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于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活动,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内外因素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心理健康的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具有预防、补救与发展的功能,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借鉴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展望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强调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运作上提倡国际化、协作化、本土化和人性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服务的实效性;策略方法更加系统化、整合化,更具创造性;从业者要求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G县农村孤儿服务项目为例,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时间交通的限制、稳定平台的缺乏等是制约农村社会工作志愿者项目介入效果的重要因素。指出目前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亟须政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完善农村社工人才开发与激励机制,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平台,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使社会工作者在农村场域也能运用专业方法为农村散居孤儿等弱势群体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