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梁宗岱主编的《大公报·文艺·诗特刊》(1935年11月-1937年7月)是1930年代平津文坛上一份重要的诗歌专刊。该刊有意提倡和试验“发见新音节和创造新格律”,反映了当时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1920年代的“新格律诗”不同,他们意在打破中国新诗惟“自由体”独尊的局面,通过发起对诗歌“格律”和“音乐性”问题的讨论和创作实践,重树一种汉语现代诗的写作策略,发现、认识并运用现代汉语自身特有的音乐性,以期形成一种兼顾现代汉语语言特征、旧诗传统、西方“纯诗”理想三者统一的“新诗”观念。  相似文献   

2.
音乐性在诗中占有重要位置,诗不应该排斥音乐性,这可以是诗的一条铁律,本文对音乐性在诗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某些新诗的非音乐性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诗音乐性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诗歌体理论笼而统之地讲诗歌的“抒情性”,“音乐性”和“意境”。这些体特点基本上是从中国古代诗歌和浪漫主义新诗中总结出来的。而运用不同创作方法创作的新诗和不同形式的新诗在抒情性和音乐性上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也不一定都有意境。偏执于一个方面容易导致理论的片面性。当今中国诗坛,学习借鉴现代派诗歌艺术手法的意象诗已经占据了主流地位,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纠正对诗歌体特点的片面性理解。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的自由灵魂和其诗论交织在一起,这使他的诗论在具有某种独特性的同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概括地说,他的诗论是“完美的形体”和“完美的精神”的结合,大体包括:对“自由”和“真诚”的强调;重视新诗的内在音乐性;增多新诗诗体等。  相似文献   

5.
新诗的处境由来尴尬 ,但与之对照的歌曲却如火如荼地传唱。“诗”与“歌”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诗中 ,诗就和歌一样 ,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诗与歌在“音乐性”这一点上是可以相通的。借歌以传播诗 ,可以说是新诗拥有读者群的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诗规范化的代表,徐志摩一直在自觉地追求新诗的音乐性,尤其是新诗中的声音同意象的音乐性结合,他的诗歌翻译和创作凭借节奏、韵律、等多种语言规律和语言技巧来实现这一点。本文主要探讨徐志摩如何在创作上把握诗歌声音、意象、意境这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并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进而从意象带动意境的这一角度,深入阐释其诗歌语言与音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百年新诗诗体建设成绩滞后.诗体危机是新诗自身的首要危机.音乐性薄弱是新诗诗体危机的主要环节,加强音乐性是新诗自强和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艾青早期诗歌追求散文化,反对音乐性;中后期诗歌出现格律化倾向.加强音乐性,适当规范自由诗,克服其自由化和散文化之弊,促进新诗诗体成熟,是诗坛泰斗提供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诗写作中,汉字之象形会意功能一直被不恰当地强调,以至忽略了它的另一个功能即其声文特点,铸成一百年来,大多数新诗的无音乐性和散文化。新诗之无音乐性与散文化的弱势,在眼下作者当中几无人有所知,有所感。然而,一旦以此规则测验新诗,则绝大多数新诗作都会被逐出诗门,因为它们不过是分行的、带有某种程度上的诗意的非诗作品。此一发现,并非自今日始,而是讨论和争吵了近一年的“公案”,只不过事情愈  相似文献   

9.
关于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探讨历来存在两方面的争议:一为学界部分研究者认为戴望舒创作后期对音乐性持反对态度;二为学界部分研究者用"内在韵律"的模糊字眼概括戴望舒诗的音乐性,但对这是一种"怎样的韵律"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将在具体分析以上争论的基础上,结合戴望舒诗作与诗论,探索其对新诗音乐性的真实态度及其具体实践,并呈现戴望舒对新诗"非格律韵律"美学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卞之琳是在格律新诗的创作和理论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的诗人。本文试图从卞之琳历年关于新诗格律的论述中总结出其新诗格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把它放在新诗格律理论探索的历史上给予评价。卞之琳的新诗格律理论既继承了闻一多、孙大雨新诗格律方案中以音尺(闻一多称“音尺”,卞之琳称“顿”,孙大雨称“音组”)为新诗节奏单元的核心意见,同时又扬弃了闻一多格律方案中的机械论因素和孙大雨的本质主义倾向,使这一方案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声韵和节奏的内在规律。卞之琳先生对新诗格律理论的突出贡献还在于区分了汉语诗歌的哼唱型节奏和说话型节奏,并首次阐明了这一区分的语言学依据。卞之琳认为,我国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是哼唱型的,新诗则主要是说话型的。这一看法实际上从理论上分别了新诗和古典诗歌两种不同的节奏模式,同时肯定了说话型节奏作为自由诗和格律新诗共同的音乐(节奏)性质,为形成统一的新诗音乐性理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采用白话,可自由抒写,也可按韵律创作,是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使新诗既秉承了古典诗歌含蓄蕴藉,注重意境神韵的特点,又具有外国现代诗歌自由奔放,强调主观性、非理性、音乐性以及立体感等多彩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2.
“三行诗”微写作立足于七年级新诗教学基础,意在填补八年级新诗教学的“断档”,开启九年级新诗教学的序幕,维持了新诗教学的连贯性。“三行诗”微写作以学生的自我表达需要带动阅读需要,传授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展现学生的才华,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使新诗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语文课程强调:阅读、小说、诗歌、喜剧是学生对文化和人文的精神追求,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但现实是新诗的音乐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诗歌音乐性即"韵律"与"意象"相融合。教师在教授新诗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不断体会新诗的音乐性,再辅一些教学基本方法,通过对新诗的意象解读和意境营造、深情朗读和反复吟读、图文辅助和配乐演唱、比较分析和激发审美,逐渐将新诗的音乐性呈现给学生,从而使现代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体会诗歌独特情感、养成艺术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4.
新诗的音乐性问题——从“新月”诗人到戴望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诗发展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音乐性问题的思考,始终未能系统地纳入诗歌文体建设的范畴。“新月”诗人的探索是多方面的,但最终也未能使之发展成为一个理论性的自足体系。戴望舒曾最为精神性地继承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音乐品性,但这一曾经丰饶的诗美沃土今天却似乎荒芜了。建立新诗完美的音乐品性还要经历更多艰难。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诗歌本体,对1949-1976年诗歌的形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主要考察诗歌的音乐性.通过整理分析新中国近三十年新诗格律的多种取向和特征,探求诗歌在格律与诗意的协调之中做出的努力,探索这一时期诗歌“文学性”的生成机制并估价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方象征主义文学追求暗示和隐喻的手法,追求“纯诗”理念,表现现代人的忧郁、痛苦和病态,为感觉而作,追求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中国新诗接受了外国影响,在借鉴吸收当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郑振铎是中国新诗的拓荒者之一,是“小诗”的助产士,对新诗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他的诗论丰富、深刻而富开创.是新诗史上重要的文论。他的诗歌创作即兴、即抒、即发,现实主义特征突出,且蕴音乐性,是其“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诗论的实践,是对文学革命和新文学的捍卫,是对民主、自由的执着追求,也是他一生浩然正气的人格写照。  相似文献   

18.
新诗重在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诗贵在精神,作为诗歌外在形式的韵律并非新诗的首义,新诗的音乐性不只停留在韵律这样的技术层面,而更重在情调这样的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19.
围绕新诗格律的问题,卞之琳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其重点是将“顿”视为诗律的核心。并从节奏角度划分诗歌的形式。卞之琳的诗歌理论显示了白话新诗在理论层面上对语言规律的探索和语言内在音乐性的寻求的成绩。但从诗歌效果史和诗歌写作实践上看,其理论又有着局限。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雅言”的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语言学范畴,对其作为一种古典诗学传统的阐述尚付阙如。事实上,“雅言”不仅指涉语言学意义上的发音纯正,还涵括内容雅正、文辞典雅等丰赡的诗学内涵,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古典诗学传统。然而,“雅言”传统在新诗中屡遭破坏,导致新诗因语言俗化和口语化趋向愈益严峻而陷入发展困境。21世纪以来的一批诗人和学者意识到“雅言”缺失的困境后重新发现了“雅言”传统,并倡导建构“新雅言”,从诗性、雅性、简约性、音乐性等方面重塑诗歌语言的独特汉语气质。这既是对古典诗传统中“雅言”传统的重启,亦是对“新雅言”进行建构的新尝试,已构成对新诗俗化倾向的一次纠偏,对当下及未来诗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