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巍 《宜宾学院学报》2008,8(1):114-116
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自Halliday和 Hasan提出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以来,不少学者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语篇的连贯必须依赖于人脑中已存在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即图式知识;从世界图式和语言图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图式知识对语篇连贯的影响;揭示了由于图式知识的差异,对于同一语篇不同的人可能获得的语篇连贯程度有所不同;最后提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尽量丰富自己的图式知识,发现中英文语言及其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图式理论对诗歌语篇的连贯进行分析。首先简介了图式理论及其对语篇连贯的观点,然后从情境知识图式、文化图式两方面对诗词语篇的连贯进行解读,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读者如何激活事件图式、场景图式和角色图式从而构建诗歌语篇连贯,接着研究了文化图式相同、相异及缺省三种情形下的诗词语篇。指出语篇连贯的基石是存在相关的图式,而读者能否构建连贯以及从何种角度构建连贯关键在于相关图式的激活。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需要依赖表层衔接的显性手段来构建。本文作者在对众多中英文语篇分析后发现,表层的衔接手段并非是语篇连贯构建的必要条件。语篇连贯的构建在很多情况下还依赖于人类的心智体验并受到深层的认知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作者将讨论认知语言学中的ICM,隐喻,转喻等认知模式是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的构建的。  相似文献   

4.
副语言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副语言在语篇中的衔接与连贯主要依赖语调、重音、停顿等音韵衔接手段及身势语来实现。副语言的语篇衔接与连贯手段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衔接与连贯理论作为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手段。此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语篇进行了实证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在听者大脑中构建丰富的听力图式,这样对提高学生听力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衔接与连贯理论作为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手段。此文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衔接与连贯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语篇进行了实证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和连贯理论,积累大量的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话语双方的共有知识,在听者大脑中构建丰富的听力图式,这样对提高学生听力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都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微观语篇连贯是通过主题句的扩展,运用一些诸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和一些诸如代词、副词、连接词等词汇衔接手段,使语篇形成有形的网络。而认知宏观的语篇连贯是当语篇接受者具备与语篇相关的认知世界,并能在处理语篇信息时成功地激活认知世界及其相关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以心理图式的形态构建展示出来。该图式具有连贯的结构、特征和意义,是大脑长期整理加工中存储的信息,用以解释人们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样具有连贯性的特征。人们对宏观的认知心理连贯具有认知的合理性、动态性及其对认知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通过语言图式的预测补充作用,语境图式的构建整合作用以及文化图式的推论沟通作用,把隐性衔接语篇这种看似毫无连贯的句子与大脑中的“图式”联系起来,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使读者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达到隐性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9.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要使语篇具备连贯性,就必须依赖一定的语义衔接手段。本文通过对汉英衔接手段相似点的比较,以期引导中国学生正确地利用母语知识,提高运用衔接手段的能力,增强作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意象图式与文化图式在语篇中的作用,揭示了语篇的认知研究不仅要依据基于一般性、普遍性身体经验的意象图式,还要参照基于社会性、文化性群体经验的文化图式。文化图式致使跨文化交际双方在构建互通的语篇宏观结构时,常常凸现意象图式中的不同方面,使跨文化交际双方构建出形似一致、貌似连贯而意不一致、不具认知连贯性的语篇。  相似文献   

11.
富饶 《文教资料》2009,(9):45-47
语义联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语篇中的连贯关系。它是使语篇连贯的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手段,能揭示话语字面上没有明确表明的内容,并且会对语篇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了语义联想对语篇连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图式理论及其可激活性、可省略性,共知性和可恢复性.并且探究了牛津高中英语第三模块第三单元Reading中各种衔接手段被使用时,对于语篇的连贯性起真正作用的图式和图式的相应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无论语篇用何种衔接手段,最终实现语篇连贯且被人理解的关键,在于图式,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经验或常识.  相似文献   

13.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中之重.许多语言学家从语篇衔接形式上探讨连贯,但是,具有衔接手段有时并不能保证语篇连贯.心智模型理论对建构语篇连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利红  刘竞进 《海外英语》2013,(23):143-144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取得语篇的连贯就会涉及一定的衔接方式和手段。这些手段的运用就是要达到语篇连贯的效果。连贯不是单维的,而是多层次的。该文以刘士聪英译的夏衍的散文《野草》为例,主要从语法层、语义层、文体层和篇章结构层来考察连贯在刘译的《野草》中的重构,并以此来说明衔接与连贯在散文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语篇的连贯是由衔接手段实现的,语篇的衔接手段主要有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而在汉语中,语篇的连贯主要是通过语义衔接来实现的。本文拟以对衔接和连贯的理解为基础,并通过英汉语翻译实例来分析英汉语中的语篇连贯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词汇衔接指语篇中出现的一部分词汇相互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词汇衔接不仅具有促使语篇连贯的作用,还可以对不同的文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也是实现主题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语篇连贯、文体效应和主题转换三方面探讨了词汇衔接在语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一、连接词语在语篇连贯中的…  相似文献   

18.
杨红 《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62-164
语篇连贯有显性及隐性之分。显性连贯主要是通过词汇和语法等手段在语篇的表层实现;而隐性连贯则主要借助语境等隐性手段通过读者心理上的推理在语篇深层次上得到实现。本文主要探讨了语篇隐性连贯在三大语境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衔接和连贯是构成语篇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手段。语篇的连贯通过不同的衔接手段得以实现。该文探讨这两种手段在《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的英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源语语篇与译语语篇的对比,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的传译规律。  相似文献   

20.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认知的概念,然后从认知角度简要分析了语篇的衔接与连贯:1.衔接手段与语篇连贯2.连接词语的认知分析3.语篇的认知分析。最后作者总结了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是语篇分析的关键,并就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提出了对听力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