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境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让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美妙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陶冶,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和无穷魅力。那么,学生要想真正地投入到音乐中去享受音乐,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所以,音乐课上的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把他们带进教学佳境之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美妙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陶冶,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美和无穷魅力。那么,学生要想真正地投入到音乐中去享受音乐,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所以,音乐课上的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把他们带进教学佳境之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恰当的课堂生活情境,往往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变课文的情境为现实学习需要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在具体情境中,触发他们的情感、理智感、美感等内在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认知、想象、思辨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具体、走向创造、走向深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地上。”《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的确,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去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拨动学生的“情”弦,使他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甚至是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通过适宜学习环境的创设,使教学展开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情感活动融于认知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情境思维,从而使他们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语文有效情境的创设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一、巧设情境   1.创设新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精心设计新异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8.
一、巧设情境 1.创设新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精心设计新异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下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营造氛围.  相似文献   

9.
王凤 《快乐阅读》2013,(12):92-92
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段。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恰当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古诗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古诗内容的解读来感悟诗人的情感,使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获得提升。而要使理解力、感悟力还不太高的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古诗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效且富有美感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对诗歌充满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领悟诗歌。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几种情境创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激发体验兴趣 1.播放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文字常常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感觉,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不可言传的细微之处,唤起学生的激情,使他们进入意境.音乐是最富有情感召唤力的,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宜的音乐,极力创设能唤起体验的情感氛围,从而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体验禀赋,营造回肠荡气的情感氛围,拨动他们情感体验的琴弦.在这样的音乐渲染下,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才能引领他们全身心地进入文本情境.  相似文献   

13.
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情感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达到获取知识。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乐意参与,使课堂产生个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主动积极地探索语文的奥秘。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救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课堂上他们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留连忘返的气氛,使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波澜而产生的如泣如诉的情感流动。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分析、概括,试着从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对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15.
情境是心理的源泉,情境蕴藏的大量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人的感官,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要,使人产生喜爱、愉悦等情感体验。青年学生对外界事物特别敏感,他们情感的情境性更为强烈,从情境中汲取的营养更多。情境中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着综合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情境力量可以使人获得动机目标与信念”。  相似文献   

16.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孩子们的欢欣、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促使他们进入教学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喜悦的积极情感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来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亲近文本,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要指导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要再现文章中的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情感体验与作者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产生陶冶。那么,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的做法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促使他们以强大的情感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使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呢?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20.
薛成玉 《成才之路》2012,(22):15-15
正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使情感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这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真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一、什么是教学情境什么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