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郭嵩焘认识到烟毒对近代中国人民和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禁绝鸦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制定详细禁烟章程、在学校严禁鸦片和官绅合作开展禁烟等主张。郭嵩焘还在家乡组织了禁烟公社和思贤讲社,召集族间子弟和有识之士参加,并积极讨论、宣传禁烟。郭嵩焘是封建官僚厉行禁烟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亡国灭种”成为鸦片语境的核心表述。此观念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鸦片语境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契合。而“亡国灭种”的想象一旦形成,禁烟运动便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诉求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特有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3.
在禁烟抗英斗争中和战后沉痛的反思总结中,魏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禁毒思想体系。他愤怒谴责英美鸦片贩子的罪行,深入总结清朝政府"内禁"不效和"外禁"失利的经验教训,强烈要求清政府从速从严禁绝鸦片,并为《南京条约》签订后的清政府如何有效禁烟提出了颇具近代战略意义的对策。魏源禁烟抗英思想中的法治意识、策略意识、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意识,是魏源思想的精华,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块瑰宝,值得好好珍惜。  相似文献   

4.
甲教学目的讲述虎门销烟,使学生知道中国的禁烟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乙教学要点一、英国向中国大量偷运鸦片二、禁烟运动1.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2.广大人民坚决支持禁烟。3.虎门销烟。丙历史背景十九世记初期,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清朝反动统治日益腐朽,军备废弛,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烈,农民起义连绵不断,清王朝危机四伏。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即将崩溃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1835~1839年,由于清廷内部对鸦片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广东禁烟的形势更加严峻。邓廷桢在主政广东后,迅速放弃错误的弛禁主张,采取了富有成效的禁烟举措,打击鸦片走私活动。林则徐赴粤主持禁烟后,他给予林则徐全力的支持与配合,从而推进了近代广东地区禁烟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鸦片烟毒泛滥成灾,因此,中国人民曾多次掀起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大规模的禁烟运动有三次,即林则徐禁烟运动、清末明初禁烟运动和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这些运动发生的国内处背景、禁烟措施、效果以及民众的表现,都有不同。虽然,这些运动终未能彻底解决烟毒问题,但经验教训却可供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7.
鸦片问题是近代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解决始终是中国近代政治与社会改革的重要目标。历届旧政府均曾作过禁烟的努力,但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一问题才得到基本彻底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建国初期禁烟毒运动及其成效的考察,揭示了其成功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代南洋华侨禁烟述评王金香,吴贵民在近代,鸦片危害中华民族之深重不可估量,不仅国内人民深陷于毒品泥潭不能自拔,而且海外华侨也受烟毒困扰难以摆脱。在国内鸦片泛滥的同时,南洋华侨也深受鸦片烟毒的祸害。为了与国内“二年禁毒、六年禁烟”相配合,3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禁烟,对外实行“命令在华鸦片走私贩缴烟具结,以达到杜塞鸦片来源”的方针,遭到抗拒。义律把此矛盾运作上升为中英政府间的外交纠纷。林则徐认为鸦片走私属于个人行为,“与其国主无干”,希望在照会英女王、明宣禁烟新例时,通过换位思考、充分说理,争取英女王对中国禁烟方针的理解与配合。为了知己知彼、写好《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林则徐选择了国际法中“国际贸易规则中的例禁与违禁”、“外国商人的法律地位”、“战争的发动及其决定权”三个主题,组织、主持摘译,以供参考。林则徐是近代中国依据国际法倡导国际配合禁毒的探路者。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前后耆英对禁烟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论断有失偏颇。鸦片战争前夕,耆英在盛京地区的禁烟行动积极,态度明确,效果显著;在战后有关鸦片问题的中英交涉中,能贯彻清政府的禁烟主旨,遏制了英方企求鸦片开禁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右江流域在近代历史上是云贵鸦片过境广西的主要通道之一,大量的鸦片和从事鸦片贩运所获取的暴利深刻影响右江流域内的人民,引起大量人们广泛参与吸食、贩运、种植鸦片。右江流域内经济的兴衰跟鸦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清末国内罂粟大量种植,鸦片烟毒泛滥成灾,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自1906年始,清政府改变以往驰禁政策,从禁种入手,很抓禁烟,制定了较为正确的禁种政策和措施,决心扫清烟毒,为民除害。各级官吏也大都于禁种一事认真执行,通过各方努力,禁种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清末鸦片税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方面服于英国的压力允许鸦片作为药材公开进口,另一方面弛国内罂粟之禁,对土产鸦片(土药)公开收税抽厘,此后雅片税厘逐渐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维护其腐朽统治方面起着饮鸩止渴的作用,探讨清末鸦片税收的有关问题,对于弄清这个时期鸦片泛滥的原因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日本建立伪蒙疆政权后,为了维持这一地区的殖民统治,鸦片收入成为支撑蒙疆政权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确保鸦片收入,担负起向当时其他日本占领区内提供鸦片的任务,日本在蒙疆地区推行鸦片专卖政策,按时间顺序分别为公司专卖制、组合转让制及政府收购制三个时期。笔者通过对各个时期鸦片政策的分析,介绍日本蒙疆鸦片政策的形成过程,揭露其维持殖民统治,“毒化”中国人民,削弱抗战力量的罪恶阴谋。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政治及军事上的原因,在国内民众的推动和国际形势的压迫下,国民政府于1927-1934年开展了禁烟运动.虽然进行得并不彻底,却为之后的六年禁政(1935-1940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鸦片祸川,继晚晴之后,民国四川鸦片泛滥达到了鼎盛时期。在防区制时代,各军阀纷纷混战,军费所需,鸦片烟税贡献最巨。在军阀和官吏的勒种下,川地“红花白花开满田”。高额赋税的缴纳和吸食鸦片,川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即使在蒋介石政权的禁烟政策下,罂粟种植、鸦片泛滥的状况甚至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和科学地认识和处理新世纪出现的宗教问题,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学界近十年来"宗教鸦片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在总结、归纳这一阶段"鸦片论"研究的特点、存在分歧的基础上,对其下一时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身为高级官员的阮元长期代表清政府在广东处理“夷务”,直接地接触了西方文化,再加上阮元务实的政治风格,求真的学习态度,使他曾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西学,从而对西方有了较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其中,包括对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宗教与政治关系、西方科技的发展水平、鸦片贸易的实质,以及中西文化、贸易的冲突会不会引发全面战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有正面分析。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和鸦片贸易,是近代中外冲突中的重要事件。鸦片战争起因于鸦片贸易,而战争的结果又促进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近代来华传教士把战争和贸易看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事件,对战争的辩护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贸易的谴责。这种矛盾的认识态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从雍正颁布第一条禁毒法令到道光时期《严禁鸦片烟章程》的出,有政府反毒禁立法日趋完善,虽然未能有地抵制鸦片输,但对当时的禁烟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其反毒品立法提供了经济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