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九寡"一词见于《文选.枚乘〈七发〉》,《汉语大词典》收有该条,所引书证即为《七发》之文,编者采用了《文选》张铣注,张铣释其词义为"九度寡也"。参之李善注,则解作"九子之寡母"。从句法及词法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词义训释以李注为是。但张铣注明了该词形始见于《七发》文中时所生成的典义,此为李注所未及,故应采入以使释义完备。由张铣对词义之误释可见对典故词的构词形式进行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任何语言的词汇和词义都是成系统的。在辞书当中,词汇及其意义经过一定程度的整理和归纳,更易于呈现其内在的系统性。借助“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的训释系联功能,对《说文》等四部古代辞书中的直训材料进行多层级系联,可以更为直观、全面地呈现上古汉语词汇的复杂网络关系。其中直接系联关系词数量较多、处于训释系联图焦点位置的词,叫训释系联焦点词。这些训释系联焦点词在各辞书中的具体分布和训释角色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词汇特征,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核心词语义特征,即易认知性、广义性和多义性,是上古汉语核心词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从释义片面、举例失当和文意训释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对“何其”一词解释的错误,阐述了现代辞书解释词义不能把词语的文意训释作为词语义项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论语正义》是清代新疏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刘宝楠凭借深厚的文字训诂学之修养 ,在“博采众长”、“考证名物”、“诠释词义”方面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全面论述该书所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在词义训释方面的突出贡献。刘氏在随文释义过程中 ,缜密分析并正确总结词义引伸的特征、类型 ,辨析同异 ,理清脉络 ,为词汇史尤其是上古汉语词汇发展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校1988届汉语史专业硕士、现任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华学诚所著学术论文集《潜斋语文丛稿》,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作者的导师、本校刘君惠教授为该书封面题字并作序,同时为该书作序的还有扬州教育学院教授赵航先生。 《潜斋语文丛稿》约23万字,收入十六篇文章,分为四个单元:(一)“反训”专题研究,共四篇,其中《反训研究三题》一文,反映了作者对“反训”问题的基本观点,已故郭在贻先生致意作者称:“大作明晰透辟,有摧陷廊清之功”,(二)《说文》专题研究,共两篇,分别探讨了“一曰”和“某与某同意”两个条例,材料翔实,观点独到。(三)上古语法和古籍校释,共两篇,分别论述了上古汉语里的句  相似文献   

6.
《毛诗诂训传》体例一致,自成体系。在训释词义、旬义时,它使用了多种训诂方式。象,以同义词做训释字,用定义的方式解释词义,通过描写来说明词义,分析词与词的关系来确定词义及对假借字的解释,等等,就它的训诂所涉及的内  相似文献   

7.
对《说文解字》中的直训释字跟踪查询,将其释字与被释字系联起来,可以串为甲→乙→丙→丁的形成或交叉组合的形式,看起来词义应该是一致的,而实际上直训系联起来的一组词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关系。直训系联起来,有明义与显示作用,了解古人用字情况,明确词义的类别归属,反映词义的文化内涵,揭示多义词的意义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表明递训字之间的意义关系和词义网络。从此可以悟出许慎对这些字之间复杂关系及其联系的理解。作为古代经学大师,他的训解方式和思路及其对词义之间关系的理解极有代表性。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对我们理解古书和古训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说文广义》是反映王船山语言文字思想的重要著作。文章从训诂实践中概括出了王氏词义训释的体例,对其中以形索义,据本义求引申义和关注社会用字等三个方面的训释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指出"形义统一"是其研究《说文》的指导思想,也是其词义训释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训诂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诂》中的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释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被训释词某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训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笔者不揣简陋,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一书有很多疑难词语,本文仅选取其中的四个,考释其词义源流、结构演变和词性变化,辨析其在词义训释和词语使用方面存在的失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补正他人训释和运用这些《庄子》词语之缺失。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训论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话》中的训释调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择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动1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波训释词某些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初1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阐述《春秋》经义的著作,《左传》中运用了大量的训诂术语,而且训诂内容涉及解释《春秋》经,评析《春秋》写作笔法,解说引文内容以及辨析同义词等诸多方面。书中训释词义的方法主要有同义相训、增字为训、设立义界以及巧设比方等形式。  相似文献   

13.
新编中型以上汉语字典辞书,在训释古代汉语字(词)义的时候,对词义的通假作专鼯考察是必要的。这既可以澄清、整理以往的混乱状况,也能使读者通过通假,明白某字(词)具有某个特定含义之由来。湖北、四川两省学者合编的《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丈典》)的成绩是多方面的,在对字(词)义通假的考察方面,更是超前的。但在查阅之际,也发现尚存有不少漏注之处,现胪列数例以明其欠缺。  相似文献   

14.
“同字为训”,前人主要从形式入手,解释为声调不同引起的词性、词义不同,即“如字”和“破读”,忽略了其词义方面。本文认为,《释名》的“同字为训”,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词义引申问题,即一个意义由另一个意义发展而来,“同字为训”蕴涵着词义引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汉代许慎《说解字》中出现的声训是汉语语源学,汉语词义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说解字》声训中被释词和训释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源和异源两种类型。异源关系主要有借音(17例)、异体(34例)、化义(44例)、疑误(58例)等几种形式。这几种情况都未能正确地利用声训探源,系源,是《说解字》声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论《释名》的“同字为训”-兼论词义引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字为训、,前人主要从形式入手,解释为声调不同引起的词性,词义不同,即“如字”和“破读”,忽图了其词义方面,本文认为,《释名》的“同字为训”,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词义引申问题,即一个意义由另一个意义发展而来,“同字为训”蕴函着词义引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方言和语言史研究关系密切,四川方言和汉语史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对四川方言作进一步的说明,另一方面是根据四川方言可以更好地研究汉语史。四川方言在词义上有不少独特之处,用方言考释的形式解释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使用的词语或者义项,可以把活的方言词语与古典文献用例两者结合,从而对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提供活的方言证据,使古今贯通。对四川方言“挨”、“漮”、“篾”、“舔”、“争”、“鲰”之义逐条训释,即是尝试。  相似文献   

18.
《毛传》训释主要受到言内、言外两个语境的影响。从两者的影响力度来看,影响更大的是言外语境。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两个语境发生冲突时,《毛传》往往会先迁就言外语境的影响作用。因为影响力度不一,所以《毛传》训释与两个语境的切合情况也有多种可能性。总体上说,《毛传》训释符合语言事实,是在词义训释的基础上阐释经义。两者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大为主,以小辅之——以经义为目标,以词义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属《尔雅》整理著作中较精善者,一直为世所推重。郝书的最大优点,一是以音声为本,二是注重目验。其疏误之处,王念孙在手批《尔雅义疏》写本(即节本)①勘误按语中,肖璋在《王石删订〈尔雅义疏〉声的谬误述补》②中,张永言在《论郝懿行的〈尔雅义流〉》③中,郭在贻在《谈郝懿行的〈尔雅义疏〉》④中,都曾予指出。概括起来,大致有对《尔雅》性质和宗旨的理解、声训、引文、校勘和袭用前人成果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专门谈谈《尔雅义疏》中增附式释义的疏误问题。中国古代辞书的增附式释义,是与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训释《祖堂集》中若干词语,这些词语均有补正《汉语大词典》、《辞源》、《中文大辞典》等大型语文辞书阙失——包括词语失收、词义缺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