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聚焦于社会事件中民粹主义在网络中的传播形态,即用民粹主义的话语来对抗和消解专业主义话语的权威。从本质上讲,民粹主义的话语是民众的政治实践,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对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15日,英国《太阳报》在头版以特大标题发表了《致女王陛下的公开信》,就该报违例之举表示道歉。英国报界人士对一向无法无天的《太阳报》竟然也会低头,感到不解。《太阳报》是英国黄色报纸的典型。像《太阳报》这样的大众报纸还有《每日镜报》、《每日快报》、《每日明星报》、《世界新闻报》等。它们基本是四开小报,报价较低,文章短小,标题和版式花哨醒目,图片格调低下。《太阳报》的前身是工党机关报《每日先驱报》,1964年改现名,1969年被澳洲报阀默多克买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19日,英国媒体大鳄快报集团下属的《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和《每日星报》(Daily Star)在头版位置向被其诽谤的英国凯特·麦卡恩夫妇道歉,并同意支付55万英镑(合110万美元)的赔偿金。该报下属另两家报纸《星期日快报》和《星期日星报》也在头版刊登类似道歉信。英国报纸在头版位置刊登道歉信自1980年以来从未发生过,而四家报纸同时在头版刊登道歉文章更是闻所未闻。这件事很快在英国甚至欧洲新闻界引起轩然大波。本文试从法律和新闻学角度,解释欧洲国家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菲南海冲突"为例,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在南海问题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如何的?这样的话语结构在国际媒体报道中的"二次传播"效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本文选取了2014年3月10日至5月20日的新华社和《中国日报》关于中菲冲突的英语报道,对其进行框架分析发现:中国在这次中菲冲突中的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主权:坚决捍卫;归责:谴责菲律宾;解决问题:不接受仲裁;对第三方的态度:反对美国介入;旁观者:不影响与中国关系。然后,本文又通过研究《菲律宾每日闻讯者报》和《纽约时报》在相同时间内对中菲冲突的报道发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的二次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有国家利益冲突、双方对于南海、中国的观念落差以及中国政府的声音很难影响国际媒体等。  相似文献   

5.
文革话语是考察当代中国文化经验的不可回避的资源.本文通过考察复旦大学文革期间小报<新复旦>和<复旦战报>发现,这两种小报的话语策略由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组成,其一为民粹主义小报话语,其二为主宾不对位、行为主体匿名化抽象化的特殊话语.两种殊分的话语体制的并置,体现了特殊年代低层次的粗口和超现实的理想情怀的难以置信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媒体帝国新闻集团,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小报。默多克能在诸多老牌大报中脱颖而出,其秘诀之一就是和政治权力合作。默多克进入英国时,就将《太阳报》收入旗下。《太阳报》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6,(24):61-64
网络民粹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媒介动员策略,需要从价值逻辑、话语模式、管治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媒介治理。同时,主流媒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报刊市场,一道难题摆在报人眼前:降格以求,办一份旨在赢利的庸俗小报?还是靠报纸的高品位和自身的特色赢得读者?在今年的奥运新闻大战中,临时组织起来的《奥运快报》编辑部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树立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7,(8):89-94
消费视域下,传统主旋律影视的主流化传播力和主流价值观影响力正逐渐式微,面临着制作模式化、传播碎片化、市场边缘化的危机,但这种危机的出现并未泯灭主旋律影视主流化传播的可能。2016-2017年,主旋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纪录片《长征》均在市场与口碑上取得良好成绩,印证了主旋律影视在大众消费文化盛行的今天仍具有主流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内容创作与有效传播。本文将从政治逻辑,艺术逻辑和市场逻辑三个基本维度出发,分析主旋律影视的政治意识话语表达、艺术思想价值塑造以及传播过程中对市场痒点、痛点与兴奋点的把握,力求全面分析在消费视域下主旋律影视的主流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国家领导人讲话是政治传播的重要方式与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运用叙事学相关原理分析国家领导人讲话可以观照政治传播的新动向。本文以习近平在新任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为例,将其置于叙事学视野中,从叙述视角、叙述聚焦、话语模式、演讲对象的设定四个方面进行叙事学分析,总结该讲话折射出的中国政治传播的新动向、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雁 《出版广角》2016,(1):51-53
官方话语作为政府通用或认定的正式语言,对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和沟通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国日报》为例,通过分析其翻译实例,构建官方话语中政治常用语的翻译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我国媒体传播过程中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11月1日开始,英国严肃大报的代表之一《泰晤士报》正式“瘦身”,以四开“小报”的形式出版。在英国,高级严肃报纸以小报样式出版早有先例。1992年《卫报》就已经把其第二板块以小报形式出版,吸引了不少分类广告。2003年9月30日,《独立报》在继续出版对开大报的同时,还出一份同样内容的小报版,两个版本在市场上同时销售,价格也一样,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大报或者小报。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彻底转型为小报。《泰晤士报》2003年11月26日推出小报式样的版本,“大小并行”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全面取消了大报版本。《泰晤士报》改版…  相似文献   

13.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1,(27):10-10
小报的破坏威力 几十年间,英国政治被三股势力左右:保守党、工党和默多克旗下的小报。《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一直向读者示意,没有比它们的头条新闻更值得关注的了。太多的权力和承诺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窃听丑闻。默多克关闭《世界新闻报》意在消除丑闻,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著作海外发行最高纪录,是中国治国理政思想开启全球传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突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探究其海外传播范式,对推广新时期中国特色政治话语,完善全球政治话语体系,为人类发展提供新模式借鉴和选择,谱写人类文明的新篇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01,(1)
2000年初刚过百年诞辰的英国《每日快报》,曾经是英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如今却要被出版《亚洲宝贝》和《顶尖女人》等软色情杂志的出版商理查德·戴斯蒙德收购。他将用1.25亿英镑(1.77亿美元)的  相似文献   

16.
《陕西档案》2012,(4):15-15
据德国媒体、英国《每日快报》日前报道,·希特勒曾计划夺尽欧洲文化珍宝。为此还专门创建了一个掠夺珍宝的特种部队——林茨特遣队。  相似文献   

17.
李捷 《当代传播》2021,(4):69-72,102
面对国内严重的经济社会不平等和中国的崛起,右翼民粹主义逐步成为美国转移国内矛盾、对华实施战略遏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身份政治的操弄下,右翼民粹主义不断强化仇华、反华、制华意识,加大对新疆问题的干涉力度成为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随着美国对华政治逐步走向极化,对新疆问题的认知及"以疆制华"策略的选择也日渐极端化.在此过程中,虚假人权叙事成为美国干涉新疆问题、"以疆制华"策略合理化的基础.这种叙事从"强迫劳动"到"种族灭绝"的升级,也成为美国对华政治极化的依据.凭借右翼极端分子的身份契合,郑国恩也成为美国涉疆虚假人权叙事的旗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3,(21):48-51
Web2.0交互平台的发展带来了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形态。微博时代话语呈现草根话语、民粹话语、知识话语和政治话语四大话语形态。本文主要立足于微博这一媒介平台的内容简短、原创性、交互性强、便捷性、群聚性、开放性等特征,对草根话语形态、民粹主义话语形态、知识话语形态以及政治话语形态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通过分析当前微博时代话语形态的变化现状以呈现当前中国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文 《传媒》2000,(9):8
在北京的报摊上买了一张4开小报《科技信息快报》(湖北省科技情报局主办),在第819期的《知识与生活专刊》中,一、四、五、八版上,都是军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民粹主义是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极具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民粹主义被解读为内核空洞的意识形态,话语层面具有缝合功能的政治逻辑,以及一种策略或者政治风格等三个理论视角.民粹主义从19到21世纪的跨民族的演进过程,在后真相时代呈现出左右翼极化、社交媒体失范等政治现象,为国际社会风险治理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立足于新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假设入手,将国家行为体与区域复合体作为分析工具,形成国家-民族类型进行供应侧改革、现代化转型国家经济与核心观念并行、区域复合体政策制衡三个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