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乒乓圈     
赛会纪念册 1961年,北京,第26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的春天 1995年,天津,第43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的复兴 2005年,上海,第48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的巅峰 第48届世乒赛,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 4月30日--5月6日,上海,中国的焦点 值得珍藏的观战指南, 《乒乓世界》精华版暨第48届世乒赛珍藏纪念册。 世乒赛期间爱不释手, 世乒赛之后开卷有益。 中英文双语对照,200克铜版纸四封,内文192页,80克铜版纸。 谁来阅读?所有参赛选手,教练,所有国际乒联官员,所有世乒赛采访记者,世乒赛现场观众,遍及全国的乒乓球人群。  相似文献   

2.
夏娃  陈洁 《乒乓世界》2000,(11):18-19
在小球时代的最后十年里.世界女子乒坛完全成了中国姑娘的天下,除了1991年第41届世乒赛的女子团体和1993年第42届世乒赛的女子单打被南北朝鲜联队和韩国选手玄静和摘走佳冠,其余所有的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三大赛的女子项目金牌都落到中国队手中。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5,(6):28-30
我们中国队又一次在世乒赛中包揽了单项比赛的五个冠军。当然,最令人欣慰的是,在巴黎世乒赛和雅典奥运会中两次丢掉的男单金牌又被我们夺了回来,我们兑现了赛前提出的“誓夺男单”的诺言。上海世乒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比赛,从赛事安排到运动员食宿。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方面都非常令人满意。万体馆主场的气氛很热烈、观众们了很热情,可以想像,政府为了这次世乒赛花了很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我们要对有关领导、现场观众、媒体记者和所有世乒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宋斐 《乒乓世界》2010,(8):44-48
“高开、高走”。几乎可以从股票词汇中借鉴到乒乓球处,来形容中国乒乓球女队在世乒赛历史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养狼”之说,最早见之于5月日本横滨的世乒赛后,当中国队第七次包揽一届世乒赛单项赛的五项冠军、第四次囊括所有项目的金银牌时,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便发出“养狼”的惊呼——乒乓球到了危急时刻。  相似文献   

6.
欢快的期待     
两年一度的世乒赛,俨然是所有中国球迷的节日。如果说4年前第43届世乒赛开幕前,人们心中还有过对中国队能不能打好翻身仗所抱的悬念,那么现在大家心中便早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就等着喜庆的锣鼓敲起,看好戏开场了。  相似文献   

7.
大维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8月2日至8日在荷兰南部城市艾恩德霍芬进行,中国队不仅完成了“誓夺4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的任务,还在本次世乒赛上再创纪录:一个协会的运动员包揽了一个项目(混合双打)的前8名,刘国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过所有项目冠军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新闻新老结合,WCG韩国军团确定可能这样的说法没有人有异议:世乒赛中国预选赛实际上就是提前进行的世乒赛。现在,我们把世乒赛换成WCG星际比赛,把中国换成韩国,我想这样的说法也不会有人反对。韩国星际就是这样强大的让你没脾气。WCG韩国预选赛耗时1个月左右,所有的韩国高手基本上  相似文献   

9.
就像电影节或者时装秀,世乒赛也有“红地毯”。世乒赛的“红地毯”是塑胶质地的,运动员也不走“猫步”,而是快速起动,并步、跳步、踮步、交叉步穿插运用,为进攻寻找最好的位置。邪种美,不是秀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终于来了.世乒赛团体赛一转眼也到了。从表面上看.张怡宁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波澜不惊的张怡宁,从容,自信——一种很独特的自信。不过,球迷们心里有点没底,因为一年多来,张怡宁的路确实走得有些坎坷。萨格勒布世乒赛单打半决赛,以0比4的尴尬比分完败于郭跃,这场比赛被本刊列为2007年的年度冷门:  相似文献   

11.
木丁 《新体育》2011,(5):62-63
自1995年天津世乒赛以来,中国男女乒乓球队在世锦赛单项赛事中仅丢掉过两个男单冠军(1997年瓦尔德内尔夺冠,2003年施拉格夺冠),将其余所有单项冠军全部收入囊中,这种垄断眭优势不可撼动,但每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都不敢大意,从队员选拔到对手研究精益求精。况且“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心态也给所有参赛队员和教练带来不小压力,谁也不希望金牌在自己手中溜走。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是备战北京奥运的关键之年,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乒羽中心的领导下,在全国同行和全队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男队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囊括了世乒赛、世界杯团体、单打的所有冠军,包揽了所有公开赛的锦标,为备战奥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05,(5):30-31
这次备战,我想,我们的主要目标都很明确,就是尽最大可能把世乒赛和奥运会上丢掉的男单金牌夺回来。队里也继1995年后,第一次在训练馆的墙壁上悬挂了“卧薪尝胆,从严从难,众志成城,战胜自我,誓夺男单!”的横幅,以此作为世乒赛备战的座佑铭来鼓励大家的斗志。这一方面表明了全队的决心和态度,男单冠军不仅是乒乓球队自己的事情,也是所有球迷交给我们的艰巨任务,更何况这次世乒赛是在家门口打。  相似文献   

14.
第四十四届世乒赛团体赛的战局并没按照瓦尔德内尔所设想的形势走——中国男女队以无可争议的胜利蝉联了团体冠军,这一结果多少让包括瓦尔德内尔在内的欧洲高手们感到失望。但是失望归失望,他们并未因此放弃  相似文献   

15.
萨格勒布世乒赛郭跃获两金一银2003年.不满16岁的郭跃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巴黎,她获得了一枚女双银牌,进入了女单8强。2005年,郭跃当时的主管教练韩华为她定下了上海世乒赛的指标:一二三。最后,郭跃获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如果说.巴黎世乒赛属于王楠,上海世乒赛成就了张怡宁,那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主角则是刚刚成年的郭跃。  相似文献   

16.
热点     
国际乒联集团、中国乒协和成都世乒赛组委会日前共同确认,2022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将于4月17日至26日在新建成的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举行。届时,40支男子和女子代表队将汇聚赛场,强强对话,每支代表队可派5名队员参赛。2022年团体世乒赛组委会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新冠疫情应对措施,以确保所有参赛者顺利抵达成都、安全参赛并返回。  相似文献   

17.
陈龙灿曾代表中国队获得过38、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39届世乒赛男双冠军、第七届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和24届奥运会男双冠军,在所有的荣誉中,陈龙灿看得最重、印象最深的是奥运会的冠军,当时陈龙灿23岁。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奥运大赛。从92年起。陈龙灿一直在日本参加俱乐部比赛,至今在甲级、  相似文献   

18.
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赛以中国队大获全胜而告收兵。当今乒乓球项目几乎所有重要的世界大赛的桂冠——世乒赛全部七座奖杯、奥运会全部四枚金牌、世界杯男单冠军,都集中在中国运动员手中,只有一个世界杯男团冠军由韩国队夺走。中国乒乓球又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难忘的一段回顾 从低谷重新走向辉煌,中国乒乓球队经历了六七年的奋斗,笔者脑海里清晰地记着这样一件事,那是1989年在多特蒙德世乒赛上,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2,(1):54-55
2011的得与失 在5月的鹿特丹世乒赛单项赛上,我们囊括了所有项目的金银牌,并在单双打比赛中保持外战一场不败的战绩,获得所有奖牌,并占据了前8名中的7个席位。这一成绩的获得是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0.
4月30日,女团决赛,中国队以3比1击败老对手中国香港队。小郭跃第二次登上世乒赛团体冠军领奖台——算上去年的混双她已经是第三次登上世乒赛冠军的领奖台了——但她的眼里噙满了自责、侮限的泪水。一个小时前,郭跃在第二盘比赛中1比3负于宿敌帖雅娜。她哭了,队友、教练劝也劝不住。"年轻没有失败",和6年前在吉隆坡45届世乒赛女团决赛负于中国台北队徐竞、进而失去了悉尼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张怡宁相比,郭跃这几年来走得已经很顺了。法兰克福飞回北京的班机上,郭跃拿掉了自己枕着的碎花蓝色卡通枕,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说:"这个枕头是我在网上买的,回北京以后,我要好好去购物,多买点东西,让自己心情好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