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通报》2010,26(1):F0002-F0002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肝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人工肝脏(简称人工肝)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是提高肝衰竭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发展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我国的人工肝研究从无到有,现已涵盖非生物人工肝、生物人工肝、混合人工肝等所有人工肝分类,以李氏人工肝为代表的中国人工肝研究从跟跑者逐渐变成并跑者。随着国内材料学、细胞学、工程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不断进展,必将开发出更加符合临床需要的人工肝脏,从而向国际人工肝研究的领跑者迈进。  相似文献   

3.
猪肝替人肝     
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01年底公布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1.2亿,有肝病患三千多万,每年被肝癌、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夺去近百万人的生命……,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的人工肝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美国在这一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还不到一年,半年多前,以段钟平为首的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治疗中心,成功挽救了一位急性肝衰竭患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有肝病患者3000多万,每年被肝癌、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夺去近百万人的生命……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的人工肝技术  相似文献   

5.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临床死亡率高,目前临床上治疗肝衰竭的主要手段为非生物型人工肝系统支持治疗。文章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综述了近年来,非生物型人工肝,主要以血浆灌流、血浆滤过透析、血液灌注在治疗肝衰竭的优势及其不足,回顾性分析人工肝治疗的效果及不足,以供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体最大器官之一,肝脏有着“人体化工厂”之称。医学科学发展到今天.人工肾、人工肺、人工心一一问世,却还没有产生能够完全代替肝脏功能的高科技产品。肝的功能毕竟太复杂了。当恶性肿瘤生长于肝脏中.其凶险程度可想而知。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人数超过25万。我国是肝癌高发区,每年有10万人死于此病。因而,肝癌在中国又被称作”癌中之王”。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专家,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在传染病诊治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为我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针对中药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死亡率高,治疗上仍然是世界性难题。人工肝支持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衰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利用生物、机械和化学反应设备,清除代谢物质和各类毒素,以达到部分替代或辅助肝衰竭的肝脏完成相关功能,帮助肝细胞再生恢复或者为等待肝移植手术赢得时间。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综合治疗模式,必将提高肝衰竭治疗水平,显著降低病死率,大大改善重型肝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十年来,SARS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等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接连出现,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病原由于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病原有可能作为生物武器,威胁我国生物安全。文章分析国内外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流行现状,阐述新发和烈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以及可能带来的生物恐怖威胁,探讨新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控研究的前沿技术,提出了我国新发和烈性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落成对新发和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和生物安全的防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我国畜禽传染病防制基础研究的现状,也展 望了世纪之交畜禽传染病防制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和重点。对畜禽主要且危害大 的传染病,提出应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角度,联合相关学科,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力争早日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和58.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应注意质量期间强化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作为人工智能的新兴延伸方向,将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智能家居领域、人机交互领域及医疗卫生等相关领域,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本文以国内高水平相关学术活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线索,详细概述了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研究从概念提出,到方兴未艾,再到蓬勃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阐述基于人工心理的情感建模研究进展、相关系列著作以及论文发表情况,客观地描述了我国近年来在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随着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国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研究将持续快速发展。未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必将形成原始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学研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疫苗是怎样产生的?江苏省江都市李文韬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54年1月,是一所以传染性疾病诊治为重点,集医疗、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昆明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昆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救治中心。医院担负着昆明地区传染病防治的临床诊疗、预防控制、应急救治、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任务,医疗服务辐射云南各地及周边地区。医院前身为"昆明市传染病医院",1986年经昆明市政府批准,在现址(吴井路)扩建综合科,更名为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与昆明结核病防治院(位于西郊长坡)合并重组,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两个院区共占地11hm2,开设床位775张,现有在职人员806名,其中,高级职称82名,中级职称214名。医院年门诊诊疗13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1.2万多人次,病床使用率达95%,常年保持高效运行。全院按业务性质划分为传染病区和综合病区。传染病区按归口管理的原则,分设3个肝病科、4个结核病科及艾滋病科、感染性疾病科;综合病区设有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ICU、外科、妇产科、关怀科、慢性阻塞性肺病科等,并承办了2个社区卫生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正式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之后,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建设的发展速度。就我国的人工造林更新工作而言,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由于相持阶段存在的不确定性、反复性,导致了人工造林更新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工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造林质量的有效提高。为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加以解决。首先对我国人工造林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人工造林更新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伤寒是指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皮内系统受累,远端回肠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持续高热、厌食、恶心、腹胀、腹泻、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小时,血、尿、便培养可伤寒杆菌生长,肥大效价均增高。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造价较省、运行成本低的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各国广泛运用,但冬季时低温时,人工湿地的处理效能急剧下降,甚至导致人工湿地不能正常运行,在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冬季运行已成为湿地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基于人工湿地净水原理和人工湿地处理流程,从多个方面探析人工湿地冬季运行的优化措施,为我国北方地区人工湿地的运行及发展提供一定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呼吸道传染病为国家重点控制和监测的传染病.根据我国麻疹监测方案及国家限期消除和控制麻疹传染病的要求,为降低麻疹的发病,亦将风疹和腮腺炎逐步列入计划免疫管理,以防止此类疾病的爆发和流行.为搞好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掌握我省当前麻疹、风疹及腮腺炎疾病流行的特点及型别的分布与传播,摸清麻、腮、风三种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的流行规律,我中心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设麻疹监测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出多发的趋势,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将会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机理的认识、科学高效的应对能力在不断提升。文章通过对发达国家和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的比较分析,明确我国在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预警预报机制、完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加快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建设的建议,为我国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