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柳青  朱海玲  赵晶晶 《传媒》2015,(17):18-20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众出版)是一家国有科技报刊出版企业,目前出版发行24本期刊和1份报纸.多年来,卓众出版审时度势,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借助刊群战略,卓众出版取得了快速发展,无论是期刊数量还是经济规模都走在科技期刊前列.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卓众出版积极进行经营转型和新媒体转型,不断丰富刊群战略的内涵,从期刊产品拓展到服务型产品、新媒体产品,逐步形成形态更为多样、内涵更为丰富的产品群战略,为新时期期刊出版企业集群化发展做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卓讯 《编辑学报》2007,19(5):398-398
第一家对行业类、科技类期刊进行改制的出版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于2007年9月27日下午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隆重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李东东和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为公司揭牌。  相似文献   

3.
转眼十年,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也已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和转型。而这一系列的变革,离不开与其一起思考、进步的数字出版技术服务商。各大期刊社与技术分服务商之间有着各自的合作、共赢与发展。文章主要对目前国内几大期刊出版平台技术商的技术、服务及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意在为期刊出版行业与服务商的彼此合作、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期刊界第一家整体转制的出版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众出版)于2008年9月27日召开揭牌1周年座谈会。会议认为,卓众出版整体转制以来,获得了10刊1报的主办权、出版权和经营权,确立了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了统一的品牌和投融资平台,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极大地从体制上解放了生产力,为公司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卓众出版作为新闻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承担着为科技期刊界探索改革经验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已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反观图书出版行业除个别出版社已开始考虑并逐步落实数字化建设外,大部分出版社依然在采用传统的出版方式出版图书,人力、物力资源消耗依然较大,生产效率较低。近年来,国防工业出版社一直在尝试降本增效的生产环节数字化转型,作者对其数字化转型做出了一些思考,总结了部分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前,集团化、数字化、资本化、国际化运营已经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新一轮出版传媒股热潮方兴未艾。毋庸置疑,上市是出版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上市对出版产业的文化责任、主业挺拔、多元发展、内部治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转型是出版企业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笔者在出版社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对数字出版的认知和思考,分析目前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出版面临的机遇、存在问题,提出数字出版创新的对策,为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董斌 《采.写.编》2023,(1):125-127
非遗与数字的结合由来已久,推动非遗数字化是我国非遗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的传统出版行业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复合出版成为我国政府在新时期振兴现代出版业的重点工程。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面临巨大的冲击,数字化时代给图书编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图书出版行业面临图书销量下降、受众流失等难点问题。面对困境,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如何创新改变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数字化时代图书编辑的转型之路需要从复合出版的出版形式、思维方式、盈利模式、发布渠道、出版业务流程等进行探讨,传统出版社要充分吸纳和利用互联网工具,寻找到新的服务方式和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出版业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转型升级成为新时代出版企业的必然选择.新时代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创新成了行业热议的话题.出版企业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变革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牢牢把握新时代出版行业面临的趋势和变化,在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机遇期的当下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海波 《出版参考》2023,(2):41-43+60
以《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要求作为切入点,以全面提升教育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紧扣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探索多元化形态产品,回应新时代市场需求。转变传统出版思路,制定科学的多元化数字化出版模式,提升内容质量,注重盈利及效益,完善数字化管理机制,强化数字化资源整合,这样才有利于加快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紧密融合发展,为教育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发展计划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传统出版行业,数字出版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观念上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认知习惯,因此,出版业应该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构建数字化出版的新业态,从理念、人才、技术、制度等多角度入手,推动出版行业的创新与转型。本文从移动互联网对数字出版新业态的构建出发,结合目前出版业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关的发展对策,进而体现移动互联网对数字出版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在本质上是客观世界的离散化、数字化解构与全息化重构,具体表现为行业间海量数据的跨界融合以及行业内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学术期刊大数据出版可以理解为符合大数据思维模式、理念和精神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行为和业态.本文分析了学术期刊自身与生存环境的离散化、数字化解构和全息化重构,探讨了学术期刊大数据出版的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晓婧  黄帆 《编辑学刊》2023,(3):116-120
作为博物馆行业与出版行业的业务交叉点和重要增长点,博物馆出版具有融合创新的基础条件、强烈需求和持续动力。博物馆出版的融合创新实践,主要表现在打通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壁垒,打通藏品、展览与出版的区隔,通过出版发行的数字化实践,发挥“出版+”的优势和潜力,并分别探索目标、主体、渠道和跨学科跨行业等方面的融合创新。展望未来,融合创新既是博物馆出版不得不面对的命题,也是其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机会窗口。  相似文献   

14.
学术出版究竟该不该数字化以及如何做好数字化背景下的学术出版发展,是国内学术出版行业最具争议的主题,但关于学术出版的数字化问题,目前仍处于探索中,尚未找到言之确凿且行之有效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尝试从学术出版的特征出发,分析学术出版数字化的必然性,并指出学术出版在数字化过程中面临的冲击传统学术出版、著作权保护冲突和学术平庸化等问题.同时,针对此类问题,本文给出相应对策,最后从大众化、自助出版和众筹出版等角度,提出数字化背景下,学术出版的个性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数字化新思维从世界范围的数字化出版进展来看,出版商对数字化的关注,已经不再是对接受还是惧怕的犹豫不决,而是如何切实扩大数字业务收入。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版国(从品种的角度),年出书20多万种。但根据2006  相似文献   

16.
张米 《采.写.编》2023,(3):151-153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全面普及,各类传统媒体抓住机遇,探索拓展融合发展之路。然而新形势下,数字出版编辑人才建设的相对滞后阻碍了地方出版产业数字化建设与融合发展的进程。本文从打通晋升途径、创新行业实践、完善考核机制、数字出版多元化、推动地方试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主张积极推进地方媒体数字出版编辑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不断渗透,数字出版产业面临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数字化出版浪潮的影响下,传统的出版业态、出版者角色、出版内容、出版技术、出版物营销方式和传播渠道以及产业资源、阅读市场、赢利模式等,也在不断适应着现实要求。我们已经看到,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已成为目前出版业的趋势和走向。大力发展新兴数字出版产业,带动传统出版产  相似文献   

18.
全希 《出版参考》2015,(6):22-24
我国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大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有关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问题,是传统出版行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中最关键的问题.笔者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浅谈常见的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行业已不可避免地不断向数字出版转型,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前景势不可挡.教辅图书作为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数字化交互技术融入传统教辅纸书的出版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入口设置、数字化资源和服务、数据分析等角度探究教辅图书数字化交互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郭敏 《出版经济》2005,(7):56-57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量化管理对象和管理行为,从而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称.目前数字化管理思想已在一些先进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初见端倪,ERP、CRM、SCM等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出版业中得到应用和发展.但目前出版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并存,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体系,因此,尽快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是出版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