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公众的信息交流载体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取代传统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客观而言,纸媒信息传播时效性较差,内容单一而且属于信息的单项传播,很难与受众形成即时互动,但是不可否认,纸媒也有其优势所在,如完备的人力资源队伍、深入的信息剖析报道以及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等。在新形势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只有两者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才能转变纸媒信息传播的被动方式,改变新媒体社会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实现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媒体为纸媒发展带来的挑战,纸媒采编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纸媒转型发展构建保障.本文在对新媒体环境下纸媒采编工作人员面临的挑战作出分析的基础上,从工作理念、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三个层面;对纸媒采编工作人员素质提升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纸媒采编工作者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无论是新闻生产还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编辑而言,面临着受众新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如何在编辑过程中满足这些新需求,是报纸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编辑面临的困境入手,就纸媒编辑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和新媒体的力量,促进纸媒传播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球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信息处理的需求有所提高。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来说,处于新时代媒体发展的条件下,需要进行转型,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进程。在全球化传媒产业时代下,如果纸质媒体一味的遵从传统的思想,将会被时代所抛弃。所以纸媒的发展需要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进而与读者互动性融合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概述新媒体的发展对纸媒的影响,分析探究了纸媒与读者联系的搭建关系,阐述了新媒体下促进纸媒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与方法,以期实现为纸媒的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效率高,严重影响了传统纸媒行业的发展,报刊新闻记者角色定位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为了应对新媒体时代趋势,新闻记者必须从传播理念、表达方式等角度进行重新定位,积极转变新闻报道方法和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工具,才能为纸媒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纸媒新闻发展现状,探索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和转变的具体途径,为纸媒行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涵 《新闻知识》2015,(4):69-70,63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交融生成了新型媒介形式和传播手段,给纸媒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新媒体的挤压下,纸媒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重视新媒体思维的应用,一方面,积极利用可供纸媒使用的新媒体内容与传播手段,另一方面,重点发展市场需求、纸媒所长、新媒体无法企及的方面,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符合媒介发展趋势的新型纸媒。  相似文献   

8.
当前,传统的纸媒受到挑战,本文针对新媒体下纸媒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新媒体趋势下纸媒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不只是信息具有更多的传播途径,而且信息也有更快的传播速度,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发生该情况,不只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也由于纸媒行业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纸媒一定会受新媒体的相应影响,纸媒融合新媒体将成为其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媒体融合背景,较深入地探讨了纸媒编辑的功能转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于提高纸媒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勤 《传媒》2015,(8):78-79
在媒介演化的过程中,媒介的价值体系和生态圈被重新构建,传统纸媒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纸媒要确立新媒介传播理念,树立全新的价值导向,改变落后的盈利模式,尽快实现与新媒体的对接.  相似文献   

11.
雷小毅 《今传媒》2016,(1):29-31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开展融媒研究对推动传统纸媒的可持续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传统纸媒的发展现状、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对新传媒环境下的传统纸媒发展路径展开探讨.提出,纸媒要实现跨越发展,融媒是关键,培养新时代的传媒人才是保障.传统纸媒应借力新媒体,从理念、内容、技术等层面,建立全媒体运营平台,开展跨界经营及合作共建,加大传播力度,推动纸媒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对新闻传媒领域的改革发展也比较重要,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对于纸媒新闻的编辑工作也要能够创新发展,只有在这一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保障纸媒新闻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良好的生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特征体现和新闻编辑职能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媒体时代下纸媒新闻编辑工作的问题和创新策略加以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纸媒新闻编辑工作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菲飞 《传媒》2023,(5):49-51
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离不开版面内容与编排的创新。文章通过分析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发现,对于纸媒而言,要积极转变编排理念,生产优质传播内容,充分发挥纸媒深度报道的优势,重视版面创新,加强版面设计,提升版面活力,同时还要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实现报网互动,不断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提升纸媒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王永 《今传媒》2020,(4):69-70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而新媒体的推广则对传统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威胁到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报纸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新媒体环境下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分析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传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报纸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纸媒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编辑形式、采集方式等发生了变化,纸媒记者在采编工作中面临着内容编辑方式、传播技术、新闻传播模式方面的挑战,很多记者在采编工作中积极调整工作思维,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但是采编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记者思想落后、新闻内容质量低、不注重融媒体建设等,这些都影响了纸媒发展。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纸媒记者应转变工作思维,做好角色的调整,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新闻时效、打造高质量新闻、提升新闻编辑水平等,为走好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之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媒体整合时代,纸媒遭遇生存困境。面对新形势,纸媒等传统媒体怎样才能屹立不倒?本文就媒体整合时代,纸媒的转型之路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方法:从纸媒的困境、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等方面入手,比较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结论:纸媒转型是大势所趋,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是可学可用的,纸媒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更加适应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思维和习惯,锁定读者,实现顺利转型。新闻界最近较热的话题就是媒体融合发展了。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县市报抢抓机遇纷纷建起了手机报、网站等新媒体,增强传播力,但各家都遇到一个头疼的现实:影响力不大,网民不太买账。细究县市报社办的新媒体,平台不足、队伍不强,更重要的是仍存在"我说你听"式的灌输传播。所幸不少县市报"设身处地"研究其中的缺陷,摸到了规律,正在发挥起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延伸纸媒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相似文献   

18.
如今媒体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以各种新兴通信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方兴未艾,对传统纸媒造成了冲击。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发现,作为纸媒的一块重要内容,财经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更吸引人和具有生命力,不仅需要从业者长期积累,也要做到新闻真实性、服务性、思辨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曹佳欣 《传媒》2018,(14):74-75
在新媒体时代,纸媒正面临着读者减少、广告下滑、发行量下降等危机,生存环境不断受到挑战.在纸媒转型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传播策略,真正"扭转颓势"是至关重要的.如今纸媒的转型升级步伐日益加快,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积攒了大量的网民,尤其是年轻受众群体.因此,纸媒通过与电商合作,在运营模式上更加积极、主动、灵活,融入新媒体环境,将发行量转为流量.笔者以阿里巴巴"媒体电商"为例,研究"纸媒+电商"模式如何通过跨界合作,让报纸成为连接商品的端口,引领全新报业产品形态,扩大受众群体,增强传播力.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传播与表达的优越性,让受众享受到了更为全面、直观、便捷的新闻服务,无论是在内容表达还是信息传播上,新媒体都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面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传媒纸媒在一片唱衰的情势中,正在努力寻求媒体转型的突破。作为主流纸媒党报,《人民日报》在当前的媒体转型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有利的信息资源和历史发展经验,结合当前媒介环境中的特点与需求,积极拥抱互联网,开拓新媒体传播渠道,形成全媒体发展布局,给当前的传统纸媒全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