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采访中对采访对象的提问是衡量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稿件质量的关键阶段。记者要在采访工作中不断积累提问技巧,提高采访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采访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点心得:准备充分,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恰当引导,提问紧扣采访主题;尊重采访对象,提问与倾听并重。  相似文献   

2.
采访工作是新闻传播领域中重要的环节,直接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整体质量。因此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采访水平,善于换位思考与受访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得较为完整的新闻采访结果。本文通过分析采访艺术在记者采访工作中的表现形式,对报社记者的采访艺术运用模式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完善记者自身的采访能力,来提高新闻稿件的整体质量,推动报社的新闻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离不开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标志。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记者有主题意识,将有助于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带着主题采访,也有利于记者对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立,有助于增强记者的采访主动权。记者心中有了一个主题,就会根据主题的要求取舍材料,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题材,使采访更加有的放失,更加易于深入发掘。主题的确立,有助于增强报道的深度。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4.
贺一红 《新闻窗》2012,(1):81-82
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一名记者应具备的基本功。高校大学生记者能否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挖掘和挑选鲜活而真实的新闻事实,是检验其新闻职业素养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学生记者在采访中要掌握主动权,除了选择合适的采访时机,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外。在采访过程中恰当运用多种采访技巧.寻找与被采访师生员工的共鸣点,就能了解所需要的新闻事实,采写出内涵丰富、内容厚实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5.
吴晓 《新闻世界》2013,(9):18-19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写作的前提。一篇好的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采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在采访中,记者只有掌握了好的采访技巧,才能在采访时得心应手,获取想要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本文主要分析新闻采访的特征,并据此对新闻采访的技巧做了探讨,以期对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对记者新闻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开展新闻采访工作。但目前一些记者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本文对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推动新媒体时代记者新闻采访工作创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采访五忌     
张华 《青年记者》2003,(2):38-38
一忌主题先行,只取所需。一般说来,新闻采访大致要有一个主导思想,每次采访要抓什么问题,重点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需要做一定的准备。但主导思想和主题先行不是一回事。主题先行是指在采访之前,记者脑子里已经有了某种固定的框框,甚至已经有了稿件的主题,采访只不过是带着这种主题去收集材料,寻找例证。按照主题先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深入采访是表现深刻主题的需要明确报道思想,表现深刻的主题,这是新闻写作的起码要求。只有通过深入的采访,掌握最具说服力的材料,才能写出有影响的新闻稿件。要做到采访的深入,必须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采访对象。采访对象选择恰当了,获取自己最需要的材料、要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就会容易得多,否则将会做许多无用功。因此要对入选的采访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9.
李楠 《记者摇篮》2005,(5):11-11
采访与写作是记者的两个基本功。西方的新闻传媒在挑选记者时,十分在意他的采访功底。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教育就不太重视采访的思维和技巧的培训。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采访给年轻记者所带来的困惑可能要比写作所带来的苦恼多。笔者在采访实践中懂得,采访要有“放”有“收”。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新闻传播业界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是长期脱离新闻一线采访实践的编辑在指导记者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稿件也大加斧砍,常常使原本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丧失价值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11.
记者作为新闻的“采撷者”,每天奔忙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和不同的采访对象接触,采集着不同的新闻.尽最大努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讯。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和受访者即被采访对象打交道,对记者来说,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好采访时的进度,以使自己的采访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它是一篇稿件是否出彩的关键。这里就对如何搞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莫智深 《视听》2016,(7):70-71
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每一篇新闻稿件的出炉,都离不开记者前期的深入采访。记者在采访一线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所使用的声音、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采访语言,采访语言可分为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在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采访人正确、恰当地运用好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作品的信息量和质量。文章试就电视新闻采访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写好新闻的基础,如何成功地采访到新闻对象,直接关系到新闻稿件的内容和质量。人际互动是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往、交流,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构成了一种角色互动,怎样通过良好的人际互动来完成采访活动?这成为记者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源头,任何一个优秀新闻稿件的产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之外,还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因此,如何巧妙地进行细致、深入的采访对于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隐性采访由于是在被  相似文献   

15.
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最佳手段是采访,而采访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随团采访是记者采访中经常遇到和运用的方式之一。本人当记者这十多年,也跟过一些团。既品尝过跟团采访的成功与欢乐,也体味过随团采访的失败和愁苦。现在细细揣摸起来,觉着有必要把随团采访的个中体会记下,也算是就随团采访这一采访方式的一点探讨。 一、采访前要摸清团队的活动主题和日程,尽且量拿出大致的报道方案来。不要去打无准备之仗。到了现场再临时抱佛脚,那就晚了。 一般情况下,记者所跟随的团队,都是以开展某项(或几项)重要工作为主题,(如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6.
煤矿新闻采访是指为了对煤矿新闻材料进行搜集、撰写煤矿新闻稿件进一步开展的调研活动,每一篇稿件都需要记者组织有关的采访活动。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在采访活动中用一定的技巧势在必行。主要分析了煤矿新闻采访的性质,煤矿新闻线索的来源,煤矿新闻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7.
张俊 《记者摇篮》2009,(2):27-27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千方百计接近采访对象,同时自己也扮演角色与采访对象交朋友,使采访显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记者在此氛围中如能提出一些常人未曾想到的问题,获得一些常人未曾获得的答案,这就是采访技巧。它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记者只有掌握了提问的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和广电自身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和新闻记者应该具有的专业技能,针对目前我国在新闻记者采访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提出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对策,以适应新媒体冲击下的新闻记者采访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让我国的媒体工作顺利进行,为民众报道出实时、有价值、有深度、能反映社会大众舆论的新闻,实现新闻记者采访工作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主题的提炼顺序有两种:一种主题在先,题材在后;一种是题材在先,主题在后,主题在先,题材在后,而后结合,这主不是主题先行,笔者认为,我们提倡记者要有主题先行意识,因为它有助于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一项讲究技术性、技巧性的工作,在新闻从业人员实施这一新闻要务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记者适当地运用情感因素,会让新闻更加生活化,有助于探寻新闻价值。情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关系连接的纽带,记者只有把采访中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新闻作品中,才能让作品更有生气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