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词,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其实,许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而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认为“山青水秀”是对的。  相似文献   

2.
读了李壮鹰同志所写的《关于“西行”中“山裁万仞葱”辨疑》一文,感到他读书仔细、认真,他深入钻研的精神很值得自己学习。但是,对于他把“裁”解为“削”,把“葱”解为“青葱之色”的结论,则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和壮鹰同志一起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3.
南漳西南,逶迤的高峰岭上,耸立着一座“山”。在当地人眼里,这座“山”是一名叫唐举金的汉子。他是南漳县肖堰镇高峰完小校长。  相似文献   

4.
在有些文章中常看到将字故意写错或人物将字读错的现象。例如:“他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小孩骄傲地说:‘开仙(山)工!’”(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由于是一个小孩,有些话说不清楚,故把“山”读成了“仙”。像上面引文把“山”读成了  相似文献   

5.
乡校有个“鸡毛信”山东梁月明“鸡毛信”几乎成了那个孩子的名字。我最早认识他的时候,同学们就喊他一鸡毛信”,那时我以为他姓“纪”。可在这个山窝窝里,却从没有听到过有姓“纪”的人家。那是在一次暑假前全县组织的升学考试时,我被安排到一处完小监考。考试中发现...  相似文献   

6.
張志公在《漫談語文教学》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話: 《醉翁亭記》开头第一句是:“环滁昔山也”。我叫一个学生解释这句話的意思,他說:“滁州周圍都是山,”我問他哪一个字的意思是“四周”,为什么“环滁”就是“滁州周圍”,他回答不出……这說明他对“环”字沒有理解好。这种情形对于过字关是不利的,应当改变。这段話,給了我很大的启示。过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断肠”一词,但原因却各不相同。彤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向子諲《阮郎归》)宋金议和后,抗金志士向子谨痛心疾首,“断肠”一词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相似文献   

8.
江奔 《现代家教》2003,(9):20-20
最近,得知儿子的诨名叫“铁嘴”。我问是咋回事?儿子低头不语。他小表妹说,他老爱在老师面前提问,有时问得老师也答不上来。老师烦他,叫他“多动脑筋少说话”。他说:“动脑筋就有疑问嘛,不懂能不问么?”老师说:“你就是一张铁嘴!”这样,儿子的诨名就被同学们喊开了。儿子确实难缠,假日带他爬山吧,他问“这里咋会有一座山?山上  相似文献   

9.
“马一角”本名马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马远作画有一特点:画山,只画山的“一角”;画水,仅画水的“一角”。可是他作的画,总是意境深远、内涵丰富,让观众能联想到许许多多的东西。“马一角”的雅号也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风雪夜归人”一句。句中“夜归人”之“人“参考书中解释有二:其一指“借宿的人”(作者),其三指“主人自己”,并说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说得通。但我认为诗中“夜归人”之“人”指的是“主人自己”,不能指“借宿的人”。其理由是: 一、从诗题可知“借宿人”作者,已经宿在主人家里,他是“客人”,所以此诗命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因此,“夜归人”中“人”不是“借宿的人”,而是“主人”或“主人家中的人”。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上,我正在板书“山清水秀”,一位学生指出我把“清”写错了,他认为应是“山青水秀”。不单是这位学生,许多学生甚至有些教师都觉得“青”是一种颜色,常用来表现山的草木繁茂,郁郁葱葱,如“青山绿水”,而“清”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所以常常把“山清水秀”写成“山青水秀”。这些教师学生的想法似乎有些道理,但“山清水秀”的“清”我并没有写错,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要从古人造词说起:古人常把两个双音节的词拆开来,重新穿插组合成一个成语。比如“山水穷尽”指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  相似文献   

12.
马永顺是哈尔滨郊区的一位普通的伐木工人。因为朱镕基总理的接见,现在又成了新闻人物。他很早就开始向被他砍过树的山“还债”,四年前他植树的数字就超过了他砍树的数字。但是他没有离开大山,他还在继续植树。他认为,一代人欠下的“子孙债”,需要大家去努力偿还。他的话,很朴实,却很有哲理。“子孙债”的滋味,我们现在是亲身品尝过了。这一回的长江大洪水,是大自然对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  相似文献   

13.
“见异思迁”是什么意思呢?据老师解释:所谓“见异思迁”,就是说,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心。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做事三心二意,胡思乱想,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永恒的毅力,往往是“东山望见西山高,这山看见那山好。”也许有人会说——真是大惊小怪!“见异思迁”有什么不好? 没有什么不好?也罢,那就请听我给你说这样一个故事——张宝贝学艺。这个故事说的是明朝时候的事儿。曾有个叫张宝贝的人,人们管他叫“不成事”。他这个人一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靠父母留下的家产过日子。一天他来到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东瞻瞻,西望望,真是目不暇接。他来到一个卖画的面前,见那个人,  相似文献   

14.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了,这是我们班开学后的第一节课。45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讲台,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门“吱扭”一声开了,走进来一位高大魁梧的人,高高的鼻梁下,一张笑口常开的嘴,一看就是一个幽默的人。名字的“撒谎”他笑着说道:“同学们,这是我们开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下面我就来自我介绍一下吧!”说罢,他在黑板上写了四个大字“弓、长、丘、山。”突然,他说:“咦,我怎么把自己的名  相似文献   

15.
一位普通校长的“口头禅”○方心田南丰县东坪中学,坐落在距县城20多公里的山沟里。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学校,学校里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当家人,他便是校长彭明光。现在我要介绍的就是他的几句“口头禅”。“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当校长之前,彭明光任教的初三化学连续...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言,标点不可小瞧。句中标点的有无,常常导致句子意思的不同。我国民间关于标点符号的趣事就很多。例如,明朝年间,江南才子祝枝山就曾巧玩标点符号奚落一财主。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除夕,一位财主请他题写对联。祝枝山写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了大恼,原来他是这样断句的:“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他怒责祝枝山。祝枝山却笑着说:“怎么不吉利呢?那是你读得不对。”于是他读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言,标点不可小瞧。句中标点的有无,常常导致句子意义的不同。我国民间关于标点符号的趣事就很多。例如明朝年间,江南才子祝枝山就曾巧玩标点符号奚落一财主。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除夕,一位财主请他题写对联。祝枝山写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看了大恼,原来他是这样断句的:“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他怒责祝枝山。祝枝山却笑着说:“怎么不吉利呢?那是你读得不对。”于是他读道:“明年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财主被捉弄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得连声说写得好。汉语如此,英语…  相似文献   

18.
“乡村一天不通公路,我一天也不会放弃走路!” 2011年岁末的一天,记者在6年后重返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回访邮递员王顺友。时光眨眼而过,这位全国劳模当年对记者表示希望“乡乡通公路、自己不再牵马走路”的心愿,因“山太高、路太险’下面至今都未实现,他依然行走在“马班邮路”上。见到记者,他再次激动地唱起自编的“人民需要我,走啊!走!”的山歌……  相似文献   

19.
1.表示比喻。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像”在其中充当比喻词的角色,如“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在这句话中,作者把桂林的山比喻成“老人”“巨象”“骆驼”,表现了山的形态的多样性。2.表示类比。这类句  相似文献   

2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风雪夜归人”一句。贵刊1995年第8期《“夜归人”究竟是谁》中,作者认为“夜归人”就是“借宿之人”即诗人。笔者认为“夜归人”指的是“主人自己”或主人家中之人,并非指诗人。其理由有三:一、从诗题可知“借宿人”作者,已经宿在主人家中,他是“客人”。所以此诗才命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因此,可推断“夜归人”中的“人”并非“借宿的人”,而是“主人”或“主人家中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