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来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王励勤,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已经"一览众山小"的他,还有下一座珠峰可供"会当凌绝顶"吗?其实,在备战德国世乒赛的封闭训练期间,王励勤的主管教练李晓东就写下了《王励勤的明天》一文,以借此厘清王励勤未来的发展道路。与本刊去年刊发的《金牌技术之王励勤(五)一"万人敌"之未来篇》就王励勤论王励勤不同,本文更多地是借王励勤来阐述对乒乓球技术宏观趋势的思考。我们现删节了其中王励勤个性化的部分,节选了共性之处并易名刊登,希望能为有志登攀乒乓球技术高峰的人提供一条完整的参考路径,也期待读者今后共同验证。  相似文献   

2.
这次在世界杯赛,我做了三场场外指导:马林对小山雨果和金择洙,王励勤对波尔。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上指导队员比赛,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当教练时间太短,缺乏执教经验。但通过指导这样的世界大赛,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对困难准备不足 指导马林比指导王励勤相对容易一些。一是因为我和马林曾在一个俱乐部打球,对他的打法和风格比较了解,二是我们都是直板打法,比较接近,他  相似文献   

3.
王励勤,大器雅典成 无论如何,王励勤都是中国乒乓球界的一个异数。身高臂长,打法凶猛,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比许多欧洲选手都更为“欧洲”。因此,诸如塞弗之类的欧洲人对他并不是特别畏惧。即便是输了,和他也总有得打,不至于像碰上刘国梁、马林之类的“游击队”,败下阵来都没搞清楚是怎么输的。 然而,王励勤的可怕之处也正在于此。他所有的招术你全都清楚,可就是赢不了他,这无疑是建立在王励勤强大的实力基础上。几年来,具有超常实力的王励勤走过的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人们屡屡指责他在大赛中脆弱的心理。因此,蔡振华在悉尼奥运会上也仅仅派他参加了双打比赛。不过,自从夺得了悉尼奥运会的双打金牌之后,王励勤却开始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是一门艺术,作为难度系数最高的球类运动,乒乓球的每一个"招式"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从早期的瓦尔德内尔到如今的王励勤、马琳,都是大家公认的乒乓球艺术家。乒乓球的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动作上,选手在比赛中思维方式、战术组合的运用都值得欣赏。上世纪直板正胶打法的诸多风格如今被沿用到弧圈球的技术中,比如现在弧圈球技术中的"撇",正是参照了直板正  相似文献   

5.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片:萨格勒布男单决赛后,王励勤高高跳起。王励勤背对着我,但我肯定他的表情是兴奋、激动。不过我认为这张图片是经典的原因,不是王励勤那一跳,而是那位坐在摄像机旁高举拳头叫好的老人。他不是中国人,但在体育面前,人无国界,这位老人也不仅仅是为王励勤叫好,他是在为乒乓球喝彩。乒乓球是体育运动,体育无国界,那么乒乓球又怎么会有国界?有国界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6,(12):I0022-I0023
在10月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马林艰难战胜四川队队员王建军。尽管他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男单、男双、混双三项冠军,但一位乒乓专业人士指出:“当时王建军完全掌握了马林的节奏和打法。应该说马林如果在国内都没有技术优势的话,到国际赛场就更难吃得开了。”之后,马林在巴黎连胜王励勤、王皓第四次登顶世界杯,其中在男单决赛中也是0比2落后的情况下翻盘。  相似文献   

7.
横板快攻打法是我国乒坛百花园中的一朵新花。尤其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和第八届乒乓球世界杯比赛中以滕毅为代表的横板快攻打法,第一次世界大赛中显露锋芒,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奖台,使中国的横板近台快攻打法在国际乒坛站住了脚。作为滕毅的启蒙教练,认真总结他三年走过的路并对照世界乒乓球运动正向快速凶猛发展的方向,使我感到只有抓住主要环节重点突破,才能训练出优秀的少儿横板快攻运动员。横板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完全是沿着我国快、准、狠、变、转的方向发展的,其快必须以正手攻球为核心。因此,少儿横板快攻打法训练的重点应在正  相似文献   

8.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8):100-101
王励勤是中国横板进攻型打法的典型代表,他正手弧圈球的杀伤力堪称世界第一。王励勤的前三板技术越来越细腻,虽然他身材高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体的速度,但他可以巧妙地通过步法的调节,发挥出进攻的最大威胁。组图 A 中,王励勤发下旋短球(图6,通过发球的第一落点,可以判断发球的长短)。发球时,王励勤用肩部遮挡(图2-3),这样既不  相似文献   

9.
周到  赵晖 《乒乓世界》2006,(5):30-30
4月初.厦门体育中心的乒乓球馆,国家乒乓球男队在这里的封闭集训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前段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加上厦门闷热潮湿的天气让队员们都显得有些疲劳。虽然如此.五名参加不来梅团体赛的主力队员训练得仍然一丝不苟.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陈王己正在和王励勤练单打.两个人打的是一局的比赛.主教练刘国梁一会儿全让王励勤发球.一会儿全让陈王己发球,谁输了谁都不高兴.对每一个球都斤斤计较得不行。刘国梁、李晓东、肖战.三个教练都围着这一张球台。这两个人可是比大熊猫还珍贵的宝贝!  相似文献   

10.
乔晓卫  王斌 《乒乓世界》2006,(10):86-87
曹臻进入一队以来,我一直是她的主管教练,训练曹臻的过程并不顺利,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曹臻的打法是比较特殊的,目前女队大多数队员都是两面弧圈球打法,而她是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打法。我们国家可以说对颗粒胶皮的打法颇有研究,从前有许多世界冠军都是正胶打法的运动员,但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弧圈球的盛行,比赛规则的改变,颗粒胶皮打法的运动员在技术创新上面临很多困难。接手曹臻后,我对她的技术风格和技术特点做了仔细的分析,如何才能让曹臻更快地进步,这对我们两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我的运动生涯中,有三个人对我影响最大,一个是蔡振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塑造了我。还有一个人是我的主管教练尹霄,他从1988年进青年队一直到1999年,他对我和刘国梁就像父亲一样。再一个就是我的父亲孔祥智,他和母亲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的父亲是乒乓球教练,他打球时进过省队,但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不得不停止了运动生涯。我小时候看他陪队员打球,推挡还行,正手差一点儿。很多运动员的父亲都打过球.像邓亚萍、刘国梁,或者像王楠的爸爸那样特别喜欢乒乓球。我想,父辈们在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赛事中“最值钱”的一场比赛一爱立信中国乒乓球擂台赛总决赛4月10日下午在北京海淀体育馆进行,获胜者和上个赛季的总冠军一样获得奖金15万人民币。’97-’98年度擂台赛的男女总冠军孔令辉李菊这次又双双闯进’98-’99年度的决赛,但两位擂主“命运”不同:李菊2比0击败孙晋,守住了擂台;孔令辉则以1比3负于王励勤,让出了擂主之位。王励勤和孔令辉是在半决赛中分别击败同森和刘国梁之后,进人总决赛的。右手横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王励勤,两年来经过一系列国际大赛的磨练,在技战术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成熟有目共睹,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东很实在。去采访他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是别写我了,我现在要少说话.多看、多想、多干。”其实,大家对李晓东并不陌生,在目前这个教练班子里,他算得上是一名资深教练了。从1976年起;24岁的他就开始担任北京队教练,带过滕义、杨玉华、王燕生等名将。1988年,他任国家青年队主教练,一年后,担任国家队教练。十几年来,带出了王涛、陈志斌、谢超杰、王永刚、闫森、王励勤等众多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打了将近20年的球,当了24年的教练,李晓东全都是和男队员打交道,这次到了女队,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陈玘 《乒乓世界》2014,(4):102-102
发球是乒乓球运动中唯一一项不受限制的技术,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可以决定一名运动员的打法风格和整体技术走向。 发球可以增加胜算 如果一名运动员有一套甚至多套精湛的发球战术,那他在比赛中的进攻比率会远远大于发球较为普通的运动员。众所周知,如今乒乓球的打法趋划顷向于以反手台内进攻为主的接发球体系,  相似文献   

15.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16.
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励勤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其技战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乒坛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发球、接发球以及发球后的抢攻(或抢拉、抢冲)统称为“前三板”,发球抢攻更称为比赛“第一战术”,它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一件看家宝。文章通过三段指标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王励勤前三板技术应用做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为从事乒乓球运动工作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励勤的技术风格应该是凶狠,快速加实力——能上手的上手,防御中能转攻,相持中我先发力,千方百计地利用自身的凶,快去杀伤对方,在相持中掌握主动权,对任何打法都不落下风,应该说,在同类打法中,他速度的比重要高于弧圈,即使到不了盖亨那么快也得跟他差不多。  相似文献   

18.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0):86-87
乒乓球是一门艺术,作为难度系数最高的球类运动,乒乓球的每一个“招式“都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从早期的瓦尔德内尔到如今的王励勤、马琳,都是大家公认的乒乓球艺术家。乒乓球的技巧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动作上,选手在比赛中思维方式、战术组合的运用都值得欣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教练尹霄又高又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像一位教书的先生,可在队里他却以严厉著称。但跟他接触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完全不同的另一面。从1988年我进入青年队起,尹指导就是我的主管教练。记得在1989年时,我的成绩在队里排在前几名,所以有一些骄傲自满。有一次在大家练滑步时,看我跑得特别慢,尹指导就要求我重跑。我很不服气,顶了他一句粗话,被他停了我的训练课,罚我站了三天,我也跟他堵气一直没有向他承认错误。1991年我进人国家队,尹指导依然是我的主管教练。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起点,主教练蔡指导和尹指导针对我的打法特点和自…  相似文献   

20.
王励勤的战术发挥主要是在相持阶段中,依靠强大的击球质量取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需要他在运用战术时更加灵活巧妙。在本组图中,王励勤处理球时经过精心策划,击球没有过多发力,而是通过连续的落点变化击垮对手,可见他对乒乓球的理解还在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