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林 《语文知识》2012,(3):22-23
《甄嬛传》以其跌宕起伏的叙事技巧、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哀婉低回的情感基调,演绎了深宫之中群居女性的多维情感空间,真实而细腻、清醒而冷静地表现女性对情爱的自省、自知,真实再现了女性对灵与肉、爱与被爱的內在诉求和饱满丰富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针对"甄嬛体"是否"红楼体"的争论,自《甄嬛传》入手,从词汇表现因素的角度分析《红楼梦》言语风格对《甄嬛传》的影响,探讨网络文学在靠近和传承古典文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甄嬛传》的原著作者流潋紫对古诗词颇有研究,她在小说和电视剧中都大量使用了经典诗句,让观众叹为观止。《甄嬛传》经常出现经典诗句正在热播的《甄嬛传》中,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宋朝张玉娘的《兰雪集》、李商隐的《菊》等都有出现,  相似文献   

4.
袁悦 《文教资料》2013,(13):55-57
近年来,历史古装题材电视剧层出不穷,出现了《宫.锁心玉》《美人心计》《倾世皇妃》等一系列热播古装剧。不可否认,这些古装电视剧给受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但是,这些古装剧真的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提高了受众的审美趣味吗?不尽然。正当我们为此担忧的时候,2012年,郑晓龙导演的作品《后宫甄嬛传》横空出世,成为古装剧视界的后起之秀。《后宫甄嬛传》不同于目前泛滥的宫斗剧,是一部具有批判意识的古装剧,实现了故事性、观赏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影视语言为"视听语言",影视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为运动的视觉造型和流动的听觉造型。文章从影视的造型艺术角度对《甄嬛传》中独特而又精致的造型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池莉小说《所以》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意识是池莉小说的内质,在《所以》中,她继续关注着女性命运和两性关系。在这部小说中,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中国当代女性的成熟过程,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世界。文章试图分析池莉小说《所以》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热点BBS     
最教学2012年电视剧《甄嬛传》热播,随之"甄嬛体"热传。在种种"甄嬛"的影响下,重庆高二女生王秋乂竟在历史课上用《甄嬛传》串讲儒家思想。王秋乂的观点是《甄嬛传》里也有对儒家思想的讨论。并举出《甄嬛传》中端妃口中对《大学》《中庸》《论语》的看法。王秋乂同学在讲解的时候不但用视频辅助,还让同学们亲自模仿剧中的情节进行表演,不  相似文献   

7.
《二月》是在中西文化碰撞背景下对城乡文明冲突的体现和观照,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与家园意识。《为奴隶的母亲》表现了作者对宗法制度下女性恶劣处境的关注,体现了相当深刻而复杂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宫廷剧在迎来一个高潮的同时,也陷入一场是非争议。随着宫廷剧《甄嬛传》的热播,《甄嬛传》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历史性问题、宫廷剧价值等方面的讨论,观众在热议时应该从思想、文化和审美多个角度探讨宫廷剧《甄嬛传》所包含的价值,对宫廷剧的发展走向理性地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系列论文分析了热播剧《甄嬛传》中的主要人物皇后宜修的几大失误,从而揭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在政治斗争中付出的代价以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本文重点探讨两部作品女性意识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异同。曹雪芹、李汝珍都选择了远离夫权的少女群像作为传达其女性意识的主体形象,分别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逃离父权的生存空间,让作品中的少女们得以远离男性,逃离夫权、父权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和自己女性观的传达,完成对父权的控诉。不过,从总体上看,《镜花缘》的少女崇拜只是对《红楼梦》的借鉴,它最终没有超越《红楼梦》;而《镜花缘》采用的将父亲排除在叙事外的逃离父权的方法只是貌似《红楼梦》,没有得其精髓,缺少《红楼梦》深厚的内容和悲剧底蕴。  相似文献   

11.
本系列论文分析了热播剧《甄嬛传》中的主要人物皇后宜修的几大失误,从而揭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女性在政治斗争中付出的代价以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2.
朱美华 《文教资料》2007,(14):95-97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致橡树》是一篇爱情宣言,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这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郭宝昌的《大宅门》,以其塑造的卓而不群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世界的独特魅力,表现了郭宝昌特有的女性崇拜意识、平等兼爱意识。  相似文献   

15.
《甄嬛传》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宫斗"戏,它受到了当代女性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实质上是一部生活在现代"丛林"社会的女性的奋斗史。它反映了现代女性的欲望、困惑和焦虑,它用一群穿着古装的女性,描绘了现代女性挣扎在肉体与心灵、道德和权力之间的困境,并为现代女性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再生缘》是清代女作家陈端生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弹词作品,作品中塑造了孟丽君等多位女性形象,在她们的身上体现出了很多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女性意识。为反抗压迫而易装的孟丽君、卫永蛾,表现出渴望与男性一样平等的女性意识。闺阁侍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婚姻,做了一系列的抗争,表现了闺阁侍女追求自身自由的价值。《再生缘》中女性意识就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突破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探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后的重新审视以及相应带来的种种困惑。从而管中窥豹的了解中国女性意识的发端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是通过人物关系揭示出来的。从她与达西和韦翰等男性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他者到认知自我的过程;从她与几位女性人物的关系分析,表现了这种女性主体意识从认知自我到批判社会的过程。这样的女性主体意识不仅有文学意义还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从《甄嬛传》在国内热播以来,英文版《甄嬛传》也在美国强势播出,"甄嬛体"的各种逗趣英译也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广泛讨论。本篇论文就这一文化现象,结合刘宓庆先生的文化翻译理论,就英文版《甄嬛传》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此剧中的文化特征词的英文解读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国内出口更多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并且配备合适的字幕翻译有一定助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对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后宫剧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后宫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分析,还应该进一步关注后宫故事的发生场域"后宫"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