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瑞 《成才之路》2010,(18):86-86
关联理论是当代新的语用理论,它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在解释交际理解过程的诸多理论中,它最具解释力。根据关联理论,理解广告话语的过程是一个交际的过程,是广告受众寻找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该过程也是受众根据各种语境假设,推导广告话语的含义,从而解读广告主所要传递的信息的过程。本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跨文化语境下的广告的成功及失败案例,提出跨文化广告应充分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他国人民的认知心理及风俗习惯,让他国消费者对广告产生最佳关联,更好地理解广告内容及意图,从而实现广告的最佳效应,更好地宣传本国产品。  相似文献   

2.
英语广告双关语能够提高广告信息的记忆度,并且更加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依据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分析英语广告双关语的交际过程以及读者对其解读过程,并对广告双关语认知过程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使广告受众能更深入地理解广告双关语,也能使广告商能更好地将双关这种修辞手法运用于广告交际中。  相似文献   

3.
倪铭晖 《海外英语》2011,(15):253-254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语言对于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告商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尤其是双关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旨在从理论上分析广告双关语是如何作用于受众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4.
根据关联理论,理解广告话语的过程是一个交际的过程,是广告受众寻找话语最佳关联的过程,该过程也是受众根据各种语境假设(旧信息)推导广告话语(新信息)的含义,从而解读广告主所要传递的信息(交际意图)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电视广告是广告商与广告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存在符号聚合过程,即在广泛的人群中传播。因此可以采用B咖arIn所提出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fantasy theme analysis)分析电视广告中所构建的幻想主题(fantasy theme)和修辞幻象(rhetorical vision),揭示广告商是如何通过幻想主题引导受众构建修辞幻象,以成功达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众多交际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广告不仅是广告商和受众之间沟通的媒介,而且是建立商品或服务形式、吸引受众的一种有效手段.语用模糊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在当今的言语交际行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语用模糊应用到广告中的研究屡见不鲜,而此项研究运用语用模糊来探讨广告的适应性,也就是讨论广告中如何运用语用模糊来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广告中恰当地运用双关语,更容易让广告达到影响交际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关联理论视阈中的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渲染效果,来客观揭示广告受众对广告的认知过程,以及一语双关在英语广告中取得显著交际效果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顺应论是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做出的不同选择。广告语言是广告商宣传广告的语言,他们用广告劝说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和服务。而广告语言中的语用模糊是一种广告商采用的交际策略,他们通过语言模糊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在文章中,我们将会从结构顺应的三个方面语音、词汇和句法详细探讨语用模糊在英语广告中的使用。通过以例子分析得出,英语广告中大量语用模糊的使用,增加了广告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也实现了广告语言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读者(受众)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及对话语的接受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文学作品在情节、语句、修辞格等方面存有空白,读者(受众)要以自己的期待视界为基础对这些空白进行填补,在创造——否定——创造的过程中完成对文学文本的接受。由于话语交际的目的在于认知,话语的空白靠语境填补,这样受众的接受就表现出理解性特点。创造性接受决定了文学语言内涵的丰富性;理解性接受决定了话语交际要看对象,要把认知作为第一要素,避免过分追求文采。  相似文献   

10.
语言交流是一种依据思维原则或规律来进行的认知活动。语言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交际者的认知和推理过程。对比分析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通过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骆蓉 《巢湖学院学报》2007,9(1):103-106,112
商业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艺术,具有明显的认知特征。成功的广告总是能否抓住广告受众的心理,尤其是受众的认知心理。关联理论作为探索交际与认知关系的语用理论,对于解释广告语言对于受众的影响具有一定启示。本文在现有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最佳相关原则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广告修辞中的具体言语实例,阐述了这一理论的语用价值,揭示了关联理论框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为了使其产品达到畅销的目的,会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用不同的广告语言,使受众能更好地接受其传递的信息。因此,广告人应针对受众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广告语,使其达到最佳的关联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子论是礼貌的语用研究之一。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言语行为具备固有的威胁面子的性质。广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中的言语行为,对广告受众是否具有面子威胁?以中英文广告为例,探讨了广告语言威胁广告受众正面面子、负面面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广告语言是广告艺术构成的重要因素。在商业广告写作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辞格,可以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吸引受众,达到宣传产品(商品)及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讲,否定结构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要远远低于肯定结构,但是越来越多的广告语篇却频频使用否定结构来宣传产品。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广告语篇中的否定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否认行为,它们利用认知上的元表征能力,顺应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出现在语篇中,将消费者认知语境中的某些假设加以否认,使消费者消除这些假设,并产生有利于产品宣传的新的关联假设。否定结构可以使广告取得最佳关联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关是广告语中非常重要的修辞格,它的使用能增加广告语的吸引力与趣味性。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在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框架指导下,对广告语中双关修辞的意义进行阐释,以此来探索人们在创造与理解广告语言时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改变。由于广告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以及中西文化形态、风俗习惯及认知模式的差异,导致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翻译。通过一些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例子,分析研究了广告翻译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如何改变翻译标准及策略。对比中英文化之间的诸多不同,并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该如何指导广告翻译实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其目的在于扩大销售、影响舆论。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使广告信息为消费者所接受,从而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付诸购买行动,是广告成败的关键。预设是通过语用推论过程获取的语意,由于它传送信息的巧妙而被广告商们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名人广告是当前我国广告传播当中采用非常广泛的形式之一。它不仅受到广告主的青睐,而且也对广告受众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探究现今广告业巾名人广告盛行的原因,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是理性地看待名人广告现象,取得理想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广告的传播过程是跟受众进行交流的过程。根据言语交际的一般原理,广告文案写作应该遵守真实准确、诚恳善良、生动自然、鲜明有力的原则,如此才有利于商品的营销和广告业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