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4l小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中彰显能力立意和课改成果的创新题.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引领作用。不出所料,2013年高考该题再次“变脸”,由先前师生已基本熟悉的“学术观点评述题”变为“历史信息说明题(即I卷的“汉唐地方行政区划”题和Ⅱ卷中的“太和殿、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建筑”题,以下分别简写为‘I卷41题’‘Ⅱ卷41题’)”,下面笔者就此试题做些评说,冀望有助于2014年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2.
SOLO分类评价法已经连续三年在安徽高考文综卷历史学科非选择题的设问中呈现,在近年来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地方卷中也频频出现。2012年安徽卷第37题第二问要求论述材料三中“物质生产方式”与“精神(或文化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观点,2013年安徽卷第36题第二问要求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在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和全国乙卷的语用题中均出现了“人称变化”的题型: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0题“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22年全国乙卷第18题“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往年高考中也出现过类似的题目,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9年全国Ⅰ卷第13题中有这样的表述:“‘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5.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第41题均运用教科书目录命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卷I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卷II则给出两个时期近代史教材的目录片断,要求学生“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6年湖南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继续通过自然科学文章的阅读,强调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判断、推理能力的检测。2006年湖南卷第5题“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考查了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第6题“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第7题“‘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第8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则继续考查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综观2008年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笔者用“艰难的‘变脸’”来形容,也可以说是自己对这份试卷的认识和理解。 就题目所渗透的史学观点来看,全国文综卷I的历史选择题部分,大多是以近代化史观为主题命制的。政治近代化方面:第16题考查陕甘宁边区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2005年的高考试题(含文科综合卷题、文理综合卷题和历史学科卷题)中,有一批以考查中外宪法为内容的题目。如:“文综”全国卷Ⅱ中的宪法是立国之本题(第16—18题)、美国宪法三个修正案与美国公民选举权变化题(第37题)。“文综”全国卷Ⅲ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9条题(第32题)、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与黑人地位改善题(第37题)。“文综”天津卷中的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称路易十六为“国家第一公务员”题(第17题)。文理综合广东卷中的1954年我国颁布宪法题(第40题)。文理综合辽宁卷中的宪法反映国家政治文明状态题(第10—12题)。历史…  相似文献   

9.
第一时间看到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试做之,拍案惊奇,欣然写下“这样的‘婚姻’是自由的”的文题,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毋庸置疑,在现行考试制度下,高考试卷所传递的信息对中学教学的领导力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把这份试卷视为中学历史教与学的“婚姻法”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个解缚令,因为它给了中学历史教学巨大的自由空间。下面就以第22题为例妄议之。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海南单科历史卷单选第4题:“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  相似文献   

11.
2013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特色鲜明,其中第34、41题运用历史地图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可以说这是该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启示一:留意“历史常识”自2007年全国文综卷I第12题考查帝王的“谥号”以来,每年高考全国卷都有一道历史常识性选择题,省市自主命制的高考历史试题也大都仿效。2010年新课程文综(湖南卷)24题是一道历史地理常识题,命题者将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广东与广西分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一组。本题难度不大,因为有关中国各省的简称及其渊源,考生在初中地理课学过,现实生活中也时常涉及,理应成为高中学生拥有的历史地理常识;同时,西周主要封国,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了)。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应积极研习高考试题,从优秀的高考试题中领悟命题者在教学方面的引领意图,进而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本文以2013年新课程全国卷I第41题为例,谈谈自己的感悟。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备考提示】以“十年”和“百年”为单位的“周年”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在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中对周年问题的考查多有涉及,如江苏历史卷第20题考查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160周年);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30周年)的考查,有宁夏文综卷第34题、广东历史卷第15题、上海历史卷第38题“中国的1978”等;  相似文献   

15.
一、分析试置感悟发展 源于2010年的“历史前提”,成于2011年的“欧洲崛起”,结于2012年的“冲击一反应”,可以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第41题以其多元的视角、宽广的视野、开放的形式,给高考历史试题增添了一抹靓丽。一线教师关注第41题,研究第41题,也对第41题寄予了很多期待。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后 ,图像型试题频频出现在高考历史试卷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上。如 2 0 0 2年“文综”全国卷第 38题配置了《清明上河图》 ,2 0 0 3年“文综”全国卷第 37题采用了魏晋墓砖壁画 4幅。在这方面 ,上海卷历史试题的步子迈得更大。以 2 0 0 3年上海历史卷为例 ,第 3题有图像 1幅、第 14题有图像 2幅、第 2 8题有图像 3幅、第 30题有历史人物头像 3幅 ,而第 36题 (以世界眼光看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题 )则配置了 6组 9幅图像。此卷图像之丰富 ,着实令人吃惊。笔者认为 ,图像型试题不仅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 ,使卷面生动活泼清新 ,而…  相似文献   

17.
2002年高考全国卷一第17题诗歌鉴赏题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目是这样的“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当年很多学生对这道题答得并不好,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折柳”的寓意。其实折柳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8题(“土地政策题”)要求考生回答“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和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各自性质和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历史启示”。该题给人以亲切、平实之感觉,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与《考试说明》的命题精神相吻合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19.
周振飞老师的《2011年全国文综卷第25题商榷》(载《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2期,下面简称《商榷》)一文对此题进行质疑,认为答案不惟一,并分别说明选项“B”“C”也是正确答案。此题答案真的不惟一?  相似文献   

20.
不少高考试题,都可从教材习题中找到一些影子,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教材设计的是“西欧各国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第39题“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教材设计了一道选择题“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标志”;2005年广东历史卷第29题关于王安石变法时的社会危机、教育改革措施及评价,教材设计了一道问答题“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效果和失败原因,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等(以上习题均见人教版试验修订本)。从以上高考试题和教材习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