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 ,在美国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该周刊 2 0 0 0年的 3 5篇涉华报道 ,并与以往的涉华报道和该杂志对其他国家如日本和俄罗斯的报道进行比较 ,试图找到该杂志以及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上的议题设置、报道用词与技巧 ,及其最近的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美国媒体及其涉华报道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明镜》杂志是联邦德国著名的新闻周刊。1947年创刊,到1987年,它已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明镜》周刊的特点是以严肃的政治新闻和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敢于揭露政界内幕,在知识界影响极大。《明镜》在联邦德国的上层官员和一般群众中都很畅销,到1980年,期销售量达92万份,是联邦德国发行量最高的杂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成为战败国,英、美、法、苏军分别占领了德国。驻扎在莱茵河畔的一支英军装甲兵部队里有一位年轻的少校,他感到部队生活的单调无味,缺少  相似文献   

3.
每逢星期一早晨,在波恩各政府机关里一片寂静,办公室都关了门,秘书们不接电话。也许还有些文件正待签署,有些问题还要进行辩论——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得等待内阁成员、政客和官僚们把最近一期的《明镜周刊》浏览完毕后再说。《明镜周刊》堪称为西德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了。近几个月来,在汉堡刊行的这份爱争论的新闻刊物曾揭露了两件政界上层人物的丑闻,其中之一乃是对施密特总理的脆弱的联合政府的一个潜在威胁。即使通常比较保守、不敢充分报道实情的伦敦《泰晤士报》现在也不得不声称,《明镜周刊》是“德意志的民主堡垒”了。在一向比较稳重的西德公众传播界里,《明镜周刊》毫无异议在全国新闻界占最有威信  相似文献   

4.
《联合早报》是新加坡的主要华文报纸,它由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合并而成,目前日均发行量为20万份,在新加坡拥有近75万读者.《联合早报》在1995年开始上网,而后其网络浏览量也迅猛增长,日均浏览量达到900万次左右,影响范围和规模居东南亚媒体之首.本文选取《联合早报》纸质版在2017年中国两会期间涉华报道的相关新闻,按照其报道立场分为正面报道、中立报道和负面报道,并对这些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国家》;英国《经济学家》;日本《朝日时代》;德国《明镜周刊》;法国《新观察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四家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的涉华报道进行抽样分析,从新闻题材、新闻信源、写作手法和媒体标识四大方面总结了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特点,并据此提出提升我国外宣报道影响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藏问题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搞和平演变的重要议题,也是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关注中国的重点。西方主流媒体的涉藏报道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这种不客观的报道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西方主流媒体涉藏报道虽有失实之处,但仍有不少信者,不得不说得益于其巧妙老到的涵化技巧,将自身的立场巧妙融入报道中,在受众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说服受众接受新闻报道暗含的媒体意见。本文从涵化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纽约时报》为例,研究西方媒体对西藏问题的报道。选择《纽约时报》是因为该报是一份历史悠久,在美  相似文献   

8.
欧洲最重要的一本新闻杂志——德国《明镜周刊》,最近庆祝了它创刊50周年。每周一期的明镜,揭露政治丑闻不计其数。因此,刊物的报导,都会跨越国界,不胫而走。刊物的经济、文化、文学的报导也都非常引人入胜。《明镜周刊》一直是德国唯一权威性的新  相似文献   

9.
程辉  梅英姿 《新闻世界》2011,(3):113-114
本文选取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间,美国《时代》周刊上有关"中国时政新闻"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梳理了涉华时政新闻报道的相关特征,并通过对典型议题的剖析,来分析其价值取向。研究发现,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仍是批评、质疑等消极报道为主。最后,笔者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西方涉华报道的框架研究,几乎都是趋于负面的、刻板印象的、或被妖魔化的。换言之,"刻板印象"或"偏向"是记者个人新闻框架的一种表现形式。近些年以来,国内众多学者都把新闻框架视为一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框架建构,这也是研究和分析西方涉华报道框架的领域之一。笔者以分析《世界报》的涉华报道为契机,尝试探究当下中国形象在法国主流媒体与受众认知的变迁;主要探讨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自中法建交以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和认知。关于新闻媒介建构的真实性、媒介框架的建构对受众认知性的影响。笔者只客观的呈现事实,直面资料和数据,提供真实的深入的解释,而不执着于批评或者褒奖的立场与态度。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在世界报道》:强硬的家伙;美国《国家》:弹劾总统布什;英国《经济学家》:美国的危机时刻;美国《新共和》下一步该做什么;德国《明镜周刊》:活动在巴格达的间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李波 《东南传播》2010,(6):81-83
中印作为亚洲陆地邻国,都是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对彼此的政治生态所带来的经济、军事、外交影响都非常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时报》从2008年到2010年"两会"期间涉华报道的实证分析,从报道主题、态度倾向、消息来源、报道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其涉华报道关注重点,管窥我国对周边邻国传播现状。研究发现,《印度时报》涉华报道以平衡报道和负面报道居多,我国对周边邻国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杨涵 《今传媒》2016,(2):84-86
2014年新疆地区多发暴力恐怖事件,几起事件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本文以《纽约时报》2014年涉疆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新闻文本的基本数据、新闻引语的使用、议题分布以及以暴恐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分析等展开研究,总结出《纽约时报》涉疆报道的特点.新疆问题已经引起全球密切关注,因此,我国在处理新疆问题时,应探寻西方媒体涉疆报道的特点,提前预案,主动掌握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新闻来源、报道议题和报道方式三个方面,对《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如何选择和建构境外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了分析。"关注中国"通过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建构,呈现的图景是西方主流媒体中的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体现了支持国家利益和既有政治立场的编辑政策,在解读国际舆论上,对西方涉华报道虽有所遮蔽和凸显,但是作为一份国际新闻报,也显示了其力图听取多种声音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外宣实力与国际关注度差距悬殊,我国的国家形象主要依靠外媒来塑造。因此,了解外媒涉华报道的特点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英国与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对《纽约时报》在过去一年里的涉华报道和涉英报道按一定方法进行抽样,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英国事务时采取的口吻和形成的报道特点,以此对照《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主要侧重点,得出两者的异同,并分析原因,为我国进一步利用外媒改善国家形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晶 《青年记者》2005,(2):69-71
在德国种类繁多的报刊杂志中,《明镜》周刊是最夺目的风景,德国广大民众尤其是上层官员和知识分子,对这份周刊情有独钟,他们甚至将每周星期一《明镜》周刊的发行日,叫做“明镜之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类期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自1995年始,一种不同于《纁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它们是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家庭》、《知音》这些文选文摘类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前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对手;相对于国外的同行,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我国的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又还显稚嫩;甚至于相对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本文所说的新闻类期…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与管理》2010,8(2):46-55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简称U.S.NEWS)是一本新闻杂志周刊。它的编辑部位于华盛顿特区,但其总部设在纽约市。1933年创立时名为《美国新闻》,1948年和《世界报道》合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自1983年以来,开始对美国大学及其院系进行排名。近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德国《明镜》周刊中有关中国的“政治镜像”、“经济镜像”、“社会镜像”、“民主镜像”的分析,指出,中国近些年来国家整体实力上升的历史性进步并未在《明镜》报道中得到清晰的体现;而且其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不够公正。造成《明镜》“中国镜像”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时,明镜的报道理念、记者的经历及其价值观、相对局限的采访调查条件、中德两国关系、两国地理的遥远距离等诸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镜》“中国镜像”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一位英国杂志的研究人员说过:“期刊行业还远远没有衰退,而只是在变化,它始终是变化着的,从而对社会变革和技术发展作出反应。”从当今影响很大的美国《时代》周刊、《幸福》杂志,德国的《明镜》周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新闻周刊所隐藏的巨大潜力。近几年来,我国新闻期刊的崛起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