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关鸿雁  李伟 《新闻战线》2023,(17):48-49
<正>文以贯道,道从实来。新形势对高质量调查研究报道的迫切需求,要求我们立足热点、深化调研、更好地服务企业改革发展。中国邮政报围绕调查研究报道,立足企业特点,扎根祖国大地,在一次次深查细究中练好基本功、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水平。抓谋划,创新调研形式现代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乡乡设邮、村村设点、点多面广的特点,是中国邮政服务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禀赋,也为我们创新调研形式、精选调研课题提供了广阔空间。“典型”与“全景”同步。  相似文献   

2.
马凌 《新闻战线》2023,(11):40-43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调查研究是有“贯穿”性质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能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抓住舆论工作的规律性,真正体现新闻舆论工作党性人民性相统一。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好调查研究报道,不仅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还要掌握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9日新华网(www.xinhuanet.cn)推出了ESS聚合新闻,提供聚合新闻的栏目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11个新闻栏目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专题栏目,新华网称其为“试运行”。这是我国主流媒体首次大面积的推广新闻聚合服务,可以看作以ESS技术为代表的新闻聚合技术在我国的决定性发展。对于网络新闻和以新闻为主的网站来说,作为最重要的主流媒体之一的新华网提供的ESS聚合新闻服务则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助力高质量发展是主流媒体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关切、传递发展信心的使命职责。人民网“财经+”战略以“深度内容产品+平台服务+智库服务”为关键点,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融合生态,不断向精品化、专业化、服务化转型,以“大财经”服务“大发展”的格局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5.
王芳 《中国广播》2006,(10):59-62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传媒调查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新事物。1982年由首都一些新闻单位和研究机构开展的“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首次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媒介受众进行大规模综合考察和研究,“开启了我国大陆新闻史上对新闻传播受众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先河”。从那时起至今,新时期传媒调查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朱尖 《新闻三昧》2005,(9):40-41
企业报是属于企业党政管理下的行业报,在一般读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件转发报”。《江汉石油报》虽然是江汉油田湖北管理局的机关报,但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并得到读的认可。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关键在于报社在办报的过程中具有新闻的理论意识、新闻的人才意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新闻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是我们记者行当谁都熟悉、谁都离不开的话题。从新闻采访的定义来说,种类很多:如“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再如“新闻采访是一种独特的调查研究活动,是为了掌握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孙柏文  韩英 《记者摇篮》2004,(10):62-62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9.
李艺 《新闻实践》2010,(4):53-54
在党报的各类新闻中,服务类新闻一般会被认为是以“软”见长的非主流新闻。这一传统的归类法,使得服务类新闻被定位于“调味剂”,主要是体现报纸的可读性、服务性。因此,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服务类新闻本身的新闻属性和特质被弱化,在一些党报呈现边缘化、市井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生存状态颇为尴尬。  相似文献   

10.
陈雪 《新闻前哨》2007,(12):70-71
2007年3月29日至5月15日,《三峡日报》推出“宜昌80位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的专题报道,这是该报继2005年推出《农民进城打工服务线路图》后,再次关注农民工群体的一次新闻策划,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先后被全国10余省市40多家报纸和网站进行了转载和推介。与以往的策划报道不同,此次新闻策划由《三峡日报》和三峡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首次共同实施,是媒体与高校“学”、“术”互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初提出,今年是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加强深入的调研,既是践履“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新闻传媒创新的必由之路。 信息时代给我我媒介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闻本来就是调查的行业,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只有以更扎实的作风进行调查研究,以更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为受众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受众,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2.
汤山 《声屏世界》2004,(9):22-22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新闻发展的方向,也是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南京零距离》自开播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1860新闻眼》《服务到家》《新闻坊》等栏目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贴近受众,并给百姓“话语权”。但在“民生新闻”冲击波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13.
栾轶玫 《青年记者》2009,(12):15-16
新闻网站未来的发展将面临两大历史机遇:一个是“3G”,另一个是“SNS”。新闻网站赢利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数据库模式、新闻专线服务模式、移动互联的“内容+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白贵  赵晖 《新闻记者》2001,(12):67-68
2001年9月22~23日 ,“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河北保定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 ,包括全国各新闻传播学研究机构、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专业调查公司的学者、专家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共同探讨和研究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受众理论和受众调查问题。1982年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进行了“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以下简称“北京调查”)。从那以后 ,我国大众媒介受众研究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出…  相似文献   

15.
石昌晗 《传媒》2023,(22):52-53+55
<正>数据新闻就是依托数据开放,以数据抓取和数据分析为驱动,以规范化叙事逻辑、可视化叙事方式,为受众提供公共化新闻服务的全新报道方式。数据新闻不仅是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的全新样态,而且是新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的全新范式。我国数据新闻发展可追溯到2010年财新网创办的“数字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涌现了网易的“数读”、腾讯的“数据控”、央视的“据说”、新华网的《据说新闻》、第一财经的“DT财经”等知名的数据新闻产品,可以说我国在数据新闻创新发展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2012年,新华网率先成立数据新闻部,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和经济管理专家余杭,成为武汉长江日报社的咨询专家。最近,长江日报社社长翟玉勋代表报社党委向两位专家颁发聘书,首任聘期为两年。 喻国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效果理论、发展传播学理论,主持70余项媒体调查活动。余杭现为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招标投标、企业管理、成本控制及企业经营机制,曾任武汉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科技智囊团成员,主持多项大型招标活动。 聘请咨询专家是长江日报社引进“外脑”,加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把发展做为主题’。我们要遵循协会的服务宗旨.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努力开展工作。 1.抓好印刷行业“十五”规划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调查研究,贯彻“28字方针”。 2.抓好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3.抓好几个小行业的主要企业年度基本经济情况的调查统计工作。 4.努力促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努力促进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使其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 5.抓好信息交流会。 6.加强互联网网站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向明 《青年记者》2004,(12):21-21
这几年,报纸最大的变化是专版多、专刊多,像电脑、旅游、通讯产品、房地产、汽车.证券等专刊,不仅内容高度趋同,还时常有貌似“新闻”的东西出现,它们要么是企业的“新闻发布稿”,要么是企业或老总专访,要么是产品及厂商的最新推介……更有甚,一些报纸还将整个版面“承包”出去,服务专刊变成了广告专版,专刊部、专版部变成了广告部(或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19.
张丽青 《新闻传播》2024,(5):109-111
“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目前已经成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新发展转型思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传播以及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商务的新闻传播实践举措,实现了在源头上拓宽融媒体传播新闻领域的目标,促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形成更加良好的新闻服务能力。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当前时期的发展环境下,主要依靠于新闻传播的网络信息化平台来扩展现有的新闻宣传领域,提升融媒体中心现有的服务企业与基层民众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田卫东 《今传媒》2013,(4):140-141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主媒介已不再将新闻类专科毕业生纳入其视野,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也已趋于饱和.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如何设置以突破当前发展困境?从当前教育市场的需求看,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超越新闻主媒介,贴近企业、社区等,走向社会大媒介,坚持大传播导向.大传播导向型人才培养理念有助于高职学生求职和服务社会.高职院校应以“大传播”为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