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美学是一门具有哲学性的音乐基础学科。它将音乐学和美学相结合。从音乐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音乐美学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同哲学、历史学、人类学、传统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形态学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音乐美学的理论成果帮助我们认识音乐艺术基本规律并且建立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经历了原始时期、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在各个时期里,音乐美学研究者对音乐美学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美学论著都详尽地记载了当时音乐的状态,为我们现代研究音乐美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我国的音乐美学研究应该和世界接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音乐素质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美育要遵循美学规律.音乐美学是专门研究音乐艺术美学规律的基础性理论学科.在普通高校要真正实现美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在音乐教育中自觉接受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使音乐素质教育科学规范的发展,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与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尚“雅”、尚“静”、求“善”、尽“美”。从上古三代到今天,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支柱,始终支配和影响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想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活动,就必须对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系统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本拟从剖析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两个方面加以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声乐表演与美学是息息相关的,音乐美学是音乐艺术与美学的产物,所有的表演效果都与美学挂钩,其产生的审美体验、看待作品的态度感受构成了音乐美学。声乐表演时,音乐美学则成为了其最关键的准则,表演时需要具备理性的意识、创造力、一定的审美,才能将其中的美通过熟练的技巧、完整的动作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声乐作品的风格艺术、表演特色也需要美学的支持,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可。所以,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声乐表演中声乐技巧、情绪表达、作品分析处理、肢体动作等方面中美学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20世纪中国的音乐美学现代部分,对当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与分析,并从音乐的本质上对音乐的美学进一步理解,分析了近代音乐美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近代音乐美学的参考文献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音乐美学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并推动我国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梳理音乐美学与音乐审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与研究方法,提出了两学科只有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扶持,才能够真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才可能出现,从而对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乃至音乐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音乐美学人格论、心态论、修养论、范畴论一齐构成了他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而其艺术修养的境界论更是与其道论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子音乐美学思想对庄子、墨子的美学思想乃至现代审美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医学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关注素质教育发展,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尤其是音乐素质教育更应该是其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素质教育与音乐美学的内涵关系,以及音乐美学教育在医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知,音乐美学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生活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从事音乐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音乐美学领域内,关于音乐审美体验的论述日趋丰富。然而,关于中西音乐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音乐审美体验意义的探讨尚处于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11.
“物理美学”或者称“物理学中的美学”是一门研究物理学美的规律的科学。物理美有多种表现,在教学中贯穿美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美是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国外教学美学研究起步较早,涉及教学法的美学意义、教学内容的审美改造、审美教育的教学理论等方面;国内教学美学的研究经历了教学与美学的初步嫁接、教学与美学的相互融合、教学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国内外教学美学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在像教学美的定位、教学美的价值和教学美的创造等方面的研究仍相对薄弱,有待研究者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3.
李渔生活审美思想的主要特点是辩证的审美观,这一审美思想主要体现为实用与审美结合、自然与创新统一、高雅与通俗共赏、创造与欣赏并重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李渔生活审美实践中有充分体现。其辨证审美观也告诉我们生活审美是可能的,以及如何进行生活审美,这对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翔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28-129
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中的审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又是非常容易被轻视的,本文提出这一观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审美教学的内容和如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圣经》中关于伊甸园的故事是人类自身觉醒的隐喻。自此,人便有了理性。在理性引导下,西方人对美的探讨便长期依附于哲学,求‘真’便成了对美的本质的唯一指归,犹如中国古人把美依附于善一样。但是,当“真”被证明为虚妄时,美的本质便成了让人不可信赖的东西,于是,西方美学便陷入了困境,怎样才能使美得到拯救,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与美学联姻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不同的宇宙观和不同的美学追求产生了不同的美学观:中国美学讲究"模糊",西方美学崇尚"明晰"。汉英散文翻译可从结构、意境和联想三方面体现汉英语言各自的美。  相似文献   

17.
从英语广告修辞及美学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广告的一些美学表现形式,深入探讨广告英语如何感化受众,从中探究修辞在美学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说“奇”     
“奇”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通过“奇”的历史溯源.揭示出“奇”的丰富蕴涵.并进一步讨论“奇”对中国古典艺美学建构之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对中西文化传统和生命价值的分析,呈现出其所面临的文化困境。文化学意义上的宗白华美学不仅仅在于探求审美艺术学的规律,而且要以审美为中心建立理想的文化类型。宗白华最终将目光投向审美的文化理想,把艺术原则推至人生层面,成就了"艺术式的人生"的哲学根源。  相似文献   

20.
实践美学将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美的根源 ,强调实践对于美的唯一意义 ,这使它面临一个基本的难题 :如何解释人类对天然之美的喜好。这一难题是现实的———当今人类更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谐和 ,更是历史的———相较于西方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更加强调人作为自然之一部分的方面。其实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属自然的一面 ,并未被马克思所忽略。这一以人的自然性存在为基础的本然美学 ,对于消解美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 ,创建 2 1世纪新的美学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