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英国电影<玛丽珍妮的灾难>和美国电影<火车大劫案>在拍摄布景、镜头的运用、人物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首"周恩来诗词歌曲"曲作者傅庚辰,曾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作曲,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电影<孔子>围绕孔子的主要哲学思想"仁"、"礼"、"中庸",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文章通过对<孔子>电影中的人物对话分析,从合作原则及其次准则违反的角度推导会话含义,以能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5.
生平简介 姓名:张艺谋 曾用名:张诒谋 出生年月:1951年11月14日 简介:出生于西安的张艺谋在农村插过队、当过国棉厂工人,1978年,他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和陈凯歌、田壮壮等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从1984年担任<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到1987年出任导演开始和巩俐的七年"黄金搭档",推出<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他导演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使得章子怡由此走上坦荡星途;而随后执导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商业大片都创下了不俗票房.  相似文献   

6.
张蝶儿 《文教资料》2009,(19):87-88
有声电影的产生,开创了电影发展的新纪元,声音在电影中的运用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起着极大的作用.而"人物语言"作为电影声音语言的一个重要元素,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作者结合影片<永不妥协>中几段精彩的人物对白来具体阐述此部电影中人物语言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五简评论了<诗经>中<王风·君子阳阳>、<王风·有兔(兔爰)>、<小雅·大田>、<小雅·少(小)明>等四篇作品.孔子评"<[君子]阳阳>少(小)人",认为诗中写小人般的轻狂之态,有助于准确认识该诗本义;评论<兔爰>诗旨为"<有兔(兔爰)>不逢时",是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论及<兔爰>的最早言论,认为表达了作者生不逢时的思想感情,汉代以后尤其现当代多数诗经研究专家对<兔爰>主旨的认识,都与孔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孔子对<诗经>作品研究的贡献不可低估;论"<大田>之卒章,知言而有礼",抓住了<大田>末章的思想要害,透露出孔子说<诗>的礼学色彩.孔子评论<诗经>作品往往以礼学标准评判优劣,影响了其对文学作品评价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8.
<体育皇后>(1934)、<女篮五号>(1957)和<沙鸥>(1981)是中国体育电影史上不多的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三部故事片.本文以此三部有代表性的电影为例,分别从多重观看、身体规训和女性气质的角度探讨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中国体育电影女性符号的表征关系和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郭素媛 《现代语文》2005,(10):21-23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梁之际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其辑入<杂曲歌辞>,题作<焦仲卿妻>.因此诗以"孔雀东南飞"一句起兴,所以人们常称此诗为<孔雀东南飞>.后来元朝人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人冯惟讷辑<古诗纪>,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辑的许多古代诗集都对此诗予以收录.各本文字略有出入,最短的也有一千七百六十五字,所以被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誉为"长诗之圣",沈德潜的<古诗源>则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相似文献   

10.
刘洪强 《天中学刊》2010,25(3):82-84
<歧路灯>的创作并非只参考了明代<型世言>中的一些情节,它至少还汲取了宋代沈俶<谐史>中的"四明戴献可"篇的养分,"四明戴献可"中的义仆"杨忠"与<歧路灯>中的义仆"王中"的名字十分相似就是最大的确证.因此,<歧路灯>曾经参考过<谐史>与<型世言>,但<型世言>在国内"佚失了近四百年",李绿园看到是应该是<型世言>改编本--<幻影>、<三刻拍案惊奇>与(别本)<二刻拍案惊奇>等.  相似文献   

11.
尽管2007年已过去,但提起电影"黑白"分明的<天堂口>和受尽争议的<色·戒>,还有那早以远去的<上海滩>……那或黯淡或明媚的场景,或凄婉或悲壮的结局,或真心或假意的爱恋……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背景--上海.  相似文献   

12.
姚察、姚思廉父子二人所撰的<梁书>、<陈书>不仅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文学性虽已不能与"四史"相比,但将其部分篇章立于"史传文学"之列,亦当之无愧.<梁>、<陈>二书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姚氏父子以质朴散文写史实为古文运动的先声;叙事简严,文笔洗炼;写人善写"独至".  相似文献   

13.
对"觳觫"一词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其本义为抖动和颤抖,并从文献中爬梳出各种同源词,解决了(<孟子>、<木兰诗>等文献中有争议的训诂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这边许三多带领<士兵突击>横扫各大电视剧排行榜,成了2007年中国电视舞台上最闪亮的焦点之一;那边电影<集结号>轻松票房破亿."军营情结"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成了当今年轻人追捧的热湖.  相似文献   

15.
从《疯狂的石头》看中国的方言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考试周刊》2008,(23):215
2006年,电影<疯狂的石头>进入我们的视野.此部影片的对白不仅具有幽默感,各种口音的穿插也极为出彩.本文就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以<疯狂的石头>为代表的方言电影的历史、流行原因以及在电影中大量使用方言是否合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虽然没有使用过"文化哲学"一词,但是马克思把文化哲学的精神融入到他的哲学范式中.本文从<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文本中发掘其文化哲学思想,彰显马克思的文化哲学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其重在挖掘<春秋>的微言大义,它在儒学中,属于偏重于外王的政治学说.在对<春秋>的注解中,它宣扬儒家思想,强调以尊王为核心的大一统.严君臣上下之分,为强化中央专制集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并总结出了"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中国讳"的"四讳理论".  相似文献   

18.
"双关"这一辞格早在<诗经><楚辞><左传>等中就有所运用,在宋代被称为"风人诗"或"风言".在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中称其为"风言",在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中称其为"风人诗".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之前一直和<礼记>同治.到了宋代,<大学>才被单列出来独自成书.朱熹为<大学>、<中庸>做了章句,并为<论语>、<孟子>做了集注,编排在一起成书<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从元代到明、清一直被列为科举考试用书.但现在所见的朱熹<大学章句>已改变了原貌,<大学>的面貌在数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变化,各个时期对<大学>的研究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成就.  相似文献   

20.
由于影像叙事与文学叙事的不同,使<色戒>的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同中存异.首先,在小说文本中,叙事上有着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表现了王佳芝意识中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冲突,而电影将王佳芝的内心冲突外化为几条故事线索.其次,电影用色艺术与小说文本用词风格的差异.电影采用了深栗色基调,辅捉到了沪、港都市的高雅之气,但也丧失了小说用词风格的丰富与华丽.在用色特点上,<色戒>不同于张艺谋等商业大片的用色风格,接近于中国早期表现"小城镇"文化景现的电影,同时具有当代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用色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