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牛肉膏蛋白胨和NA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研究从杜鹃中分离内生细菌和抗生素测定的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毛白杜鹃(R mucronatum)中分离培养后并用划线法分离得到内生细菌的纯培养物.通过菌落形态的观察和鉴别,革兰氏染色并镜检初步鉴定为5株不同的内生细菌.利用利福平及链霉素梯度平板法筛选得到相应的抗性突变株(3株),此突变株可作为细菌内生性鉴定中的抗生素标记菌株.组织分离时的表面消毒条件和方法直接影响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结果,表面消毒条件适宜则分离得到的内生细菌多样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葱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抗菌活性检测,得到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菌株。方法:1.用PDA培养基分离葱的内生真菌;2.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验。3.进行滤纸片抑菌实验。结果:从葱中分离出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抑菌圈直径大于1.0cm的高抗菌性菌株有1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4.71%。结论:葱内生真菌具有类似宿主植物葱一样的广泛抗菌性(分离得到的17株内生真菌均具有抗菌性),但由于宿主植物本身所具有的强抗菌性,使分离得到的菌株种属多样性较少。  相似文献   

4.
实验以杨树中的产脂内生真菌为出发菌株,以PDA培养基为种子培养基,探索了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和装液量等参数对产脂内生真菌种子培养的影响.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碳源为4%,氮源为0.5%,KH2PO4为0.4%,MgSO4为0.2%,pH值为5.5,装液量为50%.在上述条件下,菌种量都最先进入稳定期.  相似文献   

5.
2010年2月下旬,从南阳市超市购买的苹果中,发现感染皮孔斑点病的病果,从病果上随机采集病斑,经表面消毒后将病斑置于PDA平板上进行病原菌分离.从19个病斑中共分离获得17株形态相同的链格孢属真菌,经单孢纯化后对代表性致病菌株AP-5-3进行病原学鉴定.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其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分析,将菌株AP-5-3鉴定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合生长pH为6.5.本文对苹果皮孔斑点病的病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柑橘内生菌资源很丰富,柑橘的冻害与病害的防治及果实品质跟内生菌有很大关系.通过对8个不同柑橘品种的组织表面消毒和耐冷处理,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与划线分离法,从中分离出8种耐冷内生菌.运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对分离到的耐冷内生菌进行了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运动性检查.得到了各耐冷内生菌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70%乙醇和1%的次氯酸钠溶液为消毒剂,经过严格的表面消毒,从香樟树的枝、叶和周皮等组织中分离到内生菌21株,其中,真菌11株,细菌10株.分别以樟疫霉、玉米青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黄瓜灰霉病菌、魔芋白绢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筛选到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稳定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8.
对药用植物云南萝芙木进行内生放线菌的分离.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对样品的根、茎、叶和果实进行表面消毒.采用两种分离培养基和三种分离方法并且分别添加重铬酸钾进行分离.共分离到17株内生放线菌.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内生真菌的种类,对蓝花参植物的茎、叶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10株内生真菌,表明蓝花参内生真菌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产孢特征明显的4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大果粗孢曲霉属(Liliputia Boud.et Pat.)、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裂殖酵母属(Schizosaccharomyces Linder)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 Lagerh.)。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明确导致新乡地区金银花根腐病的主要病原及其种属地位,采用纯培养技术对金银花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根部切伤接种法对病原回接以测定其致病性,通过显微观察和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的C-3-1菌落为绒毛状,大分生孢子为镰刀形,有2~3个隔膜,大小为20.0~35.1μm×3.5~5.0μm,小分生孢子为肾形,有0~1个隔膜,大小为5.0~12.0μm×2.0~4.0μm.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2扩增真菌r D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与尖孢镰刀菌C-3-1基因全序列(登录号:JF439472,GQ922558,DQ452447.1)相似性为100%.确定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新乡金银花根腐病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三明市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植物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共获得16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别属于半知菌亚门的8个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占总株数的31.25%为绝对优势属,镰刀菌属(Fusarium)为优势属(18.75%),曲霉属(Aspergillus)、色串孢属(Torula)、球壳孢属(Sphaeropsis)、交链孢属(Alternaria)为稀有属。研究结果表明八角莲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对长柄石杉和有柄马尾杉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共分离纯化到17株真菌,其中从长柄石杉植株内分离出12株真菌,有柄马尾杉植株内纯化分离出5株真菌,分别隶属于青霉属、被孢霉属、木霉属、枝氯霉属、生赤壳属、曲霉属、希金氏指行霉、肉座菌属、赤霉属、球座菌属等10个属,其中长柄石杉与有柄马尾杉二者共有的为青霉属。  相似文献   

13.
对新鲜枞菌采用简易组织分离,利用蒸馏水煮枞菌虑液和蒸馏水配置PDA一级培养基,棉籽壳配置的二、三级培养基,对菌丝培养和野外半人工栽培,土壤改良栽培.结果表明,蒸馏水煮枞菌虑液和蒸馏水煮干松针液配置的培养基在各级培养基中生长最快,污染最小,为最适培养基.在室外人工栽培中,栽培在生境中的菌丝能长出少量较小的子实体,改良土壤栽培未见有子实体发生.  相似文献   

14.
阿魏侧耳组织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选取阿魏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Quel.Var.]子实体四个部位(菌柄上部、菌柄中部、菌柄下部和菌肉)的组织块,接种在PDA培养基、稻草培养基、甜荞培养基、苦荞培养基上进行恒温培养。结果表明:菌肉组织做分离试验效果显著;在PDA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佳,明显超过其它分离部位组织和其它三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从楚雄采集核桃样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以德氏孺孢、链格孢、疫霉、拟盘多毛孢和灰葡萄孢为指示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核桃内生真菌根、茎和叶中共分离得到22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6个属,其中,青霉属和镰孢属为优势类群。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四个核桃内生真菌菌株(青霉属2株、镰孢属2株)对链格孢有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较明显。其中属于青霉属的cx13和属于镰孢属的cx09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为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Santalum)树种,属于常绿半寄生小乔木,其心材为传统名贵中药。檀香与其寄主植物假蒿通过根端的吸盘相连,探讨檀香与其宿主之间内生真菌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要点:假蒿(Kuhnia rosmarinifolia Vent.)是幼龄檀香很好的寄主。目前已经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檀香和假蒿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檀香及其宿主植物假蒿根中内生真菌的数量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部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手段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鉴定。重要结论:从檀香的根和其宿主植物假蒿的根中160个组织块中分离和鉴定了共25个真菌类群,其中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1为檀香根中优势菌,镰孢属真菌Fusarium sp.1为假蒿根中优势菌。特别有意思的是两种植物根中没有分离到明显相同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7.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引起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开发高效防治花椒根腐病的绿色生防菌,实验从健康花椒根部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腐皮镰刀菌较高拮抗作用的细菌KS-16,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性质和分子鉴定,研究了该菌对三株供试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腐皮镰刀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菌株KS-16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活性测定发现,该菌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53.78%,对三株供试菌株也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以PDA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优于LB培养基,作用10 d其抑制效果仍保持在43.33%.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9,(6):18-25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采自商洛的野生艾蒿根、茎和叶中分离到54株内生菌,其中35株细菌,19株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为供试靶标菌,采用纸片法对分离的艾蒿内生细菌进行了拮抗活性的筛选,以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茄病镰孢霉为植物病原菌,用对峙法对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和真菌在野生艾蒿中的数量分布均表现为在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从内生细菌中筛选出了4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BS-6和BR-6菌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BR-9和BS-12菌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从内生真菌中筛选到2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分别是FS-8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FR-4菌株对茄病镰孢霉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由此可见,野生艾蒿组织中内生菌含量较为丰富,而且其中存在对细菌和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内生菌资源应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从赤芍(Paeonia lactiflora Pall)植株根部分离到一株内生真菌(编号Gen7).该菌菌丝无色,具隔膜,分生孢子梗短或无,分生孢子椭圆形初为无色,后为棕色;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为Coniella属.基于ITS的BLAST检索表明该菌株与Coniella fragariae相似度高达99.6%以上,鉴定为草莓垫壳孢Coniella fragariae (Oudem.)B.Sutton,该菌属于半知菌门,球壳孢目spharropsidales,球壳孢科Sphaeropsidacea垫壳孢属Coniella,为内蒙古新记录种,以黄瓜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cucumerinum J.H.Owen、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为材料,研究其抑菌活性,发现Coniella fragariae (Oudem.)B.Sutton对3种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率分别达48.2%、43.1%和24.7%,该研究结果为内生真菌分离培养鉴定提供研究提供方法,并为潜在生防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富产细胞松弛素的黄柄曲霉为研究对象,对其追踪分离,从中获得单体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并进行抗肿瘤抗菌活性测试,期待发现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为抗肿瘤抗菌药物研发提供模板分子.研究采用PDA培养基分离黄柄曲霉菌,用真菌2号培养基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发酵物,经硅胶色谱、ODS、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制备.利用核磁共振、质谱解析化合物结构后,选择肿瘤细胞A549、H1299为实验对象,采用CCK8法测定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对肿瘤细胞A549、H1299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其中化合物1 (Cytochalasin E)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以较好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