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的必要性分析入手,本文提出了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的总体目标和构建策略,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认知社会、熟悉职场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1]。生物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多年来,大庆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和学校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支撑下,围绕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构建了高师生物科学专业"三三二"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应凸显地域特色,并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广泛走访企事业单位、收集已毕业学生在专业相关领域遇到的问题与建议、参考国内知名高校关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建立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教育平台、专业特色教育平台等4个教育平台,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完成了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既结合新疆生物产业和传统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又兼顾了生命科学发展前沿的理念与技术,坚持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前提,以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生物科学专业是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如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尚未有成熟模式。项目组在简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简析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升本前为师范专科学校的广东肇庆学院,提出基于"学历学位+职业素能"理念对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并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相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的研制、"能力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培养方案的实现路径等进行了重点讨论,概括归纳了该模式主要的突破与创新点。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特殊性.文章认为,独立学院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以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质量标准.基于这一核心质量标准,文章构建了以“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培育专业方向特色;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改善专业教学条件;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教学能力是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核心素养则是对学生的品格、价值观及能力的综合评价。基于我国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提出从职业认知能力、从教技能及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等角度构建生物学核心素养下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模式,为提升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教学技能、增强师范生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保证未来基础教育从业人员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3R"理论于动物学实验的各个环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授课方式和考核方法,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和机械专业学科特点,建立了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3T"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前提和保证。通过对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由理论体系、验证体系和创新体系三个模块构成的"3T"人才培养方案,重点突出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为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