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意识是迟子建化不开绕不去的一个浓郁情结。想象性与现实性、暴力性与温情性、空灵性与充实性是迟子建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双声话语表现,超越了绝对的界限而达到有机统一。究其成因,主要有萨满教原始思维的浸淫、道家的人生哲学和以神话为前提的多元艺术融合。作为表现及成因的延伸点,死亡意识的价值也相应在宗教、伦理和美学三个方面具有拓展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下面是寻找“界限”的一段师生对话。生:“离子键和共价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对吗?”师:“是的。”学生:“对具体物质来说,如何判别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呢?”师:“成键两元素电负性差值较大的,形成的是离子键,否则形成的是共价键。”生:“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界限呢?”……学生要求找到一个明确的界限,从而对复杂的问题下一个简单的结论,这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和童话《西班牙公主的生日》中的人物西比尔·文和小矮人的死亡,表面上看是天真单纯的心灵遭遇冷酷自私所导致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们跨越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所付出的代价。这样的情节设置背后是一个典型的唯美主义者的艺术观:艺术具有非现实性,其真正目的是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因此在艺术中虚构具有极高的价值,一旦艺术放弃了想象媒介,开始拥抱真实,艺术在形式上的完美就会遭到破坏,艺术也就面临着死亡。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生存境遇说。它认为人的实存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境遇中的存在,人并没有选择他的那种特殊境遇(在其中发现自己“存在于世”),但是他发现自己受到一个陌生而敌对的环境的压制和包围。人的境遇的界限不仅是一种物理性质的界限,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性质的界限。在某种情绪中人不仅觉得自己是一个他周围环境的因犯,而且觉得受自己变化的情感的限制和奴役。  相似文献   

5.
“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出界限,就要引起质变。教学控制论认为,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只有对教学系统施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师、学生和知识这三个系统相肚配,且协调一致,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数学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6.
“体”是现代俄语每个动词都具有的语法范畴,而且它的意义还贯串在每一个动词所能具有的全部语法形式中.也就是说,每一个动词的全部语法形式都具有“体”的语法意义.俄语动词体范畴的语法意义是什么?经过语法学界长达一百余年的争论,目前已获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尽管其表达角度和方法不尽相同,但语法学界一致地认为:体范畴表示说话者所确定的动作对其内在界限的关系:完成体表示动作受其内在界限的限制,达到了自己的内在界限;未完成体表示动作不受其内在界限的限制,与内在界限的概念无关.“体”的语法意义与动词的词汇意义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动词的词汇意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影响了现在,现在必将影响将来。只要你一息尚存,一切都还不算晚;只要你想改变,变化就会发生。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的范围就比较狭小了,但狭小并不等于消失,永远不会有一个不能突破的界限。你可以奔突而去,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中。很喜欢一句话——死亡是成长的最后阶段。我们一生都需要成长,直到死亡。骨骼的成长,在二十几岁就已经完成了,从那以后,我们不再长高。但是,骨骼细胞还是在不断的更新当中,每一天都是新的。你如不信,想想骨折之后,新鲜的断裂是如何卓有成效地愈合,你就会明白,即使是看起来呆若木鸡的骨头,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相似文献   

8.
同音同形词与多义词界限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语言学问题,两者之间的界限是不稳定的。词汇源于语言,是庞大的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各种语言因素的制约;同时词汇的意义发展在于语言外因素的推动,但并不能游离于语言规律之外。俄语词典中对同音同形词的界定存在分歧,这其中语言因素和语言外因素都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中的界限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限设置是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边界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的产物。正如Langacker所指出的,某个事物是有界的,这是因为概念形成过程的参与者(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在构想一个情景时对其强加了一个边界,而不管这种认知事件是怎么产生的。因此,这种边界常常是虚拟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认知状态决定的,并不一定与事物的客观边界完全一致。语言中的界限设置是区分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主要依据,在词组和句子层面的界限设置对词组和句子的意义和用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出界限,就要引起质变。控制论中的“度”是指控制者按其需要与目的,限制某种事物变化、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出限制以外的范围和程度为“失控”,失控就达不到控制者的需要与目的。教学控制论认为,教学系统是一个可控制的系统;只有对教学系统施行有效的调控,使教师、学  相似文献   

11.
界限     
郑老师絮语:界限,是人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人们因此常常为此而奋斗,也常常为此而满足。但到达了界限之后呢?人生有起点,但人的追求有终点吗?请看李斯婷的文章———候鸟跨越长空,骆驼跨越沙漠,巨鲸跨越海洋,年轮跨越时间,强者跨越界限!“界限”是什么?“界限”是一座可悲的高楼,它挡住了用以洞察事物的视线,把渺小和苍白注入你的眼睛;它扼杀了你前进的步伐,固步自封,让你甘于现状,不思进取,殊不知,楼外更有楼外景!绕过这座高楼,你会发现楼外有更广阔的天地,有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绕过高楼并不难,关键在于看你怎么想。缺乏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文[1]用构造函数的方法给出了系统(1)零解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用显式确定其系数缓变的界限,以及非线性系统(2)的附加项的界限,本文在文[2]的基础上,用另一个函数明显地给出了系统(2)非线性附加项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既遂的界限、以及理论上的几种观点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浅析,从而提高对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从组织社会学角度讲,大学的边界不仅是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或者物理的界限,而且是一个大学职能发挥影响力的“场域”界限。威斯康星思想实践的过程,也即是威斯康星大学不断扩大其“场域”、延伸其边界的过程。威斯康星大学的边界延伸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以形成集体意识为前提,以大学职能实现为根基,以合适的组织机构为载体,以恰当的制度为保证。  相似文献   

15.
思想理论文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割裂《浅议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真理的追求》1996年第10期马健文)文章说,划清马思克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界限,首先一个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马恩毛到邓小...  相似文献   

16.
从事教学以来,一直担任小学中队辅导员工作。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感到,管理好一个中队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因此,也会在工作中面对现状感到无奈,也会有很多的困惑。但无论怎样,必须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改变自己,运用好的策略助学生成长成才。一、明确两个界限懂得教育的界限,就是懂得教育的真谛。作为中队辅导员,必须要明确法律和职责这两个界限,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此在”的诠释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在”──人的存在──是海德格尔诠释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完成了“本体论”之变革,“此在”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可能性,而现实的存在只是这多种可能性的一种。因此,在“此在”诠释学中,可能性是高于现实性的。理解是“此在”存在的基本样式,它是此在本身在自己能在意义上的存在,“此在”的意义,随着理解而生成、展开,“死亡”是此在不可逾越的界限,此在在理解中向着未来筹划自己,实质上是对死亡有所预期,向着死亡筹划自己的存在。在此意义上,必须把死亡纳入此在生存论之环节,才体现出此在的整体性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学政治课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二个淡化一个矫正,即淡化师生界限、淡化学生内部界限、矫正学生对学习的偏颇认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应并行不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一般思想行为模糊管理是一个探索性的课题。这一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管理取向上的宽松简约风格,管理目标上的区间式特征、管理方式上的“三个转变”与“五个环节”。实施模糊管理,必须把握分清界限,严守界限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马利云 《中国德育》2013,(12):75-7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封写给女儿的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亲爱的女儿: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今天你整整14岁了。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你问我:"爸爸,什么是爱情?"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益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当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