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道德心理是道德人格健全的具体体现.研究分析大学生道德心理不和谐的成因,探索建构大学生和谐道德心理的路径,即吸收中国传统德育理念的精华、在生活的实践中建构大学生和谐道德心理,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方式,在道德接受过程中广泛存在。否定、曲解、冷漠等是大学生在道德接受中进行心理防御的主要方式,这种心理防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接受的发生和深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科学地把握道德文化信息的差异强度、信度及其与大学生原有的道德意识之间的交叉度,就可以有效地突破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防御,从而提高大学生对道德文化信息的接受水平,改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心理阻抗是影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过程中个体产生心理阻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道德接受主体道德价值取向的模糊、学校道德教育的错位与失误、大众传媒对道德教育效果的弱化等。只有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道德社会化意识,帮助大学生进行道德心理调节,同时加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实现途径的干预,才能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建设是国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严重阻碍着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开展,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以保证大学生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任务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理想的构建和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任务。道德性成为大学生道德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是大学生道德能力的重要内容。道德社会化任务的达成方式要符合社会要求,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将体现时代精神的内容、原则、方法引入德育,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由于道德信仰具有定向功能、动力功能、提升功能、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心理慰藉功能、凝聚功能等功能,所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不仅是大学生本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改善大学生道德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道德心理和谐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向个体微观领域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认知不同一、道德情感两极波动、道德行为依赖等道德心理不和谐状况分析,以及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理论双重反思,提出大学生道德心理和谐教育要遵循三大原则,把道德知情交融、道德心与道德行为和谐、道德人格和谐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及道德心理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柔性管理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构建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心理和道德都是一种思维方式,外在的行为反映出内在的心理和道德问题。大学生教育中存在从心理输入到行为输出的德育链,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来纠正大学生心理缺陷和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负心理的道德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中存在着种种负心理,负心理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产生负性的影响。心理因素与道德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负心理的道德调适通过道德认知纠偏、道德情感激发、道德意志培育能够得以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全方位运作和多层次驱动的共同指向是道德完善,人可因素是影响大学生道德完善的强相关因素,在大学生道德完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道德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狼抓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道德内化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依据,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必能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培植其果敢的道德勇气.文章在阐述道德内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目标定位、模式选择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状、心理归因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状及其心理根源,对164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失范的归因偏外归因,社会大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学术道德素养的最重要原因;教育和社会学习因素对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但主要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学术道德认知和态度来影响其行为。  相似文献   

14.
品德心理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两大学生群体的品德心理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道德心理形成机制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章以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的根源作为切入点,阐述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形式和道德教育场,系统分析了大学生个体道德心理图式形成和完善的机制,试图从道德心理人格的视角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性,最后指出高校人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道德建设是国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张欣 《文教资料》2007,(16):32-33
道德情感作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不仅是大学生道德主观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道德心理结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针对目前在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偏重道德认知教育、而轻视情感体验和道德情感教育的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实现道德内化是德育的着眼点。在大学生道德内化方面主要存在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方法陈旧、内容空泛、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特性、接受能力等因素,采取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一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内化意识,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主动认知;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形成全面的道德认知和丰富的道德体验;三是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榜样在道德内化中的示范教育作用;四是多方配合,营造大学生道德内化的良好环境;五是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的道德内化,为大学生道德内化提供平台和机会,着力提升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需要引起高校内外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世界因为它的复杂性和无序性,导致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心理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各方面出现了各种不正常的表现。大学德育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受到网络的冲击后产生的问题,网络道德认知教育、情感培育、意志训练和行为矫正等应该成为大学德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