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老夫子游泰山时,看见一位老者衣衫褴褛。虽这样,老者却边弹边唱高兴万分。孔子问他为何如此高兴。老者笑曰:“天下万物,唯人为贵,我有幸为人,此是一乐;生而为人,男尊女卑,我有幸为男人,此为二乐;众生芸芸,多少人未出襁褓便短命早夭,而我又有幸活到如此高龄,此为三乐。”你看,这位老人多会自找高兴啊。  相似文献   

2.
欲速则不达     
古代有一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当时武术界最有名气的老者拜师学艺。老者把一套剑法传授与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习。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老者答:“三个月。”年轻人又  相似文献   

3.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地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条王鲑,个头儿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  相似文献   

4.
孔子以“用世”闻名。有一次,颜渊、季路陪着他的时候,孔子直抒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更为典型的一件事情是——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  相似文献   

5.
欲速则不达     
古代有个年轻人想学剑法。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当时最有名气的老者拜 师学剑。老者就把一套剑法传授给他,并叮嘱他要刻苦练剑。 一天,年轻人问老者:"我照这样练习,需要多久才能够成功呢?" 老者答:"三个月。"  相似文献   

6.
路边见闻     
每天早晨上学,我总会看见一位红光满面的老者带着两条心爱的小狗在散步。两条小狗非常可爱,在绿化带中互相追逐嬉戏。老者看着它们,露出得意的神色,似乎在说:“瞧,我家的小狗谁比得上!”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出去散步,又和老者不期而遇。他的两条小狗摇着尾巴,照例在绿化带中奔跑着。突然,前面的一条狗停下了脚步,跷起腿,撒了一泡尿,后面的那只狗似乎受到了感染,也抬起腿拉了一泡屎。顿时,清新的空气中传来一阵阵腥臊味。一个叔叔走了过来,和气地对老者说:“老人家,你怎么能让狗随地大小便呢?”老者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  相似文献   

7.
洗头妙法     
儿子自出生后,洗头的时候总是仰面朝上,我用左手掌托住他的后脑,他眨巴着眼睛一声不哼,挺舒服的样子。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我的左手掌渐渐支撑不住了,每次洗头,三岁的儿子似乎已感到很不舒服,哼哼唧唧的。于是,我想给儿子换一个洗头方法:让他低下头,闭上眼,可儿子偏不配合,声嘶力竭地大叫:“水流到眼睛里了,水流到耳朵里了!”想起人们都将眼睛喻为心灵的窗户,那么两只耳朵不很像两扇门吗?如果儿子洗头时,让他自己按住耳廓(关上  相似文献   

8.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口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这句话道出了专注的意义.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做事,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轻易放弃.它的力量,往往决定了最后的成功. 捕蝉术 有一天,孔子带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个驼背老者,拿着竹竿粘知了.老者的技法十分娴熟,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老者说:“首先,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去练习捕蝉技术.  相似文献   

9.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时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在这本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非常有益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益于开阔我们的眼界。  相似文献   

10.
大嘴豆身在新西兰。水的漩涡是受地球自转影响的,北半球水的漩涡由左向右顺时针旋转,而南半球正好相反。大嘴豆的城市水流漩涡是顺时的,说明他在北半球;  相似文献   

11.
欣赏与赞美     
邓一新 《教育艺术》2007,(12):39-39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遇见一位老者,问道:"这里如何?"老者反问:"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者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接着,又来了一个青年问了相同的问题,老者一样反问,青年应道:"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者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惊诧,问老者为什么前后说法相异.老者答日:"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相似文献   

12.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时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在这本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非常有益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益于开阔我们的眼界.  相似文献   

13.
玻璃心     
<正>在一个儿童教育的会议上,一位70多岁的老者讲述了他童年时的一段往事。他说:"我曾经是一个画家,其实哪个孩子又不是呢?有一天,老师教我们画一幅画。当时很多孩子合用一份水彩颜料,我等不及了,就用自己的蜡笔给画上颜色。当我喜滋滋地把画交给老师时,他一边接过来,一边转过身向其他的孩子展示说:‘你们看,当你们不愿等待时,会画出多么糟糕的一幅画,就像这一幅。’"那老者说:"我当时听到‘呯’的一声响,一道门向我永远地关上了,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一个画家了。"  相似文献   

14.
让座     
今年寒假期间,我到定王台书城去选购图书,在途中遇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上了202路公交汽车后,发现车后还有一个座位空着,便径直走了过去,正准备坐下,看见一位老者紧跟着上了车,他似乎看见这里还有个座位,也走了过来。我过意不去,连忙谦让说:“您老请坐吧!”老者瞧瞧我,又瞧瞧座位,然后说:“谢谢你,小同学!我不坐,站着锻炼锻炼身体,你自己坐吧。”我就半推半就地坐了下去,老人则站在我座位的前面。到了下一站,车停了,上来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手里拎了一个硕大的包。见这边比较宽敞,就走了过来。他仔细打量了一下我和老者,  相似文献   

15.
另一个人     
袁子煊 《中文自修》2023,(21):61-62
<正>那本是一个和谐的午后,我坐在一条面向大海的长凳上,看海浪的起起落落。我注意到长凳的另一端坐着一位年长的老者,跟我不一样的是,他并未在看海,而是在看大海之上的蓝天。“你为什么不看大海呢?”我忍不住问他。他愣了一下,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漫不经心地继续看天,以一种极其和蔼的语调说:“大海里水的流动总让我联想到岁月在逝去,感觉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你不这样认为吗?”  相似文献   

16.
自从去年八月间我在历史教学上发表了“关於孔子的历史评价问题”一文以後,几个月来,接到不少来信 ,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又显然分成两方面,恰好彼此相反。他们一方面是拥护孔子,说我冤枉了他,所以极力替他辩解,而另一方面是反对孔子,却又嫌我表扬了他,所以深致不满,提出抗议。现在就把这两方面的意见都摘要提出加以讨论罢。先谈拥护孔子的一方面。他们根本不承认孔子是封建贵族的思想代表。如一位先生来信,提出两点意见来给孔子辩护: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学琴     
孔子一生好学不倦。他对学习,不是马马虎虎,浅尝辄止,而是仔细琢磨、勘于思考。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就认真地练习弹奏起来。十天过去了,他还在练习。师襄子就对他说:“你练习得差不多了、另学一首乐曲吧!”孔子回答说:“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于是他又练习起来。  相似文献   

18.
郑希 《现代教学》2009,(12):15-15
一个胡须冉冉、拱手行礼的老者,一个电视剧里读书人每天都要叩拜的圣人,一个《论语》里经常念叨"子日"的智者……林林总总,这些都是读书时我对孔子的注解,那时的孔子是那么遥远,那么陌生。  相似文献   

19.
我叫珍珠花,是生长在深山老林的一株花。我一直认为我是一株很普通的没有名字的花,只有老树和其他花草和我作伴,我的一生只能在大森林中默默无闻地度过。但是,随着第一批做研究的人来到这里,我的命运彻底改变了。那群人中,一位老者发现了我。他走近我惊喜地脱口而出:“啊,珍珠花!是……珍珠花,灭绝了百年的珍珠花又出现了!”“珍珠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老者在街头卖艺,常常引来路人的阵阵喝彩,可是,他每天的收入总是少得可怜。老者的境况被一位好心的年轻人看在眼里。这天,老者又要准备收摊回家了,可是他脚边的桶里连一枚硬币都没有。这时,这位年轻人走过来安慰他:"老伯,请不要沮丧,也不要悲伤,情况会慢慢好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