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棋坛有个叫王嘉良的高手,他是街里棋摊上的人常常念叨的人.下棋人爱夸口,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或许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成绩.我在报纸上看过他对弈的照片.瘦削的脸,一双眼睛却极有神.真正和他谋面是1980年的秋天,我为中国新闻社组写一篇他的访问记.当我到省体工队棋类训练室时,我面前的王  相似文献   

2.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 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有个叫王嘉良的棋坛高手,他是街上棋摊人们常念叨的人。下棋的人爱夸口,特别是街上棋摊的人更爱“斗嘴”,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总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 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和棋友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 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身影。我在报上看到过他的对弈照片,细高的个,瘦削的脸,一双极有神的眼睛……。然而真正与他谋面那还是在1980年的秋天,我  相似文献   

3.
小鬼推磨     
没事的时候,经常去路边棋摊看棋。在路边下棋的人水平不一,大伙只图热闹,一边下棋一边斗嘴,常引来大伙哄堂大笑,比赢一盘棋还高兴。下棋时,有人爱逞强,明明能将死对方偏偏不将,非把对手杀光不可,还美其名日"剃光头"。常来下棋的老张,棋艺最高,但他从不给人"剃光头",碰到有人"剃光头"还数落对方时,他总要劝上两句,让他们尊重对手,下棋的目的在于娱乐,棋艺有高有低,赢了棋,说话也不要太刻薄,给对方留点面子。听  相似文献   

4.
俺为啥喜欢来清风呢?清风能下棋呗!!好像听说好多地方能下棋耶!真的?好像是,新浪的那个下棋的屋子还做得贼漂漂,联众那嘎达下棋的人也嗷嗷多,厉害的主儿也不少,厉害不厉害和俺没啥关系?看来这位知道俺是个臭棋篓子,不过真的,真的,其实很有关系的,因为俺除了下棋,还喜欢看棋,臭棋篓子的棋俺可不喜欢看!那俺为啥就是喜欢来清风呢?清风除了能下棋能看棋,还有俺的哥们儿!没别的原因。清风有个公子哥儿说叫啥来着?哦,有梦有朋友,梦俺没有啦,俺在清风就是有朋友。  相似文献   

5.
父亲去世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父亲,就会想起他下象棋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陇东农村,那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从我记事起,农闲时节,父亲的几个棋友就经常来我家下棋,他们一边下还一边敲击着俘虏的棋子,怡然自得。我在旁边观战,但不明就里。村里棋风很盛,有几个棋摊,每天都围着好多人,父亲也常常去棋摊下棋,有时吃饭的时候到了,母亲就让我去叫父亲,这时父亲必定要把一盘棋下完才走。我当时觉得下棋很神气,也想学,但父亲从来不敢我,他说小孩子不要学这些,好好学习功课。直到上忉中,我发现班匕不少㈣学都会下棋,便决心要学会。于是就去找我的一个堂侄学棋,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还是不肯被我,我就给他摆好棋子,他这才跟我下,一开始,我总是输,但一周以届,我就赢了他,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6.
另一个武宫     
杜宇 《围棋天地》2011,(2):M0002-M0002
一年前的《治勋流讲棋》让人见识了赵治勋九段在中国较少有人了解的一面。赵治勋下棋的样子和下出的棋都是一副苦哈哈的样子,可是离开对局室.却是一副截然相反的面孔.解说中全程引爆无数笑点,说是老顽童应该也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7.
棋迷俱乐部     
棋逢吴穹 喜欢下围棋的人在棋盘上往往不大谦虚。棋赢了,自然是自己棋艺高明的缘故;棋输了,则是由于不小心下错了棋。若是棋力相近者,那就更加互不服气了。比如说,我对吴穹就是这种心态。当然,想必他对我也是如此。 和吴穹下棋,局后我是不大愿意复盘的。主要在于我总是“棋艺高明”的时候少,而“下错棋”的时候多,复盘起来未免有些无趣;二则由于他太会“讲”棋了,一复盘,边摆棋边论道,其神态举止活象那位常在央视纹枰论道节目中讲棋的华以刚先生,一副诲人不倦的样子。除偶尔作自我检讨之外,嘴里说的尽是人家的不是:这一手…  相似文献   

8.
棋趣     
湖北建始县城四面环山,一盆地中居有10多万人,每日不知上演多少人间喜剧,那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如今单说说下棋吧。在城中心偏东北一街上,有一处卖饼子的,做得极是好吃,这也不稀奇,建始的美食多的是,有趣的是门外常常聚着一群人,走进方知,原是有两老者在楚河汉界捉对厮杀。有时饭后无事,我也常常去看看,偶尔走他几局,在这里下棋很有意思,走的棋往往不是你自己的,支招  相似文献   

9.
棋人     
三 棋摊上除了这四位常客,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不能不提.一位人称小诸葛,这小诸葛可不是白叫的,那棋下得可真是个好,算度那可真叫个深.他的棋到底有多好,我不知道,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的话:"那个咱们县下象棋水平很高的西关杜三你听说过吗?他说自己跟谁下棋也没有怵过,可遇到我,愣是一点儿辙没有.就像孙悟空遇到了如来佛,筋斗云无论怎么翻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不管是真是假,小诸葛这话,我还真有几分相信.我也算是粗通棋理了,看小诸葛下棋,开始并不觉得他的棋有什么出奇之处,和别人相比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也都是走个炮上个马进个兵什么的,可一到中局,就显出他的不同了.他好像知道你要干什么,真是针锋相对、步步先机,不知不觉陷入他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你考虑半天才走出一步,他随便一着妙手,把你堵得严严实实,让你再一次陷入苦思,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黯然认负.  相似文献   

10.
实战常形     
段嵘 《围棋天地》2013,(10):89-90
有时,是否选择“尖顶”,和行棋的方向有关。下棋时总是希望尽量把自己的棋子走在价值大的地方,把对手的棋子逼到价值相对小的地方,价值大的地方就是正确的行棋方向。  相似文献   

11.
答棋迷问     
提问:如图1是最近我与朋友下棋时出现的一则棋规,我执黑方。我认为红方是一将一要抽吃车(前炮进二打象将军抽吃黑车),黑方进、出将都是闲着,应由红方变着。而红方说他炮四平五的目的不是想抽吃车,而是想走前炮平八,并说保证不抽吃车,从此双方就谁也不变着了。后来碍于朋友的面子,我就与他握手言和了。不过就棋论棋,如果这样走下去是否应该由红方变着。请编辑部的老师在百忙之中给予解答为盼。谢谢!  相似文献   

12.
下棋的时候,能在对方空里闹事儿出棋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这需要对棋形有敏锐的嗅觉和精准的计算力,我们来看几个实战例。  相似文献   

13.
棋友小高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许多事情,其中大部分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不再泛起涟漪。而有些则会悄悄埋在你的心底,在不经意的时候,涌上心头。大约二十年前,我做销售工作,单位里有一位老司机,姓高,时年四十六七岁的样子,因为经常一起出差,就混熟了。老高个子不高,为人很爽朗,他高兴的时候,脸微微扬起大笑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老高棋下得不错,也知道我喜欢下棋,有次聊天说他儿子也喜欢下,要我有空去他家玩。  相似文献   

14.
请您脱先     
吴新宇 《围棋天地》2014,(18):84-86
有些棋友在下棋时眼界不够开阔,往往为了局部的一些目数、死活等小问题而忘记了全局的要点。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棋例。图一目前的局面很复杂,双方都有几块棋纠缠不清。白棋先走。该怎么下呢?  相似文献   

15.
棋痴老庄     
物以类聚,我的朋友大半也是些棋迷,其中不乏着迷更深的棋痴,如下面的一位就是。我与他第一次见面是在2007年大年初一,是我的一位熟识的棋友带到我家来的。他满脸皱纹,身材单薄,衣着简朴,开口说拜年,牙齿几乎掉光了。我问他高寿,答日50岁,我有点惊讶于他的苍老。他说他是慕名而来的,接着就要求与我下棋。大年初一,却要关门下棋,是不是有点痴?好在我也是爱棋之人,  相似文献   

16.
“诱着”是对局中常用的战术手段之一,运用的是否得当,有时会成为一局棋胜负的关键。使用“诱着”,首先要明确目的:(1)使对方入彀,中入圈套;(2)使对方撤离攻击点,减轻已方压力;(3)使对方让路,以便挥军直入。其次,要经得起推敲,也就是“诱着”要走真棋,不能走假棋,否则容易变成“空着”或“败着”  相似文献   

17.
(二)对方接续走棋 在裁决待判局面中的某一着棋的走棋性质为“兑”或为同兵种的“献”时,由对方接续走棋。 1.走子性质为“兑”时 走棋性质为“兑”时,由对方接续走棋。如图1,红方炮八平九与炮九平八,均为“杀”。黑方车2平1捉炮,因红炮有暗根,并不敢吃,判“闲”。  相似文献   

18.
二、阻断敌车(下) 因为车太能干,所以能者多劳.车在实战中,经常需要保护友军.无论进攻或防守,也常和友军配合.破坏这种保护与配合,包括切断敌车和其主将的联系,都是阻断战术要去执行的战斗任务. 我们先来看“断车炮”.车炮同线,可攻可守,这种配置在实战中屡见不鲜.打击这种配置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切断它,“棋从断处生”.图1,红过河马逼退了黑马,现在可以炮取中卒,先手便宜.但是红方临场保留了这一先手,先跳马切断黑车炮联系,要求捉炮得子.  相似文献   

19.
吉小冬乃抗日名将吉鸿昌的嫡孙,他喜欢下围棋,却很少看到他有空下棋,他要下活的棋,那就是要重新开发云南大理苍山旅游资源,打造苍山旅游的一盘大棋。近年来,他举办的几次豪华型围棋活动已成为棋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使苍山成为围棋圣地的梦想初步实现。苍山围棋圣地到苍山旅游,坐感通索道,穿行于苍山的层林之上,云雾之间,俯瞰碧溪飞流直下,飞珠溅玉的同时,苍山的新景点——珍珑棋局渐  相似文献   

20.
抬起头来     
《围棋天地》2010,(16):21-21
武侠大师金庸最大业余爱好是围棋,不但爱下棋,爱收集棋书器具,还爱结交职业棋手,每有职业棋手去香港,必得大师款待,大师曾戏称,棋艺虽不长进,拜师却不少,师傅段位加起来都过百段了。大师有一次谈起,由于总和绝顶高人们下棋,碰到水平低的,反倒不会下了,让人家胡乱一搅和,经常输得稀里哗啦。一位职业高手给他开了个方子,就是每一盘棋中,一定要抬起几次头来看整个棋盘,从全局的观点来决定下一步。大师照做,果然胜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