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媒体传播是目前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方向。广播媒体为应对全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竞争,纷纷打造可视化广播节目,抢滩全媒体平台,实现广播内容的全媒体传播。广播全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就是"可视化广播",其传播的基本属性依然是"广播——收听"。本文结合分析我国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适应广播节目可视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申乐 《河北广播》2009,(5):57-58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非常快,时间过得也很快,从1995年新闻媒体在网上发展的第一波开始,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通常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在第一阶段,首先解决的是广播节目稍纵即逝以及播出、收听同步性的弱点,以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打开传统广播发展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则开始互联网多媒体原创制作和传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音视频媒体。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四媒体,网络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有了丰富和发展。广播的传播形态借助网络也变得多种多样,除了以广播节目在网络上的直播和点播为形态的网络广播外,播客这种新的形态正在进一步开拓着广播传播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媒体曾一度是我国的中心媒体,但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广播媒体因为其视觉形象感缺乏的媒介特征而逐渐淡出中心媒体的地位.但近些年来,由于受众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广播事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面对机遇,唯有冷静面对、坚持创新、找寻特色才能为广播节目保持新鲜度,才能持久的吸引受众,使得广播节目能够在受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广播传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合理对接,创造了连线报道这一新的节目形态。连线报道进一步强化了广播媒体快捷性的传播优势,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为广播媒体所普遍采用。目前.以连线报道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在广播节目中比较常见。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中国》中.连线报道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博客、播客、手机等新传播手段正在改变着广播媒体的边界,新的技术和传播方式为广播媒体的资源整合、聚合提供了新平台。在新一轮媒体融合变革中,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高广播节目的互动性,成为广播节目制作的重点。本文对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如何结合新媒体技术丰富广播节目的互动方式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在媒介市场抢占了一席之地,也让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广播媒体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广播节目的整体收听率普遍下降,尤其地市级广播媒体的生存发展处境更加堪忧。因此,广播媒体必须寻求创新,利用媒介融合发展潮流带来的各种利好,加快广播节目的转型升级,切实提升广播节目的质量,重新树立广播媒体的行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广播媒体是通过导线与无线电波传输声音的传播工具,其传媒功能的发挥深受广播编辑工作的影响,广播编辑工作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广播节目的受众面,更与广播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广播编辑作为广播节目工作的默默支持者,在广播节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提高广播节目的收听率,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广播编辑的工作能力。新形势下随着广播节目内容的增多,广播编辑的工作也同样有了较大的变化,传统搬胶带、排计划的工作模式在新形势下亟需改变,本文就如何提升广播编辑工作质量的有效性做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9.
谭康 《新闻爱好者》2011,(6):108-109
本文从广播的定义入手,结合广播的传播特点,以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方法揭示广播语言的内在含义,在此基础上对广播语言的特色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个人的主持经验对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运用好广播语言为节目增色添彩作以总结。  相似文献   

10.
周涛 《声屏世界》2006,(12):18-19
今年是世界广播的百年诞辰。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广播有过辉煌,也历经衰落后。目前,走过65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广播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以寻找新的突破。这一“跨越式发展”新战略就是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联合办广播。跨媒体联动办广播。跨媒体联动办广播是指广播与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体相结合,实现广播节目的高效传播和广播产品的再产品化。广播声音的稍纵即逝和定时播报、线性传播的单一传播方式是广播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了打破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弥补广播的先天不足,广播开始与其它媒体联姻,通过利用其它媒体的优势,共同打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已经迎来多媒体传播时代,延边人民广播电台让广播节目实现电视直播的创新实践,为广播媒体拓宽传播渠道,突破“有声无形”的壁垒,打造“可视广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媒介竞争中寻求突围之路。广播节目可视化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以媒介融合为基础,顺应媒介发展规律,为广播媒体带来了一线生机。本文通过对广播节目可视化策略的浅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于这种媒介现象的关注,也为广播媒体运营者提供一种新的改革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广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空前的发展机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对现有广播的挑战和希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网络电台的出现和数量的急速发展;手机广播开播和其技术层面的即将完善以及数字音频广播的逐步推广。作为传统广播媒体必须有前瞻思维,认真分析研究发展的方略,及早谋划,顺势而为,使广播事业在新一轮变革大潮中成为强势媒体。广播媒体今后的变革和发展任务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面对科技进步,其播报方式应积极变革,节目设置要革故鼎新。1、试办网络广播,实现部分广播节目上网播出。由于播客准入…  相似文献   

14.
吴涛 《新闻传播》2023,(16):140-142
在移动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特别是4G/5G网络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广播等媒体加快了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的进度,提高了广播媒体的传播效率,使广播媒体传统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以及受众的接收习惯和兴趣爱好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广播媒体以及广播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广播媒体要与时俱进,加强广播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贴近受众,为受众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广播节目精品,从而提高广播节目的整体收听率,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播媒体曾经作为唯一的电子媒体,走过了辉煌的岁月。但随着信息革命的来临,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日益更新,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对传媒产生巨大的影响,广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播节目要发展,要做精、做强,就必须树立听众意识、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融合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媒体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形式运作和应用群体的大范围拓展,对传统广播事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全媒体环境下,传统播音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更客观、更清醒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专业实力迎接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全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需要面对的具体挑战因素,进而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提出广播主持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时下,随着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多,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各种各样的平面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在这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就是要发挥每种媒体独有的优势。对于广播媒体来讲,其互动性、时效性强是其较之于其他媒介的优势之所在。广播通过多种互动方式,主持人走出直播间,与听众零距离接触,使广播媒体的影响力有了提升。从广播节目的策划与实践中,根据互动方式的不  相似文献   

18.
孔建民 《视听界》2005,(5):24-27
广播节目类似报纸版面。报纸编辑学认为,版面是传达报纸内容的一种手段。同样,对广播来说,“节目”的改进与研究也成为广播界的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台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节目类型进行宣传的,‘节目’是广播宣传不可分割的基本播出单位,‘节目’是传播内容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广播节目是“广播电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这是总结了广播近百年发展史得出的一个结论,科学地概括了“广播节目”在作为大众媒体的广播电台对外传送各种播出内容的诸多环节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对受众的研究与调查,科学地对节目进行分类,是广播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包括媒体在内的众多领域无不体现出一个全覆盖的倾向。智能手机的普及令新闻的来源与阅读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传播打破了传统平台优势,微信公众平台是延展广播宣传的便利手段,广播微信应运而生。而区域广播微信从内容构成到互动传播,均需注重地方特色,切合本地受众需求。广播节目讲究"节目对象化,时段专业化",广播微信软文推送也要树立细分受众的理念,尽可能做到精准推送,围绕广播节目布局微信内容。  相似文献   

20.
葛阳 《中国广播》2010,(4):60-62
广播传播迅速,收听便捷,但是传播手段单一,影响力有限。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面临着诸多其他媒介的挑战,一些开办多年的传统广播节目被以创新的名义抛弃。在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广播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传统广播的优劣势的分析,结合实践提出办好传统广播节目,提升广播影响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