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鲁克沁油田是吐哈油田重点产能区块之一,对吐哈油田实现增产目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区块地层岩性、现有钻井模式及区块钻井难点等方面的分析,从钻头选型、钻具结构、长短拉方式及钻井液等方面提出相应技术对策,旨在通过优化钻井模式,进一步提高钻井技术与地层特点匹配性,力争降低该区块钻井复杂,加快该区块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2.
廖茂林  雷占祥  赵辉  李颖  张琳 《科技通报》2019,35(3):45-51,78
针对目前高含水期强边底水油藏注采液量优化是以人工设定方案,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优选出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等问题,基于井间连通性计算模型,建立注采液量优化数学模型,以经济净现值NPV作为目标函数,结合油田实际制定相应约束条件,运用收敛性很好的GSPSA算法进行优化计算,能够自动进行注采液量优化,极大节省生产优化时间。国外实际油田应用表明,示踪剂试验验证该模型可靠性较好,生产优化目标函数收敛,区块优化的注采液量达到了很好的控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油田油气生产信息化实现油水井生产参数实时采集,生产状况动态感知,推动油井机采效率提升方式转变。围绕影响机采效率的七个因素,通过对海量数据挖掘分析,从地面和井下开展六项节能降耗措施,提高机采效率和单井效益,为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陈建刚 《内江科技》2009,30(2):107-107
提高抽油机机采效率是各油田不变的追求,大多从抽油机、电机选型方面入手,本文则从改造控制柜方面入手。通过改变电动机运行模式,减少无用功,从而提高抽油机工作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江汉油田某区块的水平井的生产动态数据和相关资料为基础,用产能公式法、数值模拟法反考虑技术经济条件法去确定该水平井水平段的最优长度,通过分析,给出了这三种方法优化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以及谊区块水平井合理水平段长度。  相似文献   

6.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应从改善油层供液能力、优化抽油机工作参数和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等三方面入手,通过在低渗透油田B区块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田彦  金建芳  李伟 《内江科技》2011,32(2):104-10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不同开采阶段,选择合适的采油方式是合理开发油田的根本保障。如何结合胜利采油厂胜坨油田的实际工作,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建立的机械采油方式技术适应性评价模型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对机械采油方式选择的立项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也可为油田的高效、经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胜坨油田机采井系统的管理工作拓宽思路,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规模及运量最大的中国东部原油管网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37条管道和满洲里-大庆铁路、20个主要油田及港口(口岸)、32个主要炼厂,建立原油供需平衡表,基于运费最低并考虑到不同管径管道的运输成本差异,结合空间分析与线性规划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东部原油管网进行空间优化研究及分类评价,结果表明:①2009年中国东部原油管网优化运费较实际运费减少了34.5%,表明原油管网总体流通效率不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②东北地区各管道流通状况相对较好;华北地区管道均为负荷不足或无负荷类型,流通效率不高;华东地区黄淮分区的多数管道为负荷不足类型,仅有两条百万吨流量管道为良好类型,长江中下游分区的甬沪宁线和仪金线为超负荷类型.  相似文献   

9.
张勇  李军  张茂森 《内江科技》2011,32(11):127-128
针对低渗油藏开发过程出现的注水井高压注不进水,油井压力下降快、采不出的现象.结合桩西低渗区块地质特征,利用低渗油藏的非达西渗流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对低渗油田孔隙压力、孔隙度、渗流率影响关系进行技术研究,进一步确定了桩西油田各低渗区块开采技术井距通过采用小并距开发技术试验结果.并配套油层改造技术.降低了该油藏注水压力.改善了油藏渗流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驱油效率和区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渤海油田已逐渐向地层复杂储量丰富的深井领域进军,渤中油田群便是其中的代表区块。该区块深井以东营/沙河街组为主,地层压力体系复杂,井漏、卡钻、井壁垮塌、卡电测仪器等事故频发,钻井作业难度大,效率低。项目组从钻具组合及配套措施入手,改变思路,引进附加动力旋转导向系统、水力振荡器总成等提效钻具,优选PDC钻头,对测井方式及测井工具进行优选,配套使用岩屑床清除器、随钻堵漏短节等安全工具,以达到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保证井眼质量的目的。渤中某区块实践应用,合理优化钻具组合及配套措施,能有效减少井下事故,同时大幅度提高作业时效、降低作业成本,为后续该区块深井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靖安油田虎狼峁三叠系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特低渗油藏,储存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系统效率相对较低,为了提高虎狼峁作业区机采井系统效率,本文对机采井系统效率进行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并在实践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和论证,提供了如何提高机采井系统效率的一套成熟的途径,为以后的工作开拓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零散油田常用伴生气综合利用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在零散区块油田推广应用伴生气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并简述了目前国内采用的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方式包括伴生气作为燃料、伴生气压缩为CNG、伴生气液化、伴生气发电和伴生气轻烃回收等五种常用的综合利用方式,分析了各种方式应用的局限条件和针对各油田实际,选用合适的综合利用途径的原则等。最后结合江苏油田在徐闻区块X6井开展的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实例,分别就采用伴生气压缩为CNG和伴生气发电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方案设计和效益对比分析以及在徐闻X6井区选用将伴生气压缩为CNG的理由等,验证了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在零散区块油田开发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西峰油田,是近几年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白马南区是西峰油田目前的主力区块之一,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区块的主力油层。通过岩芯、录井和测井资料,运用岩石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对该研究区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岩性、物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龙嘉机场的地面运行效率以及降低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针对使用06号跑道的情况,通过地面滑行路径和冲突等待点两各层面讨论了现有运行模式下机场地面运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结合典型航班日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AirTOp仿真软件,分别对现行以及两种优化方案下的机场地面运行进行模拟,对仿真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得出方案能够减少等待时间与飞机滑行的冲突点。  相似文献   

15.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高桥区块中生界地层岩性复杂,钻头进尺少、数量多,制约了该重点探区的提速提效。设计适应该特定地层岩性的高效PDC钻头,提供高钻头进尺,减少起下钻趟数,可有效减少钻井周期。本文通过深入认识地层岩性,分析地层可钻性,结合先进的钻头设计理论,从钻头内锥、切削元件定位几何尺寸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研发设计,并在结构方面进行了针对性优化,研发设计出的新型钢体PDC钻头,在高桥区块高桥31-117等井进行了成功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钻头达到了提高进尺、减少起下钻的目的,有利于该区块提速。  相似文献   

16.
机采系统效率直接影响到吨液耗电量,机采系统效率是油田管理的核心,为降低吨液耗电量、提高机采系统效率,采油区工作重点就是如何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冲程、冲次、泵径等是油井管理中最易调整,且调整后效果变化最明显的几个参数,具有费用小、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本文在对众多生产井数据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生产井冲程、冲次、泵径等因素与系统效率以及相应子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相应规律,在油井管理中该规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数据库的优化是指通过对数据库数据、网络、硬件、操作体系和应用程序的优化来跨过其I/O存储的瓶颈、提升中央处理器的利用率和减少资源竞争。数据库的优化是一个十分繁杂的问题。因为,对数据库进行优化需要专业的数据库理论知识,更需要实际经验。本文将对数据库的优化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成思 《内江科技》2023,(2):126-127+135
<正>随着开发时间延长,AN油藏状况和生产动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配产配注量不能最大限度的快速采油,为提高目标区块采收率,满足生产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利用MBAL模块的油藏注水开发分析以及PROPER模块的单井井筒模型气举优化研究对AN油田进行了注水量以及气举量的优化研究,实现目标区块开发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环江油田地理位置地处甘肃省环县境内,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主要开发三叠纪和侏罗纪两个年代时期的地层。由于环江油田低渗油藏地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油井泵挂深、液量低、泵效低等因素的影响,机采系统效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影响环江油田系统效率的因素主要是地面效率及井下效率两个方面,影响地面效率的因素包括:电机、抽油机、抽油机平衡度等;影响井下效率的因素包括:抽油泵效、产液量等。通过地面和井下系统效率的治理,环江油田系统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12):33-34
长庆油田靖南区块钻遇地层岩性复杂,上部地层使用钻头较多,导致钻井周期长,制约了该重点探区的提速提效。研发适合于该区块上部地层的高效PDC钻头,增加单只钻头进尺,减少起下钻趟数,有利于缩短钻井周期。通过对该区块上部地层岩性深入分析认识,应用现代PDC钻头设计理论,优化钻头冠部轮廓、切削齿布置和刀翼结构,并进行了水利结构优化和力平衡校正,个性化地研发了六刀翼、16 mm复合片的新型PDC钻头。新研发的PDC钻头进行现场应用后,相比邻井在延长-纸坊组上部地层节约了1趟钻,单只钻头进尺超过了邻井两只钻头进尺之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新研发的钻头实现了增加靖南区块上部地层PDC钻头单只进尺的目标,实现提速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