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加坡政府于1984年1月投资建立了新加坡科技园。由新加坡科学理事会管理。新加坡科技园第一发展阶段占地30公顷,现在已全部完成。园区内拥有45个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公司(40家为私人公司,仅5家政府机构),受聘的科技人员约1 500名(几乎有一半持有大学文凭,其中有25%是研究生)。第二发展阶段,园区面积已扩大到115公顷,园区内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全国的15%。以科技园为中心的新加坡西部一带,已成为新加坡的“科技走廊”。新加坡科学理事会、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工艺学院、义安工艺学院、德国—新加坡工艺学院、法国—新加坡工艺学院、新加坡科学馆、国家电脑局、新加坡规格与工业研究所,惠普公司、埃克森公司、裕廊工业管理局等单位都在“科技走廊”  相似文献   

2.
顾安平 《科教文汇》2010,(11):171-172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使得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园区,外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促生和促进了园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企业与职业教育,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使得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园区,外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促生和促进了园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企业与职业教育,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热正推动着全国各大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对大型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开发前期研究的不充分,导致了大型园区建成后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本文运用模糊理论的知识,考虑影响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品质的内、外因素,建立前期综合评判模型,以期为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开发的投资决策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为西部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宝贵契机,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可改造现有工业园区、围绕核心企业建设园区、规划新型园区、构建虚拟园区等模式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促进以循环经济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加强企业信任合作,突破循环技术瓶颈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运作过程为:从产生项目投资动机、制定项目开发方案、获得项目用地、现场施工建设,到建成后的出租、出售、招商或合资、合作经营以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全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经营管理活动.本文主要分析该类项目的开发建设模式及其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7.
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典型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典型分析和比较了德国、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校企合作及变化特征,论述了相应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科技园区的形式来集成生产性实训的功能的设想,阐述了校企合作在园区形态下的组合模式演变,并基于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典型的园区建设经验,论述了园区内校企组合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训江 《软科学》2005,19(2):18-21
在吸收传统环境评价理论和新兴的战略环境评价理论的优点上,并将其有机集成,建立了基于EIA与SEA集成的工业园区类项目环境评价决策机制和程序,进而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环境评价对园区开发规划决策的有效影响并为日后园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环境层次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要简单的介绍了智慧园区的相关概念,来探讨智慧园区建设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以充分应用信息化行业现代化技术,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而发挥其作用来提高我国智慧园区建设水平,保障智慧园区建设质量,真正地实现现代智慧园区,为智慧园区建设模式的后续课题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开发和兴建的项目,与国内其他高技术开发区(园区)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苏州工业园区开发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文章初步探讨了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开发、管理、招商、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经验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