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师课程改革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针对当前高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为适应中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并从高师教育独特性出发,提出高师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在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高师课程改革要体现整体性、综合化,要通过强化教育类课程和思想道德教育来突出师范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师课程必须改革。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及需求,以及目前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现状和改革的迫切性,提出我国高师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师院校课程的现状和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改革是高师院校制订教学计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3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虽进行了某些改革,但由于国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中等教育结构的变革,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本文拟从我国高师院校课程的现状和改革这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一、我国高师院校课程的现状解放初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是以苏联高师课程为蓝本的。其弱点是知识面窄、能力培养不够、文理互不沟通。从50年代后期到文革前夕,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并未针  相似文献   

4.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新课程体育师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师课程观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亮 《高教论坛》2005,(4):47-48,20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高师教育课程改革带来许多启示。重新认识高师课程的功能、课程的师范性,加强课程素养的培养,探索课程综合化的途径,是高师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高师课程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高等师范教育对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关注不够,两者长期缺少对话,失去了“根基”的高师课程改革就自然“底蕴不足”,所以恢复高师课程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两者之间的对话,就显得十分重要。已有研究大都偏重于操作层面,虽然课程改革本身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但课程改革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需要一种理论观念的导向和指引。本文把基础教育作为高师教育的基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为“坐标”来探析未来高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力求为高师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导向和指引。一、高师课程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广东高师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简述了广东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四个主要动因后,认为广东高师课程体系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类型单一、课程功能不健全的弊端;并考虑广东中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些特点后,从课程论和高师课程改革实践结合的高度,提出了广东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对公共政治课、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基础科教师课程和职业科教师课程等问题阐释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放在世界性教改的大背景下来研究,从较新的角度探讨了高师课程改革的方向,针对目前高师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扣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强调了培养职业技术师资的重要性,并对高师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主张。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学分制下国内外高师院校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现状,提出了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目标,最后从改革培养模式、制订弹性选课制度、改革学分数额分配、拓展学分管理领域等方面讨论了我国高师院校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国与俄罗斯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从中得出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启示,进而有助于明确高师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优化高师课程的结构比例,深化高师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教师缺口较大,但用人单位对师范类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招聘热情却逐渐降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应从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实习、教学法课程改革入手,彻底纠正影响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不利因素,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高师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几十年来变化不大,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脱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不能完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为此,高师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联系,形成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以彰显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当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目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当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以及在人才培养中应协调好的关系,有利于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观察等方式,对缅甸语教学现状、现存问题等进行细化分析,重点结合缅甸语毕业生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缅甸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对策。认为缅甸语教学改革要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课堂和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情商教育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缅甸语教学水平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缅甸语毕业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比较集中在南疆中小学从教的我院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推行新课改,实践教学的重视情况、大学开展的实践教学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情况、新课改实施以来我院师范毕业生对高师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体会和反思,并对此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及时、充分反映我院师范生走出大学校门,走进中小学课堂的适应情况,为有关部门和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提高我院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正在建设发展,课程设置与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置目标必须符合总体目标要求,同时其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等课程特点也要在总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调整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尤其是非全日制的专业硕士教育。坚持这个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等环节,都要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全面保证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这就会使专业硕士培养的路子越走越宽,并且逐步成为我国研究生发展的主流和支柱。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快角色转变;其次要调整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最后要结合当代人文地理的重要研究成果及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开展教学;同时还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新要求也对高师人文地理的教学提出了挑战.目前,多数高师人文地理教学存在着诸如教育思想和观念较落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落后于新形式的要求、与中学地理教育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整体的全局性的改革等问题.因此,面向新课标的高师人文地理的教学,必须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调整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方法教育,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践精神;尝试评价改革,打造具有地理素养的新时期高师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长,但质量没有同步提高,因而有必要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必须找到明确的指导思想。总结当前3种高职课程观,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作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战略与战术矛盾。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措施,改革不配套的战术措施:改变“低投入、高收费”的政策;改变“先本后专”的招生和就业制度;改变专业设置方式,让学校依市场需求自主设置专业;通过制度变革来改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应从数量增长转变到质量提高。在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上,当前不宜提倡“专升本”,也不宜一刀切地限制“专升本”;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以知识、技能是否与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标准;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近代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们仍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