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人蹋毬赋》中内人所蹋究竟何毬?这个问题在《体育文史》上引起了争议,确是一件极有益的事情。目下观点有二:一是李国华同志的,他撰文“认为这首赋是写女子足球”,(见《体育文史》84年3期《〈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是陈昌怡同志的,他认为是写女子“站在木球上一边转蹋一边表演”(见《体育文史》85年3期《“内人蹋球”不是女子足球》)。对于这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笔者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子足球运动最早兴起于唐代。李国华同志将唐代人无名氏所作《内人蹋毬赋》详加译释,写有《<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见《体育世界》1983年第六期),不失为一篇研究古代女子足  相似文献   

3.
李国华同志在《<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载《体育文史》一九八四年第三期下称《译释》)中,不同意张帷一同志的“蹋球是人站在一、二尺高的彩画木球上,翻飞双足,滚动木球所进行的一种运动”的意见,而认为内人蹋毬是女子足球。这样争鸣是很有益的,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体育运动的情况。但《译释》的根据不足,有牵强之处,现提出与李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4.
《体育文史》一九八四年第三期登载了李国华同志的文章《(内人蹋毬赋)译释——兼与张维一同志商榷》,文中提出了与我在一九八三年《体育文史》第三期上发表的文章中的解释完全不同的看法。作者说,根据“对‘蹋毬’的两种解释和其他资  相似文献   

5.
火灵 《收藏》2009,(10):112-112
“试帖”在《辞源》里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唐制帖经试士,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开一行,截纸为帖,谓之试帖。另一种解释为唐以来科举考试多以古人诗句命题,冠以“赋得”二字,亦谓之试帖。  相似文献   

6.
    
壬午之春,东君奉调宁夏。赴任四月余,遍访域内山川巷陌,重镇故垒,以其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宁夏赋》。余读其赋,才思飞扬,文采烨然,乃击节叹曰:“美哉赋也!岂塞下之形胜,假君以灵感;矧燕赵之遗风,出君乎至性者耶!”吾闻夫赋之为用,乃述德显功,“不歌之颂”注。《释名》曰:“赋者,敷也,敷布其义谓之赋。”是以其文必极美,其辞必极丽,且因文以寄其志,托理以全其制,非苟尚辞藻  相似文献   

7.
《体育文史》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中所刊窦力同志《〈内人蹋毬赋〉译释辩导》,对我所写的《〈内人蹋毬赋〉译释》一文中的两处译释提出不同的意见,我个人表示感谢。另外,对窦力同志认真钻研精神,表示钦佩。但是,对这两处译释,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现在再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白打屑谈     
“白打”原指我国古代的一种蹴鞠形式:有时又被称作“白打场户”。至于它始于何时,目前限于资料,还不能确知。但从唐代诗人已把它写入诗句这一事实来看,可以认为至少早在公元八、九世纪左右,这种体育运动已经非常盛行了。诗人王建的《宫词》诗曰:“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朝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庠中先散与金钱。”五代诗人韦庄的《长安清明》诗中也吟曰:“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诗中所云的“内人”、  相似文献   

9.
一、“素三彩”的定义“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之后,民国初年的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提到:“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1989年版《辞海》中“素三彩”的定义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  相似文献   

10.
赋是一种有韵的散文。班固在《两都赋》中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在我国古诗中有种叙事体裁的诗,赋就是扩充了这种叙事诗的内容成为一种铺叙事物的韵文。据说最早成篇的赋是战国末年荀卿所写的《赋篇》,到了汉代,赋体文学盛行,不少名家写出了名篇,  相似文献   

11.
“弈”小考     
弈,这个字许多人都知道是指下围棋。最早在《左传》中就有“弈者举棋弗定”之语。《孟子》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然而关于“弈”字的真正本义,古今尚未见有解释。本文拟就浅见所及,对“弈”字作一试探性的考释。“弈”其实是个象形文字。上为“亦”,下为“廾”。据《礼记》注云:“人臂两垂,臂与身之间则谓之臂亦”。据此,“臂亦”就是指人的腋部。又见《说文》引徐铉说:“亦,今别作腋”。《广韵》也说:“肘腋作此字”。所以“臂亦”又引伸为人的两只手臂,我们细看“亦”字,上面的一点很象人头,一横下面的两点即表示两臂,所以“亦”字…  相似文献   

12.
胡鸿章 《武当》2005,(7):45-47
十、辟谷食气和胎息老子在第五十九章说:“治认事天莫若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这段经文,世之释老者,只有王弼之释是正确的,王弼之注单刀直入,干净利落,曰:“早服,常也。”何谓“常”?老子说:“知常曰明”。张伯端《悟真篇》云:“归根复命即常存”。这  相似文献   

13.
元代剧作家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四人以杂剧并称,谓之关马郑白。马致远著有《汉宫秋》、《黄梁梦》、《岳阳楼》等名剧,他所作散曲很多,涵虚子说他的词曲如“朝阳鸣凤”,“典雅清丽”,大有“振鬣长  相似文献   

14.
一、“螭龙”简介“螭”在历代文献中经常遇到,一般不止一种含义。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魑魅魍魉”一词,“魑”通“螭”,做“兽形山神”解释;《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有“蛟龙赤螭”词,有做“龙子”也有做“雌龙”解释的;最常用、详细的应是《说文》,将其做“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解释。现代资料普遍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中的后者——“无角曰螭”  相似文献   

15.
北周词赋诗人庾信(子山)作有两篇棋赋:一为《进象戏经赋》,一为《象戏经赋》。前者是写给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开头是:“臣伏读圣制“象经”,并观“象戏”,私心勇跃,不胜忭舞……”结尾则是:“冒用奉闻,伏增流汗之至。”这是向皇帝谀奉,属于“诚惶诚恐,不胜战栗待命之至”一类的文章。这种华丽而空洞的  相似文献   

16.
饶文丽 《游泳》2011,(6):18-19
“狂游”是我先生,大名蔡庄荣,宜春冬泳基地一位尽人皆知的游泳痴迷者。细数他的网名,从“狂游”到“江南宜春冬泳”到“走哪游哪”,都与冬泳有关。可以说伴随宜春冬泳的发展,他在健身、交友、修身、养性等各方面都收获颇丰,“冬泳健身冬泳快乐”的理念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同时也给我们家庭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多年来,发生在他身上的游泳故事很值得我为他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7.
丙穴嘉味——雅鱼 四川雅安的雅鱼史料多有记载,最早见于西晋左思《蜀都赋》: “嘉鱼出于丙穴。”宋代宋祁在《益都方物略记》中说, “鱼出石穴中,今雅州有之,蜀人甚珍其味”。这里的“丙穴嘉鱼”即指浙江流域峡谷急流中生长的雅鱼。  相似文献   

18.
樵歌 《垂钓》2013,(8):55-57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用在垂钓上说:钓无定法,适者为佳。  相似文献   

19.
杨妍 《游泳》2012,(4):I0004-I0005
在被唐代大文豪韩愈称为“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山水秀美江南小城:宜春,有一个风霜雨雪无所惧,春夏秋冬不间断,欢聚在秀江河畔的普通家庭。这个家庭成为了靓丽秀江上一道最独特的风景线,这就是曾被《中国体育报》、“新华网”以及(值春日报》报道的我们一家子。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形神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远 《武当》2003,(10):18-20
身心之在,古哲谓之形神。《练功秘笈》曰:“有形谓之形,无形谓之气,运有形与无形而会之谓之神。”哲者又云:“形者有为之功,神者无为之德。”古人又云:“灵明知觉之谓神”。清玄散人曰:“神者,变化(阴阳)不测之为神,昭感应化者为神,出乎意料者为神,不由思虑智慧而得者为神,拳技武艺运用自如,依随自然,不凭思虑所出而制胜者为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